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瑛 《中国水土保持》2002,(6):36-36,40
临汾市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 ,兴建了多种形式的雨水集蓄工程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介绍了水窑、旱井、塘坝、蓄水池等工程的水利设计过程及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2.
以方山县为例,探讨了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工程建设的技术体系,并对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集雨工程的建造往往比较复杂,寻找更经济、简便的集雨材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有机硅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化学惰性、操作简单等特性,成为新型集雨材料的潜在选择。试验选用3种不同性质的硅烷(有机硅)乳液,设计4种有机硅与水的稀释比例(1∶7,1∶10,1∶13,1∶16),3种集雨面坡度(0°,9°,15°),通过室外模拟降雨进行集雨效率观测。结果表明,集雨效率道康宁IE-6683最大,为96.96%,道康宁520次之,为96.50%,有机硅原液为90.24%;3种有机硅与水的比例在1∶13与1∶16时集雨效果较好,平均集雨效率在90%以上;集雨面坡度对集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有机硅原液在坡度为0°与9°变化时集雨效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坡度为15°时集雨效率有所下降,道康宁520与道康宁IE-6683集雨效率均随集雨面坡度的变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吉县集雨节灌工程的设计与效益分析李彦廷葛春亮(山西省吉县水利水保局042200)吉县位于晋西吕梁山南端,属黄土高原残塬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所需水分单纯依赖天然降水补给,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199...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集雨节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集雨节灌建设中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考虑、合理配置;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必须同时考虑集水含沙量,提出了一种采用拦沙原理设计沉沙池的方法,与采用沉沙原理设计的沉沙池可以进行优化比较设计;针对集雨节灌工程年费用计算时缺乏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的现状,提出了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供年费用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集雨节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集雨节灌建设中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考虑、合理配置 ;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必须同时考虑集水含沙量 ,提出了一种采用拦沙原理设计沉沙池的方法 ,与采用沉沙原理设计的沉沙池可以进行优化比较设计 ;针对集雨节灌工程年费用计算时缺乏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的现状 ,提出了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 ,供年费用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南岩溶山区集雨工程——水柜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岩溶山区耕地面积为 42 0 0万hm2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 13 45 %~ 3 2 .49% ,平均为2 5 2 0 %。在岩溶山区修建水柜应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进行 ,并适当集中连片 ,形成一定规模。水柜应选择靠近泉水、引水渠、水沟、道路边沟等便于引水拦蓄的地方 ,并根据当地降雨量、集雨场情况及灌溉作物、灌溉面积确定容量。地头水柜点多面广 ,工程小 ,应进行定型设计  相似文献   

8.
雨水资源是黑龙江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生产的主要水源。由于降雨、大风及蒸发量三个气候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春旱机率为65.7%,夏秋旱的机率为34.3%。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失多变”,水土流失和干旱问题严重,降水利用率仅为20%~30%。通过对降雨、作物供需错位、土壤干旱、水分的生产潜力、依据雨水自身特性分析,得出实施集雨利用的必然性。通过典型实例证明集雨利用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覆膜集雨与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北京昌平2005-2006年冬小麦田间试验,探讨覆膜集雨和限量补灌措施对土壤水分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限量补灌明显的增加了田间土壤水分和耗水量,1.6 m土层耗水量比对照增加45.8%,比覆膜增加29%~39%,产量是对照的1.63~1.95倍,比单纯覆膜增产32%~58%,结合覆膜比单纯补灌略增加上层土壤水分,但产量效应不明显;在覆膜面积占种植面积40%,降雨是常年水平一半的条件下,覆膜集雨提升上层土壤水分,降低深层土壤水分,1.6 m土层耗水量较对照增加3.68%~12.23%,且对深层水的利用是对照的1.55~1.69倍,小麦抗旱能力增强,增产63%~95%, 1 m土层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5.8%~73.8%;在都有覆膜的前提下,追肥比早秋施肥和一次基肥更好地保持了苗期土层水分。总体来看,覆膜结合补灌追肥和限量补灌措施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华北地区旱地农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旱地水窑是集雨蓄水,解决人畜饮水,发展节水灌溉的有效集雨蓄水工程。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土质物理力学特性,提出窑址选择原则;应用岩土稳定理论及力学知识,分析水窑的合理结构形式,并推导出决定水窑形状的几个重要参数计算式,为生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雨水集蓄方式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坚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5):176-179,191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课题。采取定位观测的方法,在山西省岚县香沟小流域研究集雨场的规划设计,地表处理技术,观测其集流量和集流效率,并对梯田作物有无补灌措施的生产效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流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之间是乘幂关系,降雨量越大,集流量越多;降雨强度越大,集流量也越多。水泥硬化小区的集流率较高;节水措施生产效益明显。雨水集流技术已成为解决水土流失和提高旱作农业生产力的一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渠灌类型区是我国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面灌溉是渠灌区的主要灌水方式,发展渠灌区节水型地面灌溉对我国的农业节水有着重要作用。以陕西关中西部的宝鸡峡引渭灌区为例,对现行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结合灌区的现状和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宜于本灌区目前应用和推广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主要是畦田“三改”,并结合增大入畦单宽流量等技术措施进行组装和集成,实现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减小灌溉用水量,节约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吕梁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了“123”旱井集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模式是:屋顶庭院双层面立体高效集蓄雨水模式、就地集雨微灌模式、以路面和果园空地为集雨场兴建的“一井两园”模式及以小流域四荒地为集雨场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旱季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选择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常用的台式整地、半月式整地、倒直角式整地及新型的船壕式整地4种集雨整地技术措施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船壕式整地在整个旱季都具较高的土壤水分。对船壕式整地的技术要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实施对局地降水影响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高水位运行期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8a来有关监测数据,结合区域内气象资料,分析了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实施所引起局地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水库大量蓄水和大规模林草、梯田等坡面措施及相当数量沟道坝库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下垫面状况.而且较多地截留雨水和拦蓄地表径流.增多了内源水汽,加快了区域水分循环.从而改变了当地小气候特性,并对局地降水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雨水叠加利用原理,在坡地留出一部分地铺膜作为集雨区,以减缓种植区小麦水分亏缺的矛盾.结果表明,集雨区与种植区面积比为1∶1时,种植区的土壤水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种植区小麦的个体发育良好,产量增加,增产率为51.3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比对照提高2.27kg/(mm.hm2).  相似文献   

18.
鲁山县为了解决丘陵区干旱缺水问题,在田间地头大量建设集雨工程,拦蓄地表径流,涝时蓄水,旱时灌溉,有效地解决了丘陵区的水源问题。介绍了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雨水对半干旱地区覆膜春小麦有限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宁夏南部山区对春小麦集雨补充灌溉研究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覆膜栽培能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在覆膜春小麦拨节期灌水30mm产量可增加371.1kg/hm2,水分利用率提高11.2%,拨节期是地膜春小麦集雨节灌最佳补水时期。地膜春小麦拨节期1次供水30、60、90和120mm,与不灌水相比,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增幅分别为23.4%、68.7%、105.5%和98.3%。分析认为,覆膜春小麦1次补灌水量以60m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