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的速生用材树种当中,人们常指阔叶林中的团花、泡桐、云南石梓、桉树、柚木等。可针叶林中的杉木,其速生程度几乎能与上述树种相媲美。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福建南平溪后乡,39年生人工杉木林每亩蓄积达78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立方米。我省罗平水沟林场14年生人工杉木林平均高13.7米,平均直径16.3厘米,每亩蓄积达37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6立方米。两地人工杉木林的年均生长量,分别是部颁标准0.7立方米的2.9倍、3.7倍。杉木泛指青杉、灰杉、细枝杉。我省常见的栽培杉木多指青杉。我省地处全国杉木分布区的西南缘,大面积造林的中心区为云南高原边缘和滇西纵谷区西侧,面对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面,即昭通地区的北部,文山州、红河州的南部,  相似文献   

2.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我省十个重点林区县之一。这里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林木生长快。据专家考察鉴定,杉木每亩年平均生长量为0.7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二十年至三十年为一轮伐期,比东北林区短一半多时间。成熟林每亩平均蓄积量达9.7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据国营拉揽林场调查,二十年人工林每亩蓄积量达到20立方米以上,最高的29.6立方米,每亩年生长量为1.1立方米,径生长1.17公分,高生长1.1米,超过国家要求每亩速生年产指标,是杉木速生丰产的宝地。  相似文献   

3.
发展山区林业,一个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增加财富,增加群众收入。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的发展。 我省山区条件是比较差的。在林业用地中,有三分之二的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生产力低。据调查,全省林木的年生长量每亩平均仅0.044立方米,全省现有林地的蓄积量每亩平均仅(0.57立方米)为全国亩平均蓄积量的九分之一。如果光算山区的那就更少了。枣庄市一九七五年的林业资源清查,亩蓄积量又小,仅(0.28立  相似文献   

4.
<正> 我区自1969年引种以湿地松、火炬松为主的美国南方松以来,造林面积已达25000余亩。引种时间不长,而造林面积增加很快。目前生长较好的,11年生湿地松每亩蓄积可达8.3立方米,平均每亩材积生长量0.75立方米;而生长最差的10年生单株材积仅0.019立方米,每亩蓄积0.85立方米,平均材积年生长量仅0.85立方米。好坏之差有天壤之别。产生这  相似文献   

5.
国外桉树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每公顷林木年材积生长量由36m’提高到64m’,增产78%,是世界上无性系造林的典范。浙江省开化县林场采用杉木无性系造林已经十多年了,其效果如何,是林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994年冬,我场为此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其结果令人鼓舞,10个杉木优良无隙系平均每亩林木年材积生长量1.sin’,比对照(杉木种子园实生苗下同)增产一倍。六十年代提法是科学种杉,二年杉木三尺高,十年林木蓄积量每亩十立方米,这就是速生丰产林了。如今杉木无性系造林是二年杉木八尺高,六年每亩林木蓄积量达12m’。以往杉木…  相似文献   

