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委三站水土保持科研后劲不足问题的探讨及对策郝建忠(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绥德718000)黄委会所属天水、绥德、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三站),分别创建于四五十年代初,在全国来说,三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早,多年来已取得...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的需求,针对目前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阐明了绥德、天水、西峰三个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展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三站”是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流失规律、土壤侵蚀产流产沙预测预报模型研究的主要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3.
黄委天水、西峰、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三站")始终坚持"面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服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建站宗旨,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支水土保持专业队伍,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三站"正面临着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和改革的新机遇。为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研究示范能力升级提质,"三站"必须"顺应大势,巩固优势,探索改革"。在西峰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绥德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天水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升级提质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1 概况“产业”是一项“生产的事业”.江西省的水土保持场、站就是水土保持产业的基础,它的经济收入已占全省水土保持经济收入的60%以上.因此,场、站经济建设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产业基础的牢靠程度.我省自“七五”期间开始,就着重抓水土保持场、站的经济建设,至今,全省已有各类水土保持场、站335个,其中县办场、站73个,乡办场、站139个,其余大多为村办场、站.全省场、站职工共有2200余人,经营土地1.107万hm~2,其中果园4833.3hm~2,水面860hm~2,其他林木4200hm~2,已初步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亿多元.1995年,场、站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收入6800元,有40个场、站人均产值超万元.这些场、站,既是我省水土保持产业的基础,又是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黄委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绥德局(站)”]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6年划归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是以水土流失规律观测、水土保持科研、示范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自设立伊始,即在无定河左岸选取韭园沟、裴家峁沟、桥沟、辛店沟、王茂沟5条代表性小流域作为典型试点,基于治理和非治理对比、大流域和小流域相衔接的布设原则,建立了科学的试验观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技术服务工作,带来水土保持技术服务行业市场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水土保持方案质量差、监测数据造假、监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当前水土保持技术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服务单位加强服务意识、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评审专家严格把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等相关建议,以期规范水土保持技术服务行业,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秦鸿儒(黄委会农村水利水士保持局,郑州450003)一、水土保持科研概况随着治黄事业和黄河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流域内现有水土保持科研站、所37个,其中中科院和水利部属...  相似文献   

8.
天水水保科研站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建站 60年来积累的水土保持试验研究方法和经验、取得的宝贵基础资料、研究成果等 ,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生产和决策等国民经济建设中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为水土保持科研所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世纪山西省水保科研拟开展的重点课题有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研究、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研究、城市与小城镇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产业开发研究、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重点技术推广项目有山地微灌技术、坝地防洪保收稳产栽培技术、干旱阳坡造林绿化技术等16项。科研所站应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面向社会搞服务。  相似文献   

10.
受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 ,水土保持建设投资管理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明显滞后。从新时期改革和深化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出发 ,提出了大力推行项目“三项制度”管理和资金管理报账制的思路 ,并提出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实施“三制”管理中的财务监督作用 ,为管好用好水土保持项目资金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主要是指涉及水土保持工作内容的数据管理。包含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划设计、效益评估、行政及科研管理等。“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RS、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各种地面信息,利用G IS建立和更新水土保持数据库。“3S”技术的应用,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科学执法,科学决策,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提供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两费”征收,是“审批、收费、监督”三项行政权力的核心内容,是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加强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调查,基本弄清了晋中市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强部门协调,查处典型案件;强化国策宣传,提高服务意识;加快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各县财政协调,按规定使用水土保持补偿费.  相似文献   

13.
依托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4个试验场和长期开展水土流失观测的吕二沟、罗玉沟两条典型小流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系统建设,计划在天水建立一个高水平、高科技含量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建设水土流失科研体系、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及水土保持成果展示体系,打造一个集教学、科研、示范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平台。该示范园的建设,将发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的引领、典型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促进水土保持的社会宣传、示范推广和科普,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树立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理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岳池县为了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巩固和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果,于2001年推出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一票否决制”新举措。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力度,以优异的成绩向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0周年献礼,该县水电局于日前召开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会议,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作为单项目任务进行考核,实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一票否决制”,规定对从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各水利水保管理站、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不力,未完成下达目标任务的,对局属各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未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造成水土流失的,在年终考核中不得评为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凡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发展的思考陈法扬,吴长文(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南昌市330029)(一)我国水土保持科研现状与存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国家级水士保持科学研究所2所,省级水土保持研究所9所,地、县级水保科研站(所)近百个,另有12所大专...  相似文献   

16.
基层水土保持试验站,根据新时代的水土保持发展需求,其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扎实开展区域或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搞好技术服务;二是持续进行工程、植物、耕作水土保持三大措施新技术的定位试验研究,争取快出成果;三是全力投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研究及成果推广,创建生态宜居环境;四是利用已有的科研设施,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水土保持区域监测和定位观测,探求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采取依地方经济与生态建设需要选择科研项目、积极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与监测、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深化科研体制与机制改革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本专集是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固原科研基点“六五”科技攻关研究成果专集,也是中国科学院固原生态站成立初期,对农林草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主要环境因子特征进行定位试脸的总结。随着研究工作的系统深入,今后我们还陆续将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汇集报导,以利对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应用技术科学。该文主要阐明了水土保持科技成果的层次属性和纵向转移的基本规律及水土保持科研周期与应用推广周期循环的内涵与功能,并提出实行“三结合”是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辽宁省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的实效性,通过全面分析现阶段水土保持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三控制”难落实、监理权责不明及行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制定操作性强的“三控制”措施、明确监理权责和增强行业影响力等改进对策,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质量达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迎着2006年的春光,在全国科技大会隆重开幕之际,恰逢“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水土保持科技情报》正式更名为《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使其更贴近科研、贴近读者、贴近水土保持经济建设,它充满着希望!21世纪是人类充满希望的世纪,也是科学技术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