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dw基因)因其诸多特性在现代家禽生产和育种研究当中得到广泛应用。由dw基因培育而成的隐性纯合家禽品系(矮小鸡)体重仅有正常型鸡的60%~70%,具有基础代谢率低、耗料量少、饲养密度大、适应性强和抗应激能力强等许多优势,拥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矮小鸡为研究dw基因和与生长发育代谢调控密切相关的基因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动物模型。文章对dw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吉林黑鸡是东北地区较为原始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其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生产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目前该品种多处于农村散养状态。缺乏对其遗传特性及生产性能的调查研究。如何保护黑鸡品种,并进行选育提高及产业开发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鸡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为候选基因,以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白羽、麻羽、红羽),以及引进肉鸡品种AA鸡和蛋用品种罗曼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CCP技术对AMPD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基因型、基因频率以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AMPD1基因有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固原鸡各品系BB基因型频率均高于AA鸡和罗曼鸡,尤其以固原鸡红羽为最高(0.822 2),与AA鸡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AMPD1基因的遗传特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几个品种鸡中杂合度均小于0.5.在多态信息含量中,固原鸡白羽、红羽在AMPD1基因多态位点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其他各品种各多态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中度多态(0.5>PIC>0.25).本研究结果将为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开发利用及肉质品质的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鸡作为全球饲养数量最多的家禽,不仅是重要的肉蛋供应源,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该文概述了鸡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分别从PGCs的获取和培养,基因编辑工具的选择,基因编辑工具的转染,后代鸡的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基因编辑在鸡上应用的难点,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成年同源兴义矮脚鸡和兴义高脚鸡体重和体尺指标进行测定,表明成年兴义矮脚鸡除胫长明显低于兴义高脚鸡外(P<0.05),体重和其他体尺指标无差异(P>0.05).兴义矮脚鸡出壳即表现矮脚特性,且生长过程中各周龄胫长均明显低于兴义高脚鸡(P<0.05).设计不同杂交组合对兴义矮脚鸡矮脚遗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矮脚控制基因为常染色体上1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矮脚型控制基因为显性,正常型控制基因为隐性;当矮脚控制基因纯合时,后代在孵化期即死亡,所观察到的矮脚鸡为杂合子类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矮小型基因鸡与三黄胡须鸡进行配套,观测并比较各组合F1代种鸡的产蛋性能,耗料量,以及F2代肉鸡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屠宰性状等指标,根据F1、F2代的综合生产性能,筛选出生产性能和商品价值较高的配套模式,对三黄胡须鸡进行改良利用,另外还对三黄胡须鸡的现状及进一步的配套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MHC B-L 基因外显子2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对各群体的遗传参数、群体间的Tajima Nei遗传距离和Maximum Likelihood遗传距离进行计算,并采用邻接法(NJ)和 Fitch Margoliash方法聚类。结果表明,导致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为基因流,分析聚类的结果显示,不同鸡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和每个品种的育成史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北地方鸡种的羽色遗传资源特征,检测羽色基因位点在不同品种鸡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通过PCR以及PCR-SSCP检测发现,90%以上的太行鸡和坝上长尾鸡与海兰褐和海兰灰祖代鸡一样,其SOX10基因上游有8.3 kb序列插入,表现红色野生型羽色特征;而白来航鸡主要为缺失型,具有深棕羽色基因型基础。太行鸡和海兰灰与白来航的SLC45A2基因外显子3的A/G突变位点为G等位基因,具有银羽基因遗传基础;而坝上长尾鸡主要为A等位基因,具有金羽基因遗传基础。46.0%的坝上长尾鸡和16.7%的太行鸡Tyr基因有7.7 kb病毒插入,存在白羽遗传基础,而祖代海兰褐、白来航和海兰灰的插入阳性率较低。综上所述河北省地方品种中存在丰富的羽色基因库,有筛选培育各种羽色品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控制地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流行。[方法]通过IBV-21、IBV-22半数感染量(EID50)试验,鸡胚矮小化试验,干扰NDV LaSota复制试验,鸡胚气管环试验测定2毒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结果显示IBV-21的EID50为5×10-4.616·mL-1、IBV-22为5×10-6.5·mL-1;接毒胚明显病变,2株毒对鸡胚均有矮小化作用,对NDV LaSota有明显干扰,对鸡胚气管环试验病变明显,RT-PCR的方法扩增2分离株的S1基因的特异条带大小约为293bp。[结论]该生物学特性显示分离的2株病毒对鸡胚有明显致病作用且2毒株不是现存疫苗毒,为地方IBV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鸡的MHC基因家族中B-G基因与鸡抗病性有关,通过研究与抗病有关的B G基因的多态性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鸡抵抗疾病的能力,进而为抗病育种奠定基础。试验对25个鸡种基因组DNA进行目标捕获测序,以NCBI中Gallus gallus的B G基因序列为参考,利用MEGA6软件进行不同鸡种基因序列比对,分析B-G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中的SNPs和Indels以及氨基酸的变化,最后制作进化树。结果表明,25个鸡种中外显子存在8个SNPs、19个Indels,内含子有67个SNPs、327个Indels;同时氨基酸序列也呈现出相应的多态性,中国地方鸡种也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来航鸡、仙居鸡、隐性白羽鸡的B-G基因存在丰富的多态性;来航鸡在进化树上单独为一类,藏鸡、文昌鸡由于地理位置因素也分别为单独一类;现代肉鸡中罗斯与隐性白羽鸡聚为一类;不同类型的中国地方鸡种间同源性较小。中国地方鸡种B G基因存在多源性进化以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产生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性连锁矮小型基因对黄羽肉鸡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矮小型黄羽肉鸡品系和三个正常型黄羽肉鸡品系及其杂交鸡耗料比的比较分析,研究性连锁矮小型基因(dw)对黄羽肉鸡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w基因对黄羽肉鸡饲料转化率存在有利影响。矮小型品系母鸡与三个正常型品系公鸡杂交,其后代耗料比均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杂交优势,但其杂交优势率因正常型品系类型不同而有差异,轻型品系杂交效果优于重型品系。  相似文献   

