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5—1987年对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效果进行研究,用JMEM-1200W型透射电于显微镜观察,幼虫食入菌剂后1至2小时,中肠出现细胞松离,肠壁和底膜崩溃,肠内物质散入肠腔,16至24小时后,幼虫陆续变暗褐色而死亡。实验室内用菌悬液对幼虫进行生物测定,浓度为2.266×108个活芽孢子/毫升时,死亡率在32小时内达98.24%,随着处理浓度降底,幼虫死亡率下降。以粉剂在储粮表面层10—15厘米深处理杀虫效果最佳,持效期长,仓库条件下5个月后,平均每粒花生上仍有活芽孢3.13×103个。温度是影响该菌剂杀虫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湿度与之无关,温湿度之间也无互作。实验室内菌种转移接种16代以后杀虫毒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以天敌微生物为材料的微生物杀虫剂中,用得最广泛的是BT剂.1960年,它在美国作为商品出售以来,在美国、欧洲、苏联、中国等许多国家,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森林等害虫.BT剂是以杀虫性芽胞细菌Bacillus  相似文献   

3.
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印度谷螟是世界性贮粮害虫之一,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弊害甚大。本文介绍了国外应用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对贮粮质量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1981~1982年试验结果表明,HD-1菌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70~82%,并对后代发生数量有一定影响。一般以卵盛孵末期到2龄幼虫发生初期,每亩每次用 HD-1菌剂150克防治两次为宜。室内毒力测定:HD-1菌粉(芽孢与晶体比例为1:1.05)和晶体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高,芽孢毒力低。HD-1菌粉处理2龄和3龄幼虫的 LC_(50),活孢子数分别为3.16×10~6个/毫升和3.16×10~7个/毫升。HD-1菌粉(含活孢子数7×10~7个/毫升)对2龄幼虫的 LT_(50),在平均24.6℃下,为15.84小时。HD-1处理后的卵能正常孵化,但能引起初孵幼虫的死亡;5龄老熟幼虫,部分能带毒进入蛹期,引起蛹的死亡。HD-1不杀伤天敌,HD-1防治区的天敌总数、种类比化防区多,天敌增长率也高于化防区。稻田施用 HD-1,能有效地降低土壤、稻谷中化学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6.
苏芸金杆菌是害虫的一种病原菌,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is,简称B·t,它是1911年Berliner在德国苏芸金城(Th(?)-ringen)的地中海粉螟(Anagasta kuhni-ella Zeller)上分离获得而定名的.其杀虫作用乃由于其产生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糖蛋白.现在已经查明:菌体内的毒素原的糖蛋  相似文献   

7.
手动喷雾器低容量喷施化学农药,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可减少用药量并提高工效,我们在开展生物制剂防治蔬菜害虫的工作中,应用手动喷雾器进行了低容量喷施苏芸金杆菌制剂HD-1防治菜青虫的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秦久刚 《植物保护》1981,7(3):39-39
目前我国在推广应用苏芸金杆菌防治农业害虫中,存在下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目前苏芸金杆菌的工业生产成本高、出售价格贵,100亿/克的菌粉一般为每公斤3元左右,有的高达5元。如防治棉铃虫每亩用100亿/克的7216菌粉一次需3元以上,而用25%滴滴涕只需0.7元。显著地增加了防  相似文献   

9.
腊螟杆菌对菜青虫的室内毒力测定显示:4、5令幼虫个体吞食孢子12×10~3个以上,死亡率达100%。对幼虫羣体所致死亡率如下:菌液浓度0.3%及0.5%为89.3—100%,杆菌与 DDT 混合(浓度0.2% 1/6万)或与敌百虫混合(浓度为0.2% 1/8万)死亡率都达100%。苏芸金杆菌液浓度0.3%时,菜青虫死亡率为93.3%;与 DDT 混合液(0.1% 1/6万)或与敌百虫混合液(0.1% 1/8万),死死率分别为87.5%及82.4%。田间毒效腊螟杆菌液浓度0.3%,死亡率为56.5—79.2%,与 DDT 或敌百虫混合喷施(浓度0.2% 1/6万),死亡率为65.5—93.5%。液剂毒效高于粉剂。对玉米螟的室内毒力测定(两种菌液浓度均为0.02—0.5%):腊螟杆菌液处理玉米叶幼虫口服死亡率为68.9—79.2%,苏芸金杆菌液为64.1—75.5%。田间毒效,在春玉米上,两种稈菌单纯菌剂(液剂或颗粒剂)浓度0.1—0.5%,与DDT 混合剂(液剂或颗粒剂)浓度0.1% 0.05%,蛀孔率一般比对照低2.2—31.5%。在夏玉米上腊螟稈菌单纯菌剂(浓度为0.2%),或与 DDT 合剂(0.1% 0.02%),蛙孔率比对照低1.4—17.0%,苏芸金稈菌几无效果。颗粒剂用菌量较液剂差4倍,而毒效与液剂相当。室内毒力测定,两种稈菌对粘虫、梨小食心虫效果很差,对(?)螬无效果。两种稈菌对家蚕健康都有影响,腊螟稈菌液(浓度0.01—0.5%)致死率达80—100%;苏芸金杆菌液(浓度0.1%及0.5%)致死率为55.8%及94.2%。两种稈菌对蜜蜂全无影响,稈菌能存活在蜂蜜内,但繁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HD-1制剂对小菜蛾的抗性筛选及抗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用苏云金杆菌HD┐1的全培养物和杀虫晶体蛋白制剂对室内饲养的小菜蛾分别进行抗性筛选的结果。全培养物筛选群体对HD┐1筛选源的敏感性基本没有变化,HD┐1杀虫晶体蛋白制剂对这个品系的LC50较敏感小菜蛾的LC50提高了将近1.48倍;含有灭活芽孢的杀虫晶体蛋白混合制剂对其LC50增加了1.33倍。经杀虫晶体蛋白制剂处理的群体,HD┐1全培养物、杀虫晶体蛋白制剂和灭活芽孢┐杀虫晶体蛋白混合制剂对它的LC50分别是对敏感小菜蛾的1.48、6.68和7.56倍,但是这两个抗性筛选群体对异源菌株TJ┐20全培养物的敏感性与敏感小菜蛾比较,基本没有变化;对其它两种TJ┐20制剂表现出了较低的交差抗性。  相似文献   

