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既是机体的物理屏障,又是机体防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上皮细胞与白细胞、树突细胞(DCs)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IL-17细胞因子家族是最近新发现的具有强大的促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在机体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7A、IL-17C和IL-17F能够直接作用于组织的上皮细胞,诱导各种免疫反应来对抗病原体,且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IL-17E最基本的作用是作用于白细胞和诱导Ⅱ型免疫,这在其对抗寄生虫的作用中是非常关键的,此外,IL-17E还可以反向调节白细胞对IL-17A和IL-17F的产生;而对于IL-17B和IL-17D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一些。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山羊IL-17单克隆抗体,诱导重组菌rIL-17-pET32a-TransB(DE3)表达山羊IL-17重组蛋白(rIL-17),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合格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株。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并对其分泌的IL-17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特异性、抗体类别等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纯化的山羊IL-17原核表达产物;筛选到1株能特异性分泌山羊IL-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B6,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抗体轻链为κ。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动物模型,检测小鼠脾脏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变化,分析IL-17在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发挥的免疫学功能。结果发现,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小鼠脾脏IL-17表达上调,提示IL-17对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机体免疫调节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17C(IL-17C)是IL-17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宿主先天免疫防御和炎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IL-17C在金华猪与长白猪肠道中的表达特性对于了解不同品种猪抗病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利用RT-PCR及免疫荧光的方法分析了IL-17C基因及其蛋白在金华猪与长白猪空肠及回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华猪及长白猪回肠中IL-17C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空肠中的表达量,金华猪IL-17C基因在空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S1133株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后,对其细胞因子IL-17、IL-18和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禽呼肠孤病毒感染机制和宿主之间的作用关系。本试验将ARV-S1133感染CEF细胞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ARV结构蛋白σC和CEF细胞的IL-17、IL-18及IFN-γ的mRNA动态转录水平。结果表明,ARV-S1133感染CEF细胞10h后病毒结构蛋白σ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开始迅速上升,在48h达到最高峰(13 162.73倍);ARV-S1133感染后引起CEF细胞中的IL-17、IL-18和IFN-γmRNA表达量发生变化,IL-17和IFN-γ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早期迅速上调,感染后6h达到第一个峰值,分别上调8.77倍和11.17倍,随后下降,在感染36、48、60h后大幅度上升,且在48h达到峰值,表达量分别为97.19倍和111.58倍。IL-18mRNA转录水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表达量较低,在感染6h后微量上调(1.39倍),在感染中后期,其表达量呈下调趋势,感染48h时,IL-18mRNA表达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下调0.19倍;5个不同滴度的ARV病毒感染CEF细胞24h后,3个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与病毒滴度线性相关,IL-17和IFN-γmRNA转录水平与病毒滴度正相关,IL-18mRNA转录水平与病毒滴度负相关。结果表明,ARV感染后可诱导CEF分泌IL-17、IL-18、IFN-γ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说明IL-17、IL-18、IFN-γ可能与禽呼肠孤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畜禽水和食物中广泛存在的氟严重威胁着畜禽的肝健康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为阐明氟致肝损伤的内在机制,明确IL-17A在氟诱导肝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将24只野生型C57小鼠和12只IL-17A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组、KO+NaF组。同时,运用HE染色观察肝的组织形态变化,并通过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检测肝中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氟暴露诱导了肝组织结构损伤,增加了肝中炎症因子(TNF-α、IL-17A、INF-γ、IL-23、TGF-β)、M2型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水平,并降低了IL-1β、自然杀伤细胞、γδT细胞、CD4+T细胞水平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同时,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氟暴露增加了肝中凋亡细胞的数量和凋亡关键基因(Cyt-c、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然而,与NaF组相比,KO+NaF组的肝损伤减轻,肝中炎症因子(TNFα、IL-17A、INF-γ、IL-23、TGF-β)和树突状细胞含量显著降低,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IL-17等相关炎性因子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e,CCPP)中的作用,将20只6周龄~8周龄SPF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CCPP小鼠模型,按时间点处死小鼠后采集血液和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肺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载量检测鉴定模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肺部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mRNA水平,应用ELISA检测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蛋白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精神状态不佳,肺部病理损伤严重,Mccp载量为5.9×10^4 copies/μL,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肺组织IL-17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升高,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肺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P<0.001)。说明成功构建了CCPP小鼠模型,在Mccp诱导小鼠肺部炎症早期,IL-17参与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是2005年新发现的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17的CD4+ T细胞,其与Th1、Th2、Tregs细胞共同构成CD4+ T细胞的4个亚群,该细胞与炎症、各种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对Th17细胞及其在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经人工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1×104个/只鸡)的盲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了鸡白介素17A(IL-17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开放阅读框为453bp,编码150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鸡IL-17A基因(AM773756)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100%),与报道的哺乳动物IL-17A的氨基酸相似性达37%~46%。构建的pGEX-6p1-chIL-17A原核表达载体经1mmol/L IPTG诱导后表达出43kDa左右的融合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且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为目的蛋白。功能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鸡IL-17A能够刺激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IL-6。这些结果表明,鸡IL-17A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与哺乳动物的IL-17A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在鸡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Sangrovit(含血根碱1.5%,白屈菜红碱0.75%)对242株临床高抗多抗菌株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肉鸡的促生长作用。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临床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抑菌圈和抗药性分离率;用96点阵二倍稀释法测定血根碱和小檗碱对各菌株的MIC值。