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肉兔对豫西地区各类野草的适口性,提高野草在养兔生产中的利用效果,本试验利用当地50种常见野草饲喂日本大耳白兔、哈白兔及二者杂种,观察肉兔对野草的适口性.根据家兔的采食行为表现将其适口性分为适口、较适口、适口性较差三类.结果适口的野草有23种;较适口的野草有21种;适口性较差的野草有6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豫西地区各类野草对肉兔的适口性,提高野草在养兔生产中的利用效果,促进野草资源合理利用。2000~2001年间,利用豫西地区常见50种野草饲喂日本大耳白、哈白兔及二者杂种,研究肉兔对野草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3.
肉兔是食草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和利用能力较强,但是单纯用草作为肉兔的饲料是满足不了生长和繁殖后代的营养需要的,必须搭配适当的精饲料和其他补充饲料,以保证肉兔的营养需要。1常用饲料1.1青饲料青饲料的主要特点是干物质中含丰富的粗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口性强,易消化吸收,成本低,营养全面,但含水量高,体积大。青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为肉兔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物质。人工种  相似文献   

4.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的是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750.4±369.9g,对2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1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46.4%,食草率在80%以上;6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21.4%,食草率在70%~79%;4种饲草为适口性中等,占14.3%,食草率在60%~69%;5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差,占17.9%,食草率在50%~59%。本次试验确定了幼年和青年獭兔每天的最佳供草量为100g;对兔用饲草适口性定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了解兔喂饲草的发育情况;查阅了兔用饲草的药用价值。为兔用饲草适口性、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消化率等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广大养兔者合理利用饲草养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山地夏季人工草场山羊放牧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801.3±343.5g,对5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2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39.7%,食草率在80%以上;18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31%,食草率在70%~79%;13种饲草为适口性中等,占22.4%,食草率在60%~69%;3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差,占5.2%,食草率在50%~59%;1种饲草为适口性差,占1.7%,食草率在49%以下。本次试验对兔用饲草适口性定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进一步确定了幼年和青年獭兔每天的最佳供草量为100g;57种草有药用价值,占98.3%,合理饲喂,对兔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该研究为饲草饲用价值的评价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目的在于评价红豆草和苜蓿的生产能力及营养价值。第二年盛花期红豆草的干草产量比苜蓿高30%,蛋白质高13%,14种氨基酸的含量也高于苜蓿。红豆草花期的落叶量少,茎较柔软,含有2~3%的丹宁,不会引起鼓胀病,但适口性较苜蓿差.鲜草饲喂生长肉兔的效果不如苜蓿,草粉配合料饲喂肥育兔的效果相近;压缩颗粒料饲喂生长肉兔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在绵羊试验中,结实期红豆草粉配合料的采食量比苜蓿的高14%,日增重高17%;盛花期分别高10%和27%.两种牧草对兔和绵羊的消化能差异无几.  相似文献   

9.
<正>野生青绿饲料包括青绿树叶、野草、野菜等,除个别的有毒外,均可供畜禽作饲料用。其幼嫩期粗纤维含量较少,易消化,适口性好,富含粗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畜禽吃了不但促进生长发育,而且少患病。1禾本科野草禾本科野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虎尾草、碱草、稗草等,这类野草富含碳水化合物。鲜草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为10%~16%,而粗蛋白质含量较少,平均在2.5%左  相似文献   

10.
对12只2月龄大的肉兔进行不同饲料饲喂效果观察,并从适口性、生长情况、饲料消耗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适口性依次为基础饲料、苜蓿、四翅滨藜和玉米秸秆;饲料的消耗量依次为玉米秸秆、苜蓿、基础饲料和四翅滨藜;饲料转化率的高低依次为四翅滨藜、基础饲料、苜蓿和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1.
利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 就高寒草甸鼢鼠土丘演替对植物功能群(生活型功能群和适口性功能群)及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鼠丘的演替对生活型功能群的影响表现为: 一年生 (或二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程而减少; 多年生禾草的物种多样性随演替的进程而增加; 莎草类和多年生杂类草的物种多样性均随演替的进程表现出单峰曲线格局。一年生植物的生产力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多年生禾草和莎草类的生产力则在演替后期达到最大, 多年生杂类草生产力的峰值则出现在演替的中期阶段。 对牧草适口性功能群的影响为: 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 有毒牧草和良等牧草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先增 (2~6年间) 后降 (6年以后) 的变化趋势; 而劣等、中等和优等牧草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均随着演替年限的延长而大幅度增加。有毒牧草和良等牧草的生产力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劣等牧草的生产力随演替年限的增加而减少; 中等牧草和优等牧草的生物量均随演替年限的延长而急剧增加。由此可见, 鼢鼠土丘的演替使植物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和草地生产力水平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菊科牧草的地理分布及饲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海群 《草业科学》1996,13(6):9-12
青海有菊科植物约65属243种,产地及生态地理分布各异,反映了青海菊科植物区第的丰富性。在天然草地中占据比较重要地位的菊科牧草约30属130种,其中除少数在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大部分分为伴生种。菊科中的部分种类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青海省放牧家畜物重要饲草来源。  相似文献   

