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变化有一系列的规律性。每一物种内所含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而且不同物种间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上都有差异。因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以反映种的特征。目前染色体核型研究已成为遗传、进化、分类及杂交育种乃至 相似文献
5.
6.
7.
对宽叶返魂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宽叶返魂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为2n=2X=38=28m 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8=8L 6M2 20M1 4S。 相似文献
8.
9.
观察分析了中山杉401无性系(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Taxodium mueyonatum Tenore CL'401')的染色体核型,并与亲本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山杉401无性系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0m+2sm。杂种后代有两条大小、形态不同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一条为第11条,一条为第17条,仅第17条具大着丝点的特征。中山杉401无性系确系种间杂种,在该无性系中未发生染色体加倍、缺失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以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雄性成虫精巢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察了长足大竹象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等,并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数目2n=22,其中常染色体10对,性染色体1对,均为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F=22;性别决定机制为Xyp型,核型公式为2n=22=16m+4sm+Xyp;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大于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0.1,故长足大竹象的染色体核型为2C型,未观察到次级缢痕及随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去壁低渗法及BSHG显带流程,对岳麓连蕊茶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和核型及C—带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30;属于对称性很强的原始核型;其着丝粒带多而且明显,有中间带,其他带不明显。为研究其与山茶属其他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对马尾松染色体的组型和带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染色体的数目为2n=24。在分裂中期,其长度为7.62—12.935μ:第1—6及第7—11染色体的长度相近:最短染色体12约为最长染色体1的41%。 相似文献
15.
八个杉木地理种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个杉木不同地理种源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其中广西融水杉木的核型公式为2n=22=22m(2SATs),其他种源第7对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核型公式为2n=22=20m(2SATs)+2sm。核型类型为1B,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有一对随体。融水杉木少数分裂相发现有一条B染色体,在研究中发现,同源染色体两成员长度差异对数多(核型杂合程度高)的种源,均系属于优良种源。而差异对数少的种源为一般种源(会同杉木除外),核型杂合程度的高低。可作为判定种源优劣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2类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的比例在1%~50%之间,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应属2A核型,与前人的核型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贝壳堤岛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贝壳堤岛的建群种4年生酸枣为材料,模拟贝壳砂生境系列水分梯度,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计和 CIRAS-2光合作用仪,测定分析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树干液流及叶片光合参数对土壤水分具有阈值响应。酸枣树干液流速率、日累积液流量及树干液流密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先升高后降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Wr)为61.6%时,日液流量达到最高值95.91 g·d -1,W r为90.1%和16.5%时的日液流量分别比最高值下降35.7%和94.8%。在高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下,酸枣日耗水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干旱胁迫比高水分条件更易导致酸枣苗木液流速率及日耗水量下降。各水分条件下,酸枣液流速率日动态呈现具有一定宽度的单峰型,昼夜差异明显,在9:00—15:00形成高峰平台,19:00—5:30树干液流停止。随干旱胁迫的加重,酸枣树干液流启动和达到峰值时间滞后,结束时间提前,日蒸腾作用时间缩短;活跃期由一天中由12.5 h缩短至8.0 h,日蒸腾耗水量明显降低,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水分生理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随 Wr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先降低后升高,即低水分和高水分条件下,酸枣叶片光合生产能力低,但表现出高效用水的生理特性。Pn最高值15.07μmol·m -2 s -1、Tr 最高值8.56 mmol·m -2s -1、WUE 最高值4.40μmol·mmol -1分别出现在 Wr为61.6%,52.2%和83.3%时。酸枣树干液流及光合参数随 W r的变化表明,贝壳砂生境酸枣表现出一定的耐干旱不耐水湿的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