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松树病害是造成安徽六安市大面积松林功能和质量等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通过对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部分松树病害的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松树主要病害是松落针病和松针褐斑病。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专家透露:近年来江苏省多处发生一种松树真菌病害——松枯梢病。该病为害树种之多(已发现危害松柏类16种),蔓延之快、发生面积之大均超过目前流行的任何松树病害。该病害在江苏省盱眙县林场的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各个龄组的人工林的发病面积达该场松树林面积的60%左右,江浦县的老山林场、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句容县林场等处松林  相似文献   

3.
由湖南省林科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湿地松、火炬松批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为“,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研究,特松村姑梢病区分为干枯型、流脂型和综合型三大类。侵染型(综合型)枯梢病,种子带菌但不传病,病害的流行和蔓延主要求带菌苗木传播,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状态在病树上越冬,作为次年初4k来源,在4-6月以直接侵入方式侵入树梢、新芽和针叶,造成枯梢、抽芽和抬升、南方栽培的不同松树抗病社差异显著,马尾松、白皮松、流球松较为抗病;晚松、加勒比松、江地松、火炬松最易感病;乡苗辽、改克松、代…  相似文献   

4.
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和松树枯死木的调查研究,5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的中重度危害程度所占的平均比例依次为76.9%、57.8%和13.3%;3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受害松树枯死率平均比例依次为9.8%、1.3%和0.069%,其结果表明,受害程度为黑松重于马尾松,马尾松重于湿地松,并建议在松突圆蚧疫区营造松类,应尽量选择湿地松树种。  相似文献   

5.
松蚜(Cinara pinea Mordwiko)又名松大蚜,在我国分布很广。它为害马尾松、油松、赤松和黑松,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松树嫩梢或针叶上吸取液汁,被害的芽叶萎缩、变色,并排泄蜜露,引起煤病,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AA)对马尾松、湿地松赤枯病流行动态与气象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湿地松赤枯病的流行与林间的温度、降水量关联度极大。马尾松赤枯病流行动态与气象的关联度依次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温湿比〉降水量〉雨湿比〉日照〉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孢子量;湿地松赤枯病关联度最低气温〉平均气湿〉相对湿度〉最高气温〉降水量〉温湿比〉雨湿比〉孢子量。马尾松、湿地松赤枯病病原菌孢子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黔中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及黑松的光合日进程、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氧化碳的日净积累量,光一光合强度曲线特征、光合午间降低等光合生态特性方面的异同及几种松树的蒸腾强度、耗水量、针叶自然失水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松树的遗传基础不同;并指出该地区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较马尾松效益高及该地区不宜引种黑松和云南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松树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我国南方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的重要病害。文章综述了松树枯梢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进展情况,着重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感病性以及环境等与病害发生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多处发现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该病发生面积之大、蔓延之迅速、危害树种之多,均超过任一种目前正在流行的松树病害。初步调查,江苏省盱眙县林场的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各个龄级的人工林,总发病面积约4.83万亩,其中成片死亡或接近死亡的约1.2万亩,江苏省老山林场的国外松均不同程度受害,狮子岭分场三林斑约有70亩的湿地松已大部接近死亡;南京  相似文献   

10.
松梢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微红梢斑螟,寄主为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松、黄山松、华山松、火炬松、湿地松、雪松等。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也可蛀食幼树枝干,造成幼树死亡。本文通过分析芷江县马尾松松梢螟虫害分布及发展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粤东林业科技》2005,(2):42-43
我市濠江区自去年以来陆续发生松树枯死现象,经省权威机构鉴定确认为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在国际国内被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现将松材线虫病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近年来陕西省安康、汉中、西安等地、市的一些县广为引种,长势很好,但自1983年以来,在安康县境内引种的5年生湿地松上,发生了一种危险性的传染病一湿地松枯梢病,造成幼树大量枯梢,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有碍于引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国外对该病的研究较多,国内只对樟子松枯梢病有较系统的研究。湿地松枯梢病未见有报道。为此,于  相似文献   

13.
松枯梢病是一种发病广、危害大的世界性传染病害,世界上 20多个国家先后报导了本病危害。我国广东、湖南、黑龙江等地分别报导马尾松、辐射松、湿地松、樟子松等树种的松枯稍的发生蔓延,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侵染机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近年来,辽宁、内蒙古、吉林的部分苗圃的 1年生樟子松幼苗上发现松枯梢病,该病在幼苗上蔓延迅速,造成顶芽枯死、根茎腐烂、枯叶,已成为当前樟子松育苗生产中急需解决问题。1  分布与危害    从 1990~1993年,对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部分苗圃进行…  相似文献   

14.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松苗抗非根部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和紫金蜡蘑(ZJ)菌根苗的抗性相对较弱;但外生菌根菌对湿地松苗苗木抗松枯梢病的能力未见提高.对黑松和马尾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发现,菌根增强了黑松和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延缓或减轻了苗木的死亡,以504、Pt2和EG的效果较好.黑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各处理体内早期的PAL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松材线虫抗性较强的菌根苗其体内PAL酶活也较高,反之亦然.供试外生菌根菌的促生作用以及菌根苗体内抗病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与其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防治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小林富士雄(1988)在《松墨天牛》一文中对现行松村线虫防治亢法作了评价(附表)。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现按此表的排列顺序讨论如下。 1.1 松树抗性的增进 1.1.1 在遗传方面 1.1.1.1 关于抗性的国外松(指日本以外的),已报道的有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刚松、长叶松、油松、黄山松、美洲五针松、白皮松、短叶松等20种。感病的有赤松、黑松、红松、欧洲黑松、海岸松、欧洲赤松、云南松等19种(真宫1983)。 1.1.1.2 本国产抗性松树的选育:大庭(1976)认为:自然界中一般具有抗性遗传因子的个体存在率为1/10万—1/100万。日本林木育种学家从严重受害林分的松树林木中,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对南京及周边4个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型的野外试验地松林受害株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对人工纯林危害大于天然更新林;对火炬松危害大于马尾松和黑松;此外,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受害梢率与受害株胸径呈典型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对采集回的受害松枝室内剖查结果统计显示,火炬松受害大于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实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是浙江省严重危害松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它主要危害马尾松、赤松、油松和黑松等松树。由于它虫体小,习性隐蔽,形态特化,繁殖力强,传播快,往往使松树造成严重危害和死亡。1980年以来,我们着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短叶松和刚松对松材线虫病为高抗松种,马尾松的抗性弱于以上3个松种,但明显强于黑松、赤松、湿地松和晚松;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初选出5个抗性强的种源;选育推广高抗松种和抗性强的马尾松种源,营造混交林,彻底清除处理病死木及加强检疫工作是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的根本性措施。同时还概述了该病的流行规律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分别在当年5月份和7月份对微红梢斑螟危害过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林实施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与剪梢时间和树种有关.人工剪梢防治对马尾松、湿地松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5月份剪梢的马尾松地径增长最明显,达14.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