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链球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链球菌(SS)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能引起猪和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以及突发性死亡,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抗原性差异,可将SS分为35个血清型(1~34,1/2),主要致病血清型为SS1、SS2、SS7和SS9,其中SS2流行最广、致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选择中国大陆最早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缩写为SS株)和1998年大流行时期分离的H9N2亚型AIVA/Chicken/Shanghai/F/98(H9N2)(缩写为F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SPF鸡体内的复制能力和传播途径特性比较后发现,F株在4周龄SPF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高于SS株,F株可以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SS株不能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取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得知,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96.6%和98.1%;HA基因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都是PARSSR↓GL,但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即166位N(F)→D(SS)、198位A(F)→V(SS)、217位V(F)→I(SS)、335位G(F)→R(SS)、504位L(F)→S(SS);2株病毒的NA基因在63~65位都存在氨基酸缺失,但在NA基因红细胞吸附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别是IKKDSRSG(F)和IKEDLRSG(SS)。F株和SS株的传播特性差异是否与其表面基因序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19):38-4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贮甘蔗尾(SS)与青贮玉米秸秆(CS)组合对奶水牛体外产气的影响。以不同添加剂处理的青贮甘蔗尾(SS1、SS2、SS3)和CS为原料,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6(DM),每种SS分别以0%(对照组)、25%、50%、75%和100%代替底物中的CS。结果表明:(1)SS组合CS,96 h累积产气量随着SS比例增加而升高,其中含SS3组96 h累积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含SS1、SS2组可消化有机物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SS1或SS2添加有升高趋势。SS3组合CS,可消化有机物和代谢能均高于SS3组,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SS组合CS对奶水牛瘤胃发酵具有促进作用,适宜比例组合能提高瘤胃消化代谢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羊消化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年龄、体重(25.95±1.37)kg相近的30只卡拉库尔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羊。在基础饲粮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动物分别饲喂甜高粱与苜蓿比为100.0(SS100),80.20(SS80),60.40(SS60),40.60(SS40),20.80(SS20)的混合青贮。3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作石蜡切片,测定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的组织形态学指标。结果:(1)SS40组宰前活重及瘤胃重/复胃重显著高于SS80组和SS100组(P0.05);各组间复胃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混合青贮中苜蓿比例的增加,瘤胃黏膜下层厚及网胃肌层厚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网、瓣胃角质层厚度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SS20组显著低于SS100组(P0.05);瘤、网胃乳头高度、固有膜宽度、瓣胃肌层厚及皱胃黏膜厚、黏膜下层厚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3)随着混合青贮中苜蓿比例的增加,小肠段的绒毛高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SS100组显著低于SS60、SS40组和SS20组(P0.05);SS40组回肠V/C值显著高于SS80组和SS100组(P0.05);小肠段的隐窝深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甜高粱与苜蓿比为60.40,40.60及20.80的混合青贮,更有利于肉羊复胃及小肠的发育,可促进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用于新型猪源链球菌(SS)灭活疫苗的佐剂,本研究以SS1 Z1株、SS2 Z2株和SS7 Z7株为抗原,分别配制ISA201 VG双相油乳佐剂疫苗(简称ISA201疫苗)、GEL 02 PR水溶性聚合物佐剂疫苗(简称GEL疫苗)、IMS1313N VG水溶性纳米佐剂疫苗(简称IMS1313疫苗)、矿物油佐剂疫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由猪链球菌(SS)的分泌型DNA核酸酶A(SsnA)、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H)和高亲和力锌摄取系统蛋白(ZnuA)3个毒力因子的优势细胞表位和树突状细胞靶向肽(DC3pep)串联而成的重组蛋白DC3pep-SDZ(SsnA-DLDH-ZnuA)对致病型SS攻击斑马鱼的免疫保护效果,本试验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DC3pep-SDZ和SDZ,分别免疫AB系野生型斑马鱼,攻击致病型2、3和9型SS(SS2、SS3和SS9),计算存活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斑马鱼脑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SS3感染斑马鱼后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DC3pep-SDZ和SDZ分子质量分别为44和42 kDa, 2个蛋白均以可溶的形式表达。SS2、SS3和SS9攻击斑马鱼后,重组蛋白DC3pep-SDZ组和重组蛋白SDZ组斑马鱼存活率分别为50.0%、65.0%和60.0%,45.0%、47.3%和45.