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歇后语的英译是习语翻译中的一大难题.比喻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的歇后语,可以采取直译;有些歇后语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采用套译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对于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比喻歇后语以及双关歇后语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直译加注释、意译等方式.  相似文献   

2.
客家乡村楹联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客家乡村楹联蕴含着丰富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学苦练、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勤劳节俭、团结诚信、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客家乡村楹联里的优良传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昌衍 《农业考古》2005,(5):157-159
客家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客家农谚丰富.本文主要以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为例,从形式特点、修辞手法、思想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客家农谚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光辉的一生,除诗作外,还辑录整理了许多客家山歌,并用客家山歌的形式,描绘了他的家乡嘉应州(今梅州市)的风俗民情.黄遵宪不断创作和整理的客家山歌及描绘的客家风情,对研究民间风俗,丰富民间文学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的梅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定量计算,并对该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梅州客家文化的因子顺序依次为:客家习俗〉民居〉宗教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名人故居。根据不同的影响层次对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策略分析,希冀为该地区的客家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内涵画卷中浓重的一笔,也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基因,客家足球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从申遗所要 符合的条件和基础来对客家足球文化的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梅州客家足球文化历 史悠久,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具有申遗的基础。最后还就客家足球文化 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出相关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客家足球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 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赣南客家山歌是我国山歌中的一朵奇葩,在民间民族音乐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旨趣和欣赏风味也在不断变化。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赣南客家山歌蕴含什么人文价值?怎样保护与发  相似文献   

9.
客家分布于赣闽粤边和包括台湾之内的多个省份,有人口8000多万(2004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统计),其中台湾有超过400万,占岛内的近五分之一。客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客家人联系的精神纽带。大陆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大量的围屋、古村等物质文化载体,各种民俗保留也较完整,进行旅游开发有着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0.
曹耀  应康  邓丹雯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176-179,198
赣南是客家人最早聚居地之一,有丰富的客家传统食品,黄元米果是其中之一.赣南地区客家传统食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具有市场开发前景.介绍了客家传统食品黄元米果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现状,论述了开发黄元米果的可行性,指出黄元米果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健康持续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旨在为黄元米果的生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明清民国时期客家民众习得了颇为丰富的生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客家民间制定乡规民约,竖立碑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时期,地方民众、乡族势力和民间宗教组织,或自力,或借助地方官府权威,维护地方的生态安全,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汉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歇后语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而歇后语的英译也因其具有的独特民族和文化特色成为翻译实践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甚至有些人认为歇后语是不可翻译的。本文旨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翻译实践来研究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涉及直接和间接两个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7-7328,7375
通过对河源旅游景区客家文化元素应用情况的调查,从客家饮食、客家民居、客家民俗3方面分析了客家文化元素与旅游景区融合的特点,提出河源旅游景区在建设与规划中应该从"以舞台浓缩客家民俗打造大型客家歌舞"、"整合客家民居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村"、"组合客家饮食文化元素形成景区特色客家盛宴"3方面加强客家文化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沈露儒 《农业考古》2007,(3):223-226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15.
广东客家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客家历史名茶产区梅州、河源、韶关等地选择了19个客家茶样进行感官质量审评分析,研究客家茶的个性、共性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传统客家茶的共性品质特征是外形灰绿壮结重实、滋味醇厚,有明显的高火甜韵或炒米香;而现代创新客家茶则甜韵花香清长、滋味醇和。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客家地区特有茶文化传承、特定的采制技术、区域自然条件和特有的茶树品种等4个因素,其中反映传统客家茶高火甜韵品质特征的甜味分值与可溶性糖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  相似文献   

16.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于2014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2018年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主要是由客家梯田这一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及其所承载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共同构成。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具有悠久性、立体性、多样性、季节性、活态性、动态性、有序性、独特性、濒危性和珍贵性等10个明显特征。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具有10个方面的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科普价值、科研价值、旅游价值和示范价值。当前,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存在着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组分衰减、劳力减少、耕地撂荒、农田退化、投入不足和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如:提高认识、搞好规划、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用养结合、加深研究、开展合作、增加投入、完善法规和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刘玉宝  刘现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13-5814
通过对赣南客家围屋、客家民俗节庆、客家陶瓷等地域文化的分析,指出赣南客家城市形象设计要融入客家文化。通过城市的功能载体、活动载体和传播载体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个性,使城市更具魅力,让赣南客家城市成为市民的宜居家园。  相似文献   

18.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文章运用资料分析和场地调查的方法,分析客家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社会效果,阐明客家教育呈现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齐抓共管,教育兴族;崇文尚武,学以致用;致富不忘教育,历代积累有硕果的特点。研究客家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效果,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人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教育小气候和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相似文献   

19.
客家乡村童谣,是客家人为孩子们作的短诗,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它以客家方言讲述,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群众语汇,尤其是孩童语言,且节奏明快,内容简洁,通俗易懂,易为孩童学会并流传。童谣一方面对孩子进行语言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客家乡村童谣蕴涵着丰富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学苦练、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宁娟 《农业考古》2012,(1):51-55,93
本文所指的"石壁地区"是指以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西与赣南交界的一带地区(以下简称"石壁")。石壁客家民间信仰在闽赣粤客家原生地民间信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石壁客家民间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与稻作文化之间的关系。石壁是客家先民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孕育客家民系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客家先民辗转迁徙至此,远离了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乱,在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客家先民传播先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