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试验初报孙淑兰,隋国民,杨廷伏,孙燕(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成熟的小麦种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完成生理后熟,才能发芽,这段时间称为“休眠期”。不同品种休眠期的长短不同,有些品种休眠期很短,成熟后4~5天即可发芽,有些品种休眠期很长,成熟...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解除小麦种子休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芽势、发芽率作指标,采用GriffingⅡ设计,研究了4因素共11种组合(包括对照)对解除两种不同上色的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1μmol/L的GA3(赤霉素GA3)效果较好,在所有组合中,以50℃的高温处理24h后用1μmol/L的GA3浸种12h最好,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在小麦夏繁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景天种子休眠与其解除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景天种子休眠特性为生理后熟,可通过低温或赤霉素处理湿种子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4.
轮叶党参种子打破休眠的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轮叶党参栽培过程中种子出苗率低而造成的播种量多、成本高的问题,对轮叶党参休眠特性及休眠的打破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轮叶党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可打破休眠.4℃层积处理160d的种子,在光、暗条件下发芽率分别达到37.6%和63.0%;赤霉素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组合分别为760mg/L、125min的条件下,第8天的发芽率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5.
比较4个紫荆品种(普通紫荆、白紫荆、加拿大紫荆及巨紫荆)在打破种皮休眠(机械损伤、浓硫酸、过氧化氢处理)和打破内休眠(0、100、200、400 mg/L GA3浸种)条件下处理24 h或48 h后种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和浓硫酸处理能在不伤及种胚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腐蚀紫荆种皮,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过氧化氢处理对种皮有轻微腐蚀作用,但对打破紫荆种皮休眠无明显作用;在解除种皮休眠后,100 mg/L和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普通紫荆、加拿大紫荆发芽率达到100%,巨紫荆发芽率为70%。紫荆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浓硫酸酸蚀45 min洗净后,转入200 mg/L GA3水溶液中浸泡24 h,置于25℃湿润滤纸上暗培养,至子叶伸展后于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培养15 d后即可。此处理下,除巨紫荆发芽率和成苗率相对较低(仅为70%和40%)外,其他3个紫荆品种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6.
种子休眠与休眠解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种子休眠是指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而不能萌发的现象.种子休眠主要有两种休眠类型即由种皮引起的休眠和由胚引起的休眠.然而实际中有些种子同时存在着这两种休眠类型,首先休眠受复杂的遗传特性的调控,其次休眠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种子在母体植株上的发育、储藏期间以及萌发时的光照和温度等.依据种子产生休眠原因的复杂性,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也因成因而异.主要有物理法、化学试剂法和综合法.物理方法包括机械处理、温度处理、低温层积、干藏和干热处理、射线、超声波处理和电场、磁场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激素处理、无机化学药剂处理和有机化学药物处理.对一些属综合休眠类型的植物种子,则采用综合法来解除休眠较单一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种子休眠类型及休眠解除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休眠是种子对环境产生的一种生物学适应性,对植物而言,既有利又有弊。导致种子休眠的因素是复杂的,文章主要从种子休眠类型,休眠原因以及休眠解除的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种子休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水稻种子包衣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打破芹菜种子休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硝酸钾液、赤霉素液浸泡及低温冷藏处理新采收的芹菜种子 ,采用吸湿培养法作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3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解除芹菜种子的休眠 ,明显提高其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休眠原因,对其种皮透性、抑制物质强度(以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为材料)和种子不同部位外植体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透性对种子吸水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影响;用生根前的紫斑牡丹种子胚乳、胚、种皮浸提液处理的豌豆均有部分生根率,且生根率依次增大,但上胚轴萌发率均为0;用生根及发芽后的紫斑牡丹种子种皮、胚乳处理豌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生根前的,且均有部分上胚轴萌发,但前两者生根率及上胚轴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完整种子、种皮置于一旁的去皮种子、去皮种子、胚(裸胚或去子叶胚)的紫斑牡丹生根率依次提高,发芽率均为0;紫斑牡丹胚及去子叶胚均需要经过低温处理后上胚轴才可以萌发。由此说明:①造成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因素是种皮的透性、种皮及胚乳中的抑制物质。②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原因在胚内部,而与种子在生根后及发芽过程中种皮及胚乳中抑制物质强度的变化无关,去除种皮、胚乳及子叶无法解除其休眠,上胚轴休眠需要经过低温过程方可解除。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对节白蜡翅果和去翅种子的吸水速度,用种子的不同部位水提液作了抑制物的生物鉴定,结果表明果翅能透水,不是对节白蜡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果实各部位均含有抑制发芽物,尤以胚乳和种皮中所含的抑制物质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掌叶覆盆子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酸蚀(H2SO4)、去皮、冷藏等方法处理,对掌叶覆盆子的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的休眠是由胚生理后熟引起的,种皮机械障碍及抑制物质的作用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白藓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白藓种子休眠的原因,本试验从种子形态、透水性、内源抑制物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藓种胚各部位已发育完全,平均胚率为95.3%,不存在形态后熟;完整种子吸水10h后吸水率达到44.09%,满足萌发的生理需求,种皮基本上不存在吸水障碍;种皮内源抑制物质活性高于种胚,强烈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幼苗茎长和根长;离体胚可以萌发,但胚根伸长受到抑制,说明种皮内存在抑制白藓种子萌发的物质,种胚内存在抑制胚根生长的物质。外源GA3浸种对打破种子休眠有一定作用,低温层积可以有效解除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流苏种子休眠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流苏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状态下需要18个月才能萌发成苗.为了解美国流苏(Chionthus virginica)种子休眠的原因,对美国流苏种子进行形态观察、种胚生活力测定、种子透水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抑制物的生物学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流苏种子生活力较高,且各部分提取液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白菜籽的抑制作用也增加,胚乳部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由上述结果推测,美国流苏种子萌发潜力较高,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乳中存在抑制物质;其次是种胚自身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另外,种壳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对种子对外界环境条件中氧气、水分等的吸收影响不大,且种壳提取液对白菜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显著,所以种壳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冬瓜嫁接砧木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冬瓜嫁接砧木材料40个进行鉴定,筛选出玉林葫芦、极早生葫芦1号和日本南瓜3个品种作为冬瓜嫁接防病栽培的砧木,能有效地控制冬瓜枯萎病的危害,增产率可达23%以上,对冬瓜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草种子是除草剂筛选的重要靶标,但其休眠性对靶标的周年培育和批量供应带来了困难。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草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技术、植物激素对杂草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影响、贮藏方法对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调控作用等,旨在找到简易有效的解除杂草种子休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毛马齿苋种子萌芽的认识,研究其种子休眠和萌芽的特性,为其育苗栽培奠定技术基础。结果表明:毛马齿苋种子初生休眠期约25 d,室温存放30 d可完全解除休眠;种子为严格需光发芽种子,在弱光条件下不能萌芽,能被诱导进入休眠;解除休眠的种子比新采摘种子光敏性增强,萌芽高峰提前1 d;种子萌芽喜好高湿环境,土壤水分越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就越高。毛马齿苋育苗宜采用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催芽2~3 d,播种于土表,采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严格保湿,保证光照,利于种子整齐出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开展了艾草种子活力检测,种子活力为77.4%。探索了解除休眠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细沙层积、温度及激素几个休眠因子进行调节,可部分改变艾草种子的休眠状态。其中,200mg/L 赤霉素浸种24h加变温处理效果最佳,萌发率为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