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江淮地区猪链球菌(SS)和肠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或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临床耐药性,本研究对江淮地区临床病例196株分离菌进行SS与肠球菌的鉴定,采用PCR方法进行SS及其1、2、7、9血清型和mrp、ef、sly毒力基因型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SS和肠球菌基因型;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在196株分离菌中,鉴定出112株SS,40株肠球菌。血清型2型SS 44株(39.3%)为优势血清型,ef^-/mrp^-/sly^-型SS 36株(32.1%)为优势毒力基因型,Ps28 18株(16.1%)和Ps27 14株(12.5%)为优势PFGE基因型。肠球菌中屎肠球菌21株(52.5%)为优势菌,Pe12 9株(22.5%)和Pe7 7株(17.5%)为肠球菌优势PFGE基因型。SS和肠球菌对20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8种以上药物的菌株数分别占85.7%(96/112)和95%(38/40)。结果表明,江淮地区SS和肠球菌种型复杂,已经成为引起猪细菌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分离菌株PFGE基因型均呈多态性,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遗传变异。SS PFGE基因型与血清型、毒力基因型不呈现相关性。菌株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普遍,且耐药谱越来越广。本研究为江淮地区SS和肠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猪链球菌血清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致敏经戊二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优化致敏醛化红细胞的抗原量和时间.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CPS(2.2 5 mg/L)致敏鸡红细胞90 min,IHA试验在25℃条件下操作,被检血清IHA效价在1∶8及其以上时判为SS2抗体阳性.应用此方法对猪大肠杆茵、副嗜血杆菌、猪肠球菌、SS1、SS7、SS9、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巴氏杆茵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S2抗体均为阴性.对1044份无临床症状的猪血清进行检测,SS2抗体阳性率为61.69%.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可用于大规模SS2抗体水平的检测和SS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2种猪源链球菌对猪、兔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检测了4株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type 2,SS2)和2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subsp.zooepidem icus,SEZ)对猪、兔的致病性。SS2-1、SS2-H及SS2-006444株均分离自发病猪内脏,前2株毒力因子表现型为MRP+EF+SLY+,后者为MRP-EF-SLY-;SS2-D株为国外引进的SS2人源株,作为对照,其毒力因子的表现型为MRP+EF*SLY+;SEZ-CY和SEZ-CN株均分离自发病猪并经鉴定。SS2-1、SS2-H、SEZ-CY和SEZ-CN株对猪(2~3头/组)的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6、107、104和108cfu;对兔(2~3只/组)的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0~1 000、1 000、100和105cfu;SS2-D株108cfu对猪不致死,对兔的最小致死量为108cfu,而SS2-006444对猪、兔无致病性。显示SS2毒力因子与其对猪、兔的致病性有关;SS2与SEZ菌株对兔或猪的致病性一致,可用兔取代猪做试验;SS2和SEZ菌株通过腹腔、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均可感染兔(2~4只/组),并致死,SEZ还可经口、鼻感染;SEZ与SS2静脉感染猪后10 m in即可检出细菌,此后2~4 h为无菌血症阶段,之后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多种猪源链球菌均可引致猪链球菌病.可致病的猪源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猪链球菌(SS)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SS是一种重要的猪传染病病原,能导致仔猪患腩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根据SS表面荚膜多糖(CPS)抗原差异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1/2)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32及34型与其它型差异较大,Nill(2005)建议将二者划为新种,名为鼠口腔链球菌.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Temprine-La(S)(T-La(S))、Temprine-La(FS)(T-La(FS))、RGD-T-La(S)和RGD-T-La(FS)对2型猪链球菌(SS2)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CV)检测SS2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最小生物被膜抑菌浓度(MBIC)和最小生物被膜杀菌浓度(MBEC);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镜(SEM)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XTT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代谢活性的影响;苯酚硫酸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建立猪链球菌-斑马鱼感染模型,HE染色法观察T-La(FS)对斑马鱼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及对斑马鱼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S2具有良好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T-La(S)、RGD-T-La(S)、T-La(FS)和RGD-T-La(FS)对SS2生物被膜的MBIC分别为31.3、15.6、7.8和15.6μg/mL;MBEC分别为62.6、31.2、15.6和31.2μg/mL;结晶紫染色结果表明,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抗菌肽使SS2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外基质大量减少;XTT法结果显示,抗菌肽可显著降低SS2生物被膜的代谢活性;苯酚硫酸法结果显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SS2生物被膜合成胞外多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抗菌肽作用后降低了SS2生物被膜基因的转录水平;T-La(FS)作用后TLR2、MyD88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抗菌肽主要通过影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和阻断胞外多糖的合成与分泌来抑制SS2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T-La(FS)可能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中TLR2和MyD88分子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脑膜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强力霉素或庆大霉素对猪链球菌(S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96孔板法测定强力霉素或庆大霉素对S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和活细胞计数法分别测定亚抑菌浓度(1/2 