12.
以引自CIMMYT的108份热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粗缩病重发区鉴定其粗缩病抗性,筛选出3份粗缩病高抗和19份抗病种质。以热带种质齐319为粗缩病抗性基因供体,改良自交系苏951,在117个BC3F2∶3中筛选了2个抗病类型的家系,并讨论了热带种质改良温带自交系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Agriculturally advantageous reduction in plant height is usually achieved by blocking the action or production of gibberellins. Here, we describe a different dwarfing mechanism found in maize brachytic2 (br2) mutants characterized by compact lower stalk internodes. The height reduction in these plants results from the loss of a P-glycoprotein that modulates polar auxin transport in the maize stalk. The sorghum ortholog of br2 is dwarf3 (dw3), an unstable mutant of long-standing commercial interest and concern. A direct duplication within the dw3 gene is responsible for its mutant nature and also for its instability, because it facilitates unequal crossing-over at the locus.  相似文献   

14.
儋州鸡,又称北岸小种鸡,是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的地方鸡种,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开发前景广阔。目前项目组正在开展儋州鸡选育工作,本文就儋州鸡的形成过程和遗传变异特征进行综述,旨在为儋州鸡的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8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6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和1.48%.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0.88%水平时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P<0.01).日粮酪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P<0.01),随着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组织中黑色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08%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8%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肝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28%水平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禽类性别及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究杂合型伴性矮小基因对鸡脂肪沉积的影响,了解其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的规律,为优质肉鸡和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正常体型的固始公鸡和广西瑶鸡公鸡(ZDWZDW)分别与正常型母鸡(ZDWW)和矮小型母鸡(ZdwW)交配,将杂交后代在同一条件饲养。分别于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从每个杂交后代中各选取鸡只10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尺指标的测定;分别于60日龄和90日龄从固始鸡的杂交群体中各选取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另于120日龄从固始和广西瑶鸡的杂交后代群体中各选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生化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结果】杂交后代个体体型均为正常型,固始鸡母本正常型群体的公、母鸡随日龄呈现了不同的脂肪沉积特性。母鸡的体脂指标包括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前期均保持在低水平,在120日龄得到显著提高,而公鸡的体脂水平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固始鸡母本矮小型群体公、母鸡随日龄表现了相似的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特性,120日龄公、母鸡的体脂沉积水平均显著高于60日龄/90日龄;母本矮小型群体公鸡(dw杂合子)表现了完全不同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DW纯合子)体脂变化的特性,其90日龄和120日龄的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均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进一步整合120日龄固始鸡杂交群体和广西瑶鸡杂交群体的体脂数据发现,群体因素对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母本矮小型公鸡(dw杂合子)的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公鸡(DW纯合子,P<0.01)。母本矮小型与母本正常型群体间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母本正常型和母本矮小型后代的肌纤维特性包括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杂合伴性矮小型基因改变了公鸡的脂肪沉积特性,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腹部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沉积;改善了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而对血脂指标无显著影响;对肌纤维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29个鸡种5个血液蛋白质多态位点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原产于意大利的来航鸡和原产于英国的罗斯鸡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亚洲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家鸡与原鸡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就4种原鸡(红色原鸡、灰色原鸡、锡兰原鸡、绿颈原鸡)而言,以红色原鸡和家鸡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聚类图一方面反映出鸡种之间因地理隔离造成的遗传分化,另一方面也说明红色原鸡可能是家鸡的主要祖先。  相似文献   

19.
桃、油桃自由授粉后代基因性状分离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2个桃、油桃自由授粉组合F1的2 584单系14个基因性状的分离趋势。与普通油桃品种相比,由矮化基因(dw)控制的短枝油桃品种红优(Red Fantastic)和红丰(Red Prolific)的F1油桃实生苗比率高。美瞬(Fairtime)是传递"两极"(极早或极晚)开花、成熟及大果性状的理想亲本;而红顶(Redtop)、温勃(Win-blo)及莱吉(Regina)F1中可获得早熟单系;除美瞬外,海维(Havis)和法耶(Fayette)也是选育大果后代的理想亲本。早亨利(EarlyO’Henry)和美味(Flavortop)品种传递红色果的遗传力强;通常血肉(blood flesh)型果在油桃的F1中出现的几率高于桃的F1,但在短枝型油桃的F1中少见,在白肉类型亲本的F1中极罕见。圆形果明显多于其他3种类型;美味、哈克(Jacquotte)和大都(Tatura Noon)传递优良风味性状的趋势强,而且在大都的F1中,有硬肉(stony-hard)型果实;红顶和美味是选育丰产型单株的理想亲本,而果实品质优异的优系可在飞红(Red free)和美味F1中获得。黏核和半离核亲本通常产生黏核后代,离核亲本产生离核后代;米莉(Millicent)和飞红及短枝型品种是培育紧凑型树形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