13.
野生禾本科牧草利用方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型狼尾草等8种野(逸)生禾科牧草的青饲、青贮、氨化、干草等利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青饲,8种禾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1.17%~19.24%,适口性较好,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粗蛋白质含量降低,适口性下降;孕穗至初花期调制干草和青贮,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3.92%~7.32%,青贮料为6.30%~10.18%,适口性分别为优等到中等和优等到良等;种熟期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为8.68%~14.59%,颜色棕褐色至金黄色,适口性为优等到良等,粗纤维28.94%~40.80%。  相似文献   

14.
禾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刈牧地之一,探究不同家畜放牧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构成和群落稳定性,可一定程度揭示其植被演替特征。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多年放牧牛(grazing cattle pasture,GC)、放牧羊(grazing sheep pasture,GS)的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构成及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1)草地死物质量及植物物种数为GC>GS,植物物种Simpson指数为GS>GC;2)草地禾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及原生禾草]、原生双子叶(马鞭草科、车前科、酢浆草科和十字花科)及适口性中等植物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C>GS,播种白三叶地上生物量组分为GS>GC;且GC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为主(77.20%),GS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草(51.79%)和豆科(28.02%)为主;3)草地土壤K含量为GC>GS;4)GC草地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直方图呈反J型,群落演替度(37.08)比GS草地(45.45)的低。研究认为,GC草地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GS草地群落处于更高演替阶段,牛放牧更利于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因此,放牧时可实行牛、羊混牧制,或牛、羊轮牧制,以提高禾草/白三叶草地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肃州引起牲畜中毒的毒草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发育地的生态环境背景.结果表明:在马可波罗当年旅行经过的肃州地区,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棘豆Oxytrop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3种毒草大面积分布,已泛滥成灾,造成了数万头(只)牛、羊等家畜大量中毒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肃南县是毒草生态灾害的重灾区,狼毒、棘豆、醉马草在该区广泛发育.狼毒、醉马草、黄花棘豆O.ochranthd发育在海拔3000 m左右、降水量近300 mm的祁连山中高山区草原生态环境;小花棘豆O.glabra分布在降水量不到100mm、蒸发量可达2 900 mm、严重盐碱化的明花区走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棘豆植物分布区地理位置和牲畜中毒征状说明肃南县的棘豆毒草很可能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栽的引起牲畜中毒的毒草.  相似文献   

16.
家兔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日本大耳白和新西兰两个品种家兔的生长、繁殖、以及体尺3组共17个性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大耳白兔的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重、泌乳力、胸围等5个性状,新西兰兔的产活仔数、初生重、21日龄重、泌乳力、断奶窝重、母兔体重等6个性状为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试验于1993年在青海省晏牧场进行,共引25种优良耐寒2抗旱牧草品种。通过一年的研究,间比淘汰、筛选出3种豆科牧草,5种本科牧草。其中,禾本科草产干草4667.75kg/hm^2,豆科牧草干草产量1200kg/hm^2。经营养成分分析,8种牧草的营养成分、适口性均高于当地栽培的燕麦品种,而燕麦品种高于天然草场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Local farmer knowledge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plant palatability in Namaqualand, South Africa, was assessed using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techniques. These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phytosociological techniques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with palatability indice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farmers were knowledgeable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close to the settlement, but less so further away from the settlement. Farmer plant palatability rankings did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palatability indices foun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which suggests that palatability in semi‐arid regions are locality spe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