MIC、1/4 MIC、1/8 MIC和1/16 MIC)的强力霉素或庆大霉素作用下S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SS生长能力及其被膜内SS活菌数量;采用革兰染色观察亚抑菌浓度强力霉素(1/4 MIC和1/8 MIC)或(1/2 MIC和1/4 MIC)庆大霉素作用下SS分布情况;采用qRT-PCR检测亚抑菌浓度(1/4 MIC和1/8 MIC)作用下的SS毒力因子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亚抑菌浓度强力霉素(1/2 MIC~1/16 MIC)或庆大霉素(1/2 MIC和1/4 MIC)均能够增强S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p0.001)和增加被膜内SS活菌数量(p0.001),且SS具有明显集聚成团现象;不同亚抑菌浓度强力霉素和庆大霉素均减缓了SS的早期生长速率,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其生长特性恢复;1/4 MIC和1/8 MIC的强力霉素或庆大霉素均能够显著降低SS毒力因子cps、ef、sly、fbps、gdh和gapdh mRNA的转录水平(p0.01)。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强力霉素和庆大霉素均可以增强S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降低其毒力因子的转录水平从而形成持续性感染,本研究为抗生素在治疗或预防相关疾病中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猪链球菌(SS)三价灭活苗并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3株SS菌株(代号/血清型分别为HF2/SS2、BB15-4/SS3、HBgu18-4/SS4)作为疫苗株,甲醛为灭活剂、ISA 201VG矿物油为佐剂制备灭活前分别为1.0×109cfu/mL、2.0×109cfu/mL,4.0×109cfu...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甘蔗尾(sugarcane tops silage,SS)和青贮玉米秸秆(corn straw silage,CS)对生长水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择21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SS+精料、CS+精料、SS+CS+精料,进行为期30 d饲养试验。试验2:另选6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SS和CS,不喂精料,利用全收粪法进行为期4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SS和CS单独饲喂对生长水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CS组生长水牛平均日增重(ADG)较SS组高,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组合饲喂时生长水牛ADMI、ADG比其单独饲喂时高。②CS的养分消化率、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率均高于SS,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者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SS和C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单独饲喂时CS养分消化率较SS高,CS及S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且二者组合饲喂能提高生长水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不同成熟期各构件可溶性糖(SS)、蔗糖(SU)、淀粉(ST)含量,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PA)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研究虉草种子成熟时灌浆物质在源、流、库器官间转移规律,探讨种子千粒重与构件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生殖枝中SS、ST、SU和PA含量及NR活性在发育期间和构件间均变化显著;(2)构件中SS、SU含量和NR活性随种子发育进程显著先增后降,ST含量显著增加,PA则显著下降;(3)穗轴中糖分含量、PA含量及NR活性数倍于其他构件,是灌浆物质累积、合成、转化及调控中心;(4)蜡熟期ST含量与灌浆期SS含量、乳熟期ST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灌浆期和乳熟期NR活性和ST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5)种子饱满度(千粒重)与叶(源)中SS含量,与茎(流)中SU含量,与穗柄(流)中SS、SU和PA含量,与穗轴(流)中SS、SU、PA含量和NR活性,与种子(库)中NR活性、S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各构件均参与"源-库"的物质运输,穗轴对源库流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病毒介导的小鼠生长抑素shRNA序列的设计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SS)是一种多功能的脑肠肽,在动物生长轴中主要作为生长激素(GH)的负性调控因子。本研究通过慢病毒表达质粒介导shRNA,瞬时转染自身表达SS的BHK-21细胞,筛选出了靶向小鼠SS的最有效的siRNA序列。首先,分别在小鼠SS基因mRNA的246、433和539bp处找到潜在靶位点,合成3条siRNA转录模板的发夹结构以及1条阴性对照,体外退火后插入pshRNA-copGFP lentivector构建重组质粒。然后,通过对转染BHK-21细胞的荧光观察、Real-time PCR、免疫组化以及RIA等检测,转染细胞SS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0.05)。其中,psh2(SS 433~451)表现出了最高的沉默效率(转染效率68.9%时,mRNA水平的沉默效率达59.3%,P<0.05;蛋白质水平的沉默效率达55.6%,P<0.05)。本研究为降低SS在动物体内的分泌,相应提高GH的浓度,进而为促进动物生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病原体在感染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寻找外在的基本营养物质,又要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这些过程大多都依赖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由细菌自身合成及释放,或存在于细菌表面,或释放到细菌的外环境中,或者是注入到宿主细胞内.