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聚焦于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阐述分析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构想、架构设计与功能实现。就建设构想而言,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信息技术全面助力农业科技服务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流媒体、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人机混合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就架构设计而言,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包含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用户层,采用扁平化设计,以服务站点为基本载体面向用户开展服务。就功能实现而言,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了视频服务支撑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支撑系统、可视化农业支撑系统、标准化生产过程支撑系统、知识服务系统、农业资源供需发布管理系统、农事托管服务系统和站群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平台各种功能。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对湖南农业科技服务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实施比较优势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贸易历来是WTO协调争端的重要方面。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组织形式及农业人口就业等五个方面。应正确看待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扬长避短,尽量减少对湖南农业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湖南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生产标准化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基于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湖南烤烟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湖南烤烟生产标准化需要坚持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近中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分析了湖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湖南今后的建设重点是基层信息网络,提出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整合农村市场信息,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村经济信息入户率,以合资、联营等形式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是加快湖南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了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下大力气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市场多元化投入、公司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和土地有偿流转等机制,提高农民的自主性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与湖南农业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整体上看,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湖南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入WTO后,湖南农业应从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经营理念、劳动力素质与出路等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湖南农业生产的现状,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战略决策为指导,围绕种植制度的调整与优化,以市场为导向,从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作物的合理布局,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单产及农田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提出了实现我省“两高一优”农业持续发展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突出省属院校办学的特色努力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湖南农学院校长彭干梓湖南是农业大省,80%的人口在农村,6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在全省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只有一所。改革开放后,我院确定了服务于湖南农村经济建设的办学思想,把当前、当地需要与“三个面向”结合...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切花生产规模较大,市场经济社会效益良好,构成美国农业生产的一大产业,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切花生产引进湖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推动湖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双重要求。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是保障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现状,提出了应从生产方式、基础设施、政策机制等着手,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筑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两湖平原种植制度调整与农业避洪减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通过对两湖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分析,探讨两湖平原农业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在洪灾胁迫下调整两湖平原农业种植制度,通过发展耐涝农业生产,开发冬季农业,选育早熟或晚熟品种错开洪涝高峰期,推广套种技术,发展精养渔业等途径,实现农业避洪减灾。  相似文献   

12.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总体上呈明显的幂函数上升趋势;旱灾受灾面积呈波动趋势,存在不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洪功能下降.(4)水库数量庞大但未能有效发挥其防洪兴利综合功能.最后,针对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劲松  李林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56-19161
基于化学生态学及化学信息学的低碳高值化方法学,坚持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节约、环保、低碳、高产、高值、循环为价值理念与旨归,以人地关系为基础,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整体调控为目标,以农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首先致力于破解农产品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瓶颈之一——环境污染监测;通过近两年(2009~2010年)旱涝频发、以旱为主的枯水年份的实地调查,以及典型小流域地表水流量监测与水质测定,发现县域局地水、土、气数据的相关性以及监测重点由水环境转移到大气环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该研究推进了水、土、气数据相关性的定量研究,其阶段性成果与相关研究的结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农业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涉及到三个方面,即洪水危险性分析、农业洪涝易损性分析,农业灾情损失评估。而农业洪涝易损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湘南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洪涝灾害较重地区之一。其灾害损失与农业洪涝易损性密切相关。文中详细地分析了水土流失与水利设旅、人口密度与人均收入、汛期降水和暴雨、植被和土壤等因素对农业洪涝易损性形成的作用.且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有关优化分析方法及GIS技术,对湘南农业洪涝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业洪涝易损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干旱灾害对湖南省农业发展的影响,系统分析了湖南省农业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了促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04-5905
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给出了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定义,确定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农业旱涝灾害协同防治体制创新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对中国农业旱涝灾害风险演变趋势的历史考察,透视中国农业旱涝防治措施失灵的现实;通过对农业旱涝防治措施失灵的制度成因分析,指出现行农业旱涝灾害防治制度造成了灾害防治行为分散、防灾投入短缺、农业脆弱性加大等问题,进而导致农业旱涝灾害成灾率居高不下;提出中国应从农业旱涝灾害防治组织体系、灾害防治投入激励机制、防灾协商机制、灾害响应体系等方面,健全农业旱涝灾害协同防治体制,为提高农业灾害防治行为的协同性与有效性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齐河县1959—2010年的降水气象资料和旱涝灾害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了旱涝灾害的演变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防灾减灾、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旱涝灾害灾损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芮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02-2004
从生活影响因子、农业生产影响因子、社会经济影响因子3个方面构建了旱涝灾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007、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旱涝灾损综合得分,并从社会经济视角对影响旱涝灾损的社会经济因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为旱涝灾害异常年,2008年为旱涝灾害正常年;社会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灾情的主要表现,经济发达程度与灾损程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旱涝灾害是安徽省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安徽省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对降低灾害损失十分重要。基于安徽省2000—2017年旱涝受灾面积数据、降水数据,利用M-K突变检验、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旱涝受灾情况以及降水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旱涝受灾面积年际变化较大,且干旱受灾面积要高于洪涝受灾面积;旱涝受灾情况分别在2013年和2007年存在明显的突变,通过突变前后区域受灾情况对比可知,旱灾受灾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洪涝受灾率大部分呈下降趋势,但长江下游区以及长江-东南诸河区呈上升趋势;旱灾受灾面积整体都有下降趋势,南方地区下降趋势尤其显著,洪灾受灾面积南方呈上升趋势,北方呈下降趋势,且旱涝受灾面积的升降趋势与降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3个极端降水指数中,强降水日数与旱涝受灾面积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