6.
<正>在南丹县山口林场,有一连片达3万亩树龄23~25年的杉木林分。杉木林平均每亩每年蓄积生长量在2立方米以上,最高达到2.4立方米。广西杉木专家陈代喜教授说,它是目前全国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的杉木林分。山口林场土壤肥沃,气候阴凉多雨,杉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林场在1991~1993年种植的3万多亩杉木林,不仅全部采用了良种造林,而且使用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7.
<正>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桐柏山北麓,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温暖多湿,水热资源丰富。杉木栽培历史悠久,但在七十年代以前仅有零星分布。且长势较差。1974年开始大搞杉木林基地建设后杉木发展很快,到1985年底,全县杉木林保存面积达57615亩,其生长量超过了省定平均生长量每亩0.6立方米的指标。现将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以往,杉木被认为适宜在丘陵山地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上生长,为长江以南的主要造林树种。但自1966年以来我们在苏北灌溉总渠河堤上栽植了近千亩的杉木,现已郁闭成林,长势良好。经调查,进入速生阶段以后的林分,年高生长量大于1米,胸径生长量大于1厘米,每亩年材积生长1立方米以上,达到全国速生丰产的指标,并高于本省宜兴、溧阳山区杉木的生长量,接近中心产区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在围场县境内为害针叶树的主要害虫松毛虫有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以前者为主。每年集体林发生松毛虫面积在6—7万亩左右。据树木解析,生长正常的油松每亩每年平均立木材积生长量为0、22848立方米,因受松毛虫为害,即每年每亩平均立木材积生长量仅为0.13243立方米,每年每亩减少立木材积生长量0.09605立方米。全县受松毛虫危害面积(针叶被吃完50%以上)按25000亩计算,年损失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农村人均林地面积达10亩以上,相当于人均常用耕地面积的6倍,但目前全省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和生长量仅分别为7立方米、0.3立方米,中低产林面积达7470万亩,“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林地产出、林农增收和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庆元林场700亩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林业项目基地的抚育间伐、林地清理、深翻施肥等技术培育杉木大径材表明,项目每亩年均生长量达到1.19m3(蓄积),而对比林分的每亩年均生长量只有0.28m3(蓄积),同时经济效益上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可为庆元林场和广大林农在杉木大径材培育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安化县一九八四年森林资源勘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573.43万亩,森林覆盖率56.76%,(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中有林地369.09万亩,平均每人4.4亩,全县用材林活立木总蓄积量791.51万立方米,平均每人9.5立方米。林分面积253.57万亩,林分蓄积689.66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量为2.72立方米,平均每亩生长量为0.14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素有“森林之国”美称的瑞典,立木蓄积量已超过27亿立方米,年生长量90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仅6500万立方米,大大低于年生长量。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与他们林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团状造林法     
团状造林,是一种新的造林配置法。据日本研究,团状造林可大大提高林木的生长量。杨树团状造林,十年内,每亩年平均生长量可达四立方米(是我省森林每亩年平均生长量的二十几倍),是传统的杨树造林法(株行距五乘五米)每亩年均生长量一点六立方米的两倍半。花旗松团状造林,十八年内,每亩年平均生长量一点九立方米,是传统造林法(株行距一点五乘一点五米或三乘三米)的两倍左右。我省的情况也表明,桉树萌芽更新,每桩保留  相似文献   

15.
1、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及岭南次生林区的主要乡土树种。在土层深厚的湿润区或半湿润区,初植密度保持在每亩300株左右的情况下,林龄18年,每亩年均生长量可达0.62立方米,每株年均生长量可达0.0035立方米。在土层瘠薄的山腹中部,林龄21年,每亩年生长量还达不到0.3立方米。 2、华北落叶松:从岭南到阴山山地,黄土高原都有分布,在土层深厚的半干旱区,每亩保持150—250株的情况下,林龄15~18年,每亩年均生长量可达0.2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促进杉木速生丰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地处皖南中低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杉木主产区之一,也是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重点示范场。笔者全面参与了杉木中幼林培育的整个过程。通过砍灌、除萌、间伐、除蔓、人工整枝,使郁闭度控制在0.6 ̄0.7之间,抚育间伐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年生长量一般达每亩0.6 ̄0.7立方米,提升了林地潜力。  相似文献   

17.
广西杉木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60万亩,总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占广西林木蓄积量的20%。杉木平均每亩蓄积量为5.28立方米,比全区林木每亩平均蓄积量3.76立方米高出40.4%。杉木每年新造面积达到70万亩。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良种只有42万亩左右,占60%。  相似文献   

18.
植生组造林法也叫团状造林法,它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造林配置方法。在日本和北欧等林业发达国家比较盛行。植生组造林可极大的提高林木生长量。据报道,杨树植生组造林,十年内,每亩年平均生长量可达4立方米,是传统造林方法(按一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前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大山区以树种繁多而著称,但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杉木.根据森林普查资料:全区有杉木181万亩,立木蓄积量3440000立方米.近几年来,每年造杉木林速度都在10万亩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典型和单株典型,为今后发展杉木林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恩施县的铜盆水林场有杉木林3000亩,立木蓄积量36000立方米,平均每亩单产12立方米.来风县胡家坪林场有杉木林15000亩,立木蓄积120000立方米,平均每亩8立方米.来风  相似文献   

20.
1996年2月14日春,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举办’96迎春茶话会,汇报工作及听取如何进一步搞好技术推广的意见。 茶话会上,刘万福厅长说,这几年来,推广总站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推广良种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立了示范林6.5万亩,每亩年生长量达1.2~2.0立方米,幅射造林85万亩,每亩年生长量普遍达1立方米以上,并且在推广中结合搞开发,建立了5000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