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菌的各种重要生命活动,包括菌毛和鞭毛等细胞器的生物合成、营养物质的获取、对宿主细胞的毒力以及对药物抵抗力的形成等.因此,充分了解这些蛋白质从细胞内膜(IM)、细胞周质和外膜(OM)到达细菌表面的运输过程是了解宿主和病原菌之间联系的关键.分子微生物学已经揭示了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泌生物学活性外蛋白的多种不同机制,目前备受关注6个分泌系统即Ⅰ,Ⅱ,Ⅲ,Ⅳ,V,Ⅵ及Ⅶ型分泌系统[1].所有的分泌系统均持有特殊的成分来介导效应蛋白穿过细菌不同的膜结构(即IM、细胞周质和OM).这些分泌途径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组群:Sec依赖性和非Sec依赖性[ 2].其中Ⅱ型分泌系统(T2SS)和V型分泌系统(T5SS)用Sec转移酶和氨基端信号肽运输其效应蛋白,Ⅰ型(TlSS)、Ⅲ型(T3SS)、Ⅳ型(T4SS)和Ⅵ型(T6SS)则采用的不依赖Sec转移酶的机制.Ⅵ和Ⅶ(T7SS)型分泌系统是最近被发现的分泌系统[3-5],还不清楚T7SS的机理,但已知T6SS被认为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潜在毒力决定因子,能够促进细菌病原体之间,以及细菌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现在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但已经在不同的动物感染模型中观察到了T6SS表型.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甜高粱(SS)与苜蓿(AF)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4月龄卡拉库尔羊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在甜高粱与苜蓿比为100:0(SS100)、80:20(SS80)、60:40(SS60)、40:60(SS40)、20:80(SS20)的基础上补饲40%的精料,3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进行屠宰采样,测定胃肠道pH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消化道pH随甜高粱比例的减少而下降,甜高粱占比20%时,pH最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甜高粱比例的减少,复胃中蛋白水解酶、氨基肽酶、内切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SS40组酶活性最高;SS40组显著增强了小肠黏膜上糜蛋白酶、胰蛋白酶、α-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空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α-淀粉酶及回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呈线性升高趋势,回肠内容物中脂肪酶呈先升高后降低二次曲线趋势,且SS40组酶活性最佳。结果提示,甜高粱与苜蓿混贮时甜高粱比例的减少可显著提高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内消化酶活性,甜高粱与苜蓿比为40:60时卡拉库尔羊消化道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硒代胱氨酸(SeC)、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MSC)、L-硒代半胱氨酸(L-SeCys)和亚硒酸钠(SS)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蛋中硒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富硒鸡蛋的生产提供依据。选用26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海兰灰蛋鸡4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补充硒),其他4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 mg/kg硒,分别来自SeC、L-MSC、L-SeCys和SS,各组饲粮中硒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08(对照组)、0.36(SeC组)、0.35(L-MSC组)、0.31(L-SeCys组)和0.37(SS组)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与SS组和对照组相比,胱氨酸类硒源各组产蛋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L-SeCys组平均日采食量在试验1~2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SS组和对照组相比,胱氨酸类硒源各组产蛋鸡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蛋黄和蛋白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4周末,SS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eC和SS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L-MSC和L-SeCys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蛋壳比例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3)与SS组和对照组相比,胱氨酸类硒源各组产蛋鸡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SeC和SS组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胱氨酸类硒源各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与SS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L-MSC组的血浆T-AOC最高,显著高于SS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胱氨酸类硒源显著提高了蛋中硒含量(P0.05),其中L-MSC组最高;胱氨酸类硒源各组蛋中硒含量和硒转化率均高于SS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3种胱氨酸类硒源可增强机体抗氧化水平,提高蛋中硒含量,其中SeC和L-MSC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激素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生长的调节,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下丘脑-垂体-靶腺构成的神经内分泌生长轴。生长激素是该调控的核心,它能够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组织葡萄糖的摄入和脂肪的合成。生长抑素(SS)是由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它对单胃动物的生长激素(GH)、甲状腺素(T3、T4)、胰岛素等代谢激素起抑制性调节作用。半胱胺(CS)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可破坏SS分子的二硫键,解除SS对GH等激素的抑制,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然而,CS对SS的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效应逐渐减弱,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