通过饮水添加Sangrovit进行14.6万只AA肉鸡的大规模饲养试验,评价其促生长作用。药敏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存在普遍的多重抗药性,其中包括MRSA、ESBL阳性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泛抗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以及NDM-1鲁氏不动杆菌。血根碱、小檗碱对临床高抗菌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值最小可达到2μg/ml,最大不超过128μg/ml;优于小檗碱,达到抗生素的抑菌浓度,且血根碱与现有抗生素不存在交叉抗药性。基于上述结果 Sangrovit可代替饲料中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肉鸡的饲养试验,21日龄前按日粮中添加50 mg/kg,21日龄后添加25 mg/kg的Sangrovit,能改善消化性能,持续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出栏重平均提高60 g,料肉比降低0.03,欧洲效率指数提高13.74。Sangrovit对临床各种抗性机制的多抗菌株有较强的体外杀菌力,是代替抗生素,减少病原菌抗药性和药残,促进肉鸡生长的良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为检测树突状细胞(DC)受猪附红细胞体(M.suis)刺激并接种于感染M.suis小鼠后细胞因子IL-6、IL-23、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量的变化,将感染M.suis的C57BL/6小鼠分为2组,用M.suis致敏的DC2.4和未致敏的DC2.4接种于2组小鼠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第1、3、5、7天细胞因子IL-6、IL-23、IL-17、TGF-β的变化.结果显示:M.suis小鼠模型接种致敏DC2.4后第1、3、5和7天,外周血中IL-6水平高于对照组(第3~5天,P<0.05),第5天水平达高峰;IL-23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水平达高峰;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水平达高峰.IL-17与IL-6表达量两者呈正相关,r=0.848且P<0.01;IL-17与IL-23呈正相关,r=0.604且P<0.01;IL-17与TGF-β呈正相关,r=0.683>0,且P<0.01.结论:致敏DC可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Th0向Th17分化,TGF-β、IL-6协同IL-23共同作用促进Th17分泌IL-17,进一步为Th17亚群在附红细胞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IL-15是一个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先天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免疫性效应细胞(特备是NK、NKT和CD8+T细胞)的发育、激活、寻靶、生存及维持各自的特异性.IL-15在促炎症、抗肿瘤、抗感染中起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近年来IL-15与临床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是引起新生和断奶仔猪腹泻(post-weaning diarrhea, PWD)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ETEC进入肠道后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既是该细菌致病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宿主免疫反应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分析ETEC感染猪肠上皮细胞后IL-17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同时探索细胞因子在抵抗ETEC感染中的免疫防御机制。本研究采用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J2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标准株(C83901)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RT-PCR、ELISA、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的方法分析了IL-17细胞因子及肠黏膜免疫防御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变化。同时,进一步研究了IPEC-J2细胞中相关IL-17细胞因子刺激对肠黏膜防御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除IL-17D未检测到外,C83901能促进所有IL-17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尤其能显著上调IL-17A、IL-17C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TEC感染或者体外添加IL-17A/IL-17C有利于IPEC-J2细胞中黏蛋白(mucin-2)、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claudin-2)及防御素pBD-2的表达。结果提示,ETEC感染后,肠上皮细胞通过调节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以抵抗该细菌的入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S180肉瘤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给予番茄红素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对小鼠免疫系统和抗氧化酶功能的影响.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增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提高CD4 和CD8 T细胞数量及其比值;可提高小鼠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番茄红素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因子IL-6和IL-17 mRNA转录水平与牛分枝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释放试验临床筛选结核病阳性牛和结核病阴性牛,采集试验动物抗凝全血,分离、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牛结核菌素(PPD-B)、禽结核菌素(PPD-A)、重组蛋白CFP-10-ESAT-6(CE)、pET-32a载体标签蛋白(PET)或PBS 37℃培养6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6、IL-17和IFN-γ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ET和空白对照PBS类似,不能刺激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提高,表明CE中包含的PET对试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PD-B、PPD-A或CE刺激后,结核病阳性牛样品中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结核病阴性牛(P<0.05),其中PPD-B刺激效果强于CE和PPD-A,而CE刺激的特异性更好;选取CE作为最佳刺激源,结果显示,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之间相关性良好(spearman r=0.79),并初步建立了基于IL-17和IFN-γ转录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此方法对14头结核病阳性牛进行临床检验,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为85.7%,高于IFN-γ(71.4%)。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牛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PPD-B、CE)诱导的IL-17 mRNA转录水平与牛结核病相关,以CE为刺激源建立的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用于牛结核病诊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表达麻鸭白介素17(duIL-17),本研究提取ConA刺激的麻鸭脾脏淋巴细胞总RNA,RT-PCR扩增duIL-17基因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CR2.1中构建重组质粒pCR2.1-duIL17.将duIL-17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duIL17,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测序结果显示,duIL-17与参考序列(EU366165.1)相比较第174位碱基由C突变为T,并且为沉默突变.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GST-duIL1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大小约为45 ku,duIL-17与抗鸡IL-17抗体具有良好反应性.本研究为制备duIL-17单克隆抗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是免疫反应的中枢蛋白,既是免疫反应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也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细胞因子。本文从白介素17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来阐明其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为IL-17的研究提供简明扼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SqRT-PCR的方法检测IL-21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IL-1β、IL-10、IL-1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T组相比,单独LPS处理组IL-1β、IL-10、IL-12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与LPS组相比,在IL-21+LPS组中,IL-21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β、IL-10、IL-12mRNA表达,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IL-21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0、IL-12、IL-1β的表达,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锌对断乳仔猪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高锌对断奶仔猪的作用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高锌排出对环境的污染,有必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无机锌源和有机锌源的作用效果和机理,为养猪生产中应用高生物学活性的锌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