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蔬菜害虫小菜蛾的生物学研究李云寿,罗万春,李云春(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泰安271018)(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一、小菜蛾的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stellaL.)是世界性蔬菜害虫。早在本世纪30年代,有小菜蛾危害记录的国家和...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下抑食肼对小菜蛾幼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设定的5种温度条件下,用叶片残留法测定了抑食肼(400mg/L)及抑太保(50mg/L)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抑食肼及抑太保对小菜蛾2龄幼虫表现为正温度系数药剂。抑食肼在高温(33℃)时对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50%,远高于低温(17℃)时的结果(校正死亡率为28.77%)。抑太保在25~33℃之间药效差异不明显,校正死亡率在87.50%以上。  相似文献   

3.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蒙显标,邓劲生,韦江(南宁市郊区植保站530001)(广西植保总治)7.5%虫霸乳油是广东德庆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新型杀虫剂,为开发替换农药,验证该药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笔...  相似文献   

4.
宝路等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罗余平,庞建梅(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51O642)目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较高水平的抗药性。而对生物杀虫剂,虽有一定的抗性产生,但其水平相对较低,产生抗性的速度较慢。为此...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区小菜蛾田间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汉地区小菜蛾田间抗药性监测朱树勋,司升云吴世雄(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武汉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对卡死 克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已产生抗性,对有机磷、菊 酯类农药处于高抗水平,为此,作者进行了小...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的防治李云寿,罗万春(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泰安271018)赵善欢(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成为主要害虫,与这些地方缺乏有效的天敌,特别是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缺乏不无关...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的饲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的饲养方法陈景芬,姜辉,顾宝根(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00026)小菜蛾(PlutollaxylostellaL.)属鳞翅日菜蛾科,该虫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可用天然饲料(萝卜苗或甘兰型油菜苗)进行室内饲养,为室内生物测定工作提供发育一致的标准试材...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抗药性衰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抗药性衰退的初步研究罗余平,黄彰欣,吴佳教(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杀虫剂轮换使用是克服害虫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方法防治小菜蛾[Plulella xyloslella(L)],就应探讨小菜蛾对某种杀虫剂出现抗药性后,...  相似文献   

9.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溴菊酯为中抗水平(14.5、16.3和344倍),氯戊菊酯、敌敌畏和乐果为低抗水平(5.6、3.9和3.7倍)。用浸溃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对3种生物杀虫剂的敏感世。  相似文献   

10.
陈永兵  王诚 《植物医生》1999,12(5):26-27
温州小菜蛾的防治,由于人们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或盲目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致使小菜蛾对许多农药产生抗性。为配合温州市府“放心菜”工程配套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笔者引进新型生物杀虫剂———“菜喜”(Suceess),对其幼虫进行了室内杀伤力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1)“菜喜”胶悬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12%天力(Ⅱ)WP(深圳天初生物公司)2.供试虫源室内试验虫源采自田间,经饲养2代后所得,田间试验系自然发生的小菜蛾幼虫。3.室内杀伤力试验试验采…  相似文献   

11.
对张北小菜蛾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是河北坝上错季蔬菜生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为了探索对其无公害治理方法,以张北的小菜蛾为试虫,测定了33株球孢白僵菌对其幼虫的僵虫率,从中筛选出5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从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LT50)的测定结果分析,BD-B026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7d的LC50为0.47×10^5个/mL孢子,含1.0×10^8个/mL孢子菌液的LT50为(1.57±O.027)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性小菜蛾治理对策探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510642)刘宏海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重要蔬菜害虫,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近年来,小菜蛾的抗药性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的...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机制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用叶片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品系 对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谱以及增效醚(PB)和磷酸三苯酯(TPP)的增效作用。小菜蛾对阿 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联苯菊酯等菊酯类药剂间具有比较低的交互 抗性,对后者抗性为3~20倍,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为575.6倍;对氟虫脲和氟啶脲没有交互抗 性。PB和TPP对阿维菌素分别增效8.2和5.5倍,说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 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有关。通过差光谱技术测定了阿维菌素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细胞色 素P450的含量,抗性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38倍。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发生规律与气象要素的研究李惠明(上海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小菜蛾是上海市蔬菜生产的重要害虫,要控制为害,必须改变被动局面,研究影响小菜蛾年发生消长的气象要素,进行中长期预报,这是治理小菜蛾的重要措施。1雨量参数旬均雨量越少,越有利小菜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建不同来源的几种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4331和0.3896,是防治小菜蛾的优良蜂种。卷蛾分索赤眼蜂对小菜蛾卵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内禀增长率为0.3076,可进一步进行室内繁殖和田间试验。特氏赤眼蜂和新发现的碧岭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能力较差,其内禀增长率只为0.2081和0.1362,不适合作为防治小菜蛾的蜂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直播具有方便省工等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种革新。但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大,为害早,无法进行人工除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直播稻田杂草只能通过化学除草来解决。目前用于直播稻田的除草剂品种较少。为明确又割与农得时混配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于1996年在早稻直播田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概况试验在海南省循州市本院试验场沙田队的双季早稻田进行。稻田属砖红壤沙泥田,壤上,PH值6.0,含有机质3.559%,全氮0.118%,速效磷9.242mg/kg,速效钾83.63m…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犤(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犦属鳞翅目,菜蛾科,又名菜蛾。在四子王旗每年发生4~5代,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及杂草。油菜是本旗的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万hm2左右。2000年小菜蛾在四子王旗曾大面积暴发,使全旗1.32万hm2油菜绝收,0.88万hm2减产40%以上。2002年在本旗再次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1.47万hm2,油菜田虫口密度16~266头/m2,蔬菜田虫口密度36~212头/m2。小菜蛾幼虫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曾出现2次为害高峰,分别是6月19~27日和7月15~26日。由于…  相似文献   

18.
IOBC小菜蛾生物防治全球协作组简介刘树生(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杭州310029)1协作组组织概况国际生物防治组织小菜蛾生物防治全球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于1990年12月在第二届国际小菜蛾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治理研讨会上成立,其英文名称为IOB...  相似文献   

19.
应用18%集琦虫螨克防治小菜蛾闫生军张红杰张进京陶国峰武瑞林韩宇(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075000)(河北省张北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小菜蛾Plutelaxglostela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自1995年以来,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20.
丙溴磷防治小菜蛾效果好管丽琴,陈建生,侯全民,陆善庆,张毓敏,任翠珠(上海嘉定区植保值检站20180)(嘉定区封浜农业公司)(上海农药检定所)小菜蛾是上海郊区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其繁殖代数多,增殖快,为害重,一般农药防效差,成为上海郊区蔬菜生产上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