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以重庆市黄桷垭地区为例,建立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该研究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薛建  胡国长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90-11793
以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在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原则的基础上,归纳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主要方法.最后以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个实例说明了单一绿化、园林景观、湿地公园、绿地矿山、地质公园、矿山公园6种景观营造模式,为消除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改善环境并有效利用废弃地提供了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3.
榆林市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等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在全市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榆林市煤炭矿区经过40多年的开发,原煤矿采空区所诱发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困扰榆林可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榆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新建(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历史遗留(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环境保护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期为榆林地区矿山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鞍山市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治理方案与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震  索贇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100-102
在综合分析了鞍山市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适应性分析。在总结以往矿山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铁矿山排岩场生态环境治理所采取的治理方案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迅速发展中,一部分是依靠牺牲环境得到的成果,随着现代环境逐渐恶劣,如何科学的进行环境治理成为当下重要问题。本文对矿山废石和尾矿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现代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德万  杨乐  华建民  马传亮  廖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07-10208,10330
针对重庆市江合煤矿的资源枯竭及环境问题,实现矿业城市的经济模式转型和恢复原生态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在综合分析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遗迹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矿山公园的评选要求,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意义,可为以后同类型矿山公园的建设提供宝贵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历程和改造思路的演变进行了概述, 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不同景观价值判断的景观建构方法,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通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即: 科学研究、建设定位、规划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功能置换、艺术发展等方面,寻求科学合理建设矿山公园之路.  相似文献   

8.
废弃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方案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宜兴林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初步探讨了该矿山环境治理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植被恢复后期的管理,以期对宜兴废弃矿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镇化发展迅猛,在城乡区域内出现了很多工业用地,昔日工业用地的盲目开采 给当地带来潜在地或明显地生态破坏问题。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矿山的场地环境急剧恶化,矿 山的开采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时代下,我们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 家更是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对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废弃矿山 的问题入手,以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实例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用于生态 修复的植物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形式旅游资源。为废弃矿山的环境治理和开发提供新思 路与方法。最终达到矿区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矿山修复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具体策略出发,对矿山修复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以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评价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并采用ESDA方法定量研究矿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以高风险区域为核心,由高到低呈环形包围特征.其中,高风险主要分布在矿业生产及城市生活区域,以土地破坏、压占及城市建设为主要风险来源;中等风险主要分布于自然、半自然功能区,以城市生活与农业生产为主要风险来源;低风险区域以林地、荒草地等植被覆盖区域为主,但大面积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导致该区域生态基底较差、环境脆弱,加之露天煤矿作业频繁,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堪忧.同时,不同功能区的风险高低排序(人工区>半自然区>自然区)特征符合常规的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差异规律.此外,基于ESDA分析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其空间自相关性高达0.7521,风险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而对比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景观干扰度是高、低风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景观脆弱度则是中等风险区域的驱动因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对矿区环境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海市矿山复绿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卢嵘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27-12628,12632
通过了解乌海市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对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矿业开发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地面塌陷进行分析,近一步对矿区复绿需水量进行计算,为矿山复绿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睢宁县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地质环境现状进行地质环境分区,并结合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分区,进一步强化了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矿区废弃地治理以恢复工程技术为主,对工程的植被选择和景观设计重视不够.该研究以南京伏牛山铜矿废弃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式掌握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物资源、采矿遗迹及周边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情况,并通过采集的127个土壤样品对该地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景观规划的思路和具体方案,以期对铜矿废弃地的生态治理和景观规划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廊坊地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廊坊地区供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分析入手,指出由于长期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需急解决的问题,需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有效解决并防治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灵丘县梨园金矿项目为例,分析了金属矿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性保护措施,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井下设备移动频繁的特点,介绍了基于GIS的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重点介绍了GIS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对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辉 《北京农业》2011,(12):176-177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铜陵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已成为铜陵人新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铜陵矿山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铜陵矿区生态破坏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丽  沈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48-6149,6152
西部地区矿业和能源开发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为此,应加强资源管理,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绿色矿业和能源开发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减小资源开发负外部性,明晰资源产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资源环境领域国际交流等,以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是产煤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矿山开采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矿区土地破坏、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煤矿区土地的破坏,提出相应的预防、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措施,并针对山西煤矿区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