11.
广州、深圳地区小菜蛾对定虫隆、Bt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 Potter's 喷雾塔喷雾的方法测定广州和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儿丁质合成抑制剂定虫隆、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定虫隆产生明显抗性,1990年11月测定抗性倍数为15.0,1991年12月为70.9,对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具有不同程度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6.7,15.5 和5.8。广州菜区小菜蛾对以上药剂均未产生抗性(抗性倍数最高为2.8)。采用浸渍法测定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 Bt 抗性的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 Bt 的抗性逐年提高,1990年12月测定的抗性倍数为21.1,1991年12月为26.9,1992年3月为35.0,广州菜区小菜蛾具有强的耐药性或低抗药性,抗性倍数8—9。  相似文献   

12.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棉铃虫取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杆菌(Bt)杀虫剂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已广泛应用,但关于Bt杀虫剂对棉铃虫的作用机理尚无系统研究。Bt杀虫剂是胃毒剂,昆虫取食作用对其杀虫效果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Bt杀虫剂对某些昆虫有抑制取食的作用,对另一些昆虫无此作用。作者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Bt杀虫剂对棉铃虫取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室内选育的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品系为亲本,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线(LD-P线)分析法,研究了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F_1的显性度(D)值分别为0.39、0.28,即其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现实遗传力较低,h~2=0.052,产生抗性的速率较慢,室内选育119代,抗性仅达122.8倍。抗杀虫双品系和遗传杂交后代(F_1、F_2、BC)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的代表杀虫剂溴氰菊酯、灭多威、敌敌畏等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3种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与杀虫双的抗性水平呈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要比敏感品系低;羧酸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胜红蓟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胜红蓟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其对小菜蛾田间种群自然控制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和1500μg·g-1的胜红蓟挥发油和胜红蓟素通过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产卵忌避和降低成虫生殖能力等作用达到控制的效果.1000和1500μg·g-1的胜红蓟挥发油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4826和0.5084,胜红蓟素的为0.4556和0.3205.但在胜红蓟次生物质的作用下,处理区天敌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作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菜蛾绒茧蜂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5-35℃范围内的9个温度下测定了温度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 Kurdj.的个体发育,种群存活率和种群增长潜能的影响。卵-结茧,结茧羽化两阶段的发育速度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6和11.8℃,有效积温常数分别为105.6和62.0日度。  相似文献   

16.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及其天敌优姬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总结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害虫天敌影响的四条通径。在模拟农药—作物—小菜蛾—优姬蜂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地分析了农药—小菜蛾—优姬蜂种群动力学,用生命表技术,以控制效应(CE)来评判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和优姬蜂种群的影响,以及在农药亚致死剂量影响下,优姬蜂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对优姬蜂的控制效应大于对小菜蛾的控制效应,受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影响的优姬蜂仍能对小菜蛾种群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Bt与硫丹、氟铃脲对棉铃虫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Bt与硫丹、氟铃脲对棉铃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1)Bt与硫丹无论以何种比例相混,对敏感品系和氰戌菊脂中抗品系均增效。(2)Bt与氟铃脲只有以1:60相混才明显增效;Bt中加入少量氟铃脲和氟铃脲中加入少量Bt则明显拮抗。(3)Bt与硫丹和氟铃脲混用,明显加快了2龄幼虫的死亡速度,混剂在处理后第3d,死亡率便明显高于Bt,而与硫丹或氟铃脲单用接近。(4)田间试验中,Bt和硫丹的混剂显著增效,Bt与氟铃脲的混剂在药后4d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但药后7d明显拮抗。  相似文献   

18.
玳玳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香料,大面积种植屡遭桔潜蛾严重为害。桔潜蛾在玳玳上1年发生11个世代,发生在秋梢期的第七至九代为主害代。秋梢受害率达52.1—100%,经济损失达24.9%以上。根据害虫和寄主各自生物学特性,采用以改变害虫生态条件为主,协调运用科学管梢、以肥调梢、保护利用天敌和药剂挑治等四项综防措施。经2600亩应用,梢叶产量提高65.4%,冠幅平均扩大34%,保梢效果达91%,三年企业直接获利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19.
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菜蛾绒茧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0.24。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40%时间以上的幼虫不能寄生。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小菜蛾幼虫被寄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