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1982年,用抗生素4261的冷冻干燥品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并比较了浓缩液、抽提液、冷冻干燥品和结晶品等剂型对橡胶条溃疡病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4261是一种对光、热、酸、碱比较稳定的水溶性物质,残效期约三天,在常温条件下有效贮藏期可达三年以上,4261的各种剂型均对橡胶条溃疡病有良好防效。用浓度为1:100倍的冷冻干燥品稀释液或1:40倍的抽提液稀释液,可获得相当于浓度为0.5%的溃疡净或1%的敌菌丹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吸水链霉菌儋县变种—4261菌株,通过发酵培养能产生数种抗生素,其中抗生素4261—1,经鉴别系核苷类抗生素,它和丰田霉素相似。  相似文献   

3.
4.
5.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状和形态进行了描述。有的真菌在橡胶木材上出现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和氮离子注入等诱变处理方法,对抗生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出发菌株JFA-001-71进行逐步选育,最终获得高产菌株N-56-343,菌株产素水平高且较为稳定,世代间的发酵产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8.
从土壤中分离到四株苎麻厌氧脱胶菌A3—2、C9—2、F135、P1512。将它们用于苎麻脱胶,果胶脱除率可达72—82%,半纤维素脱除率可达16—34%。苎麻原麻中的总残胶可降至15%以下[2],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菌株C9—2菌体杆状,大小为0.5×3—7μm,G 到G-,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偏端生。能利用葡萄糖和乳糖产酸,水解明胶和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吲哚,不产卵磷脂酶。菌株A3—2,F135,P1512菌体杆状,大小分别为1×1.8—4μm,0.6×3—4μm,0.8X3—5μm,G 到G-,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端生。能利用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水解明胶和七叶苷,不产卵磷脂酶,不产吲哚和已酸,产丁酸。经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卷2中Clostridium成员检索表,A3—2,F135,P1512三菌株为ClostridiumPasteurianum,C9—2为Clostridiumfelsineum。  相似文献   

9.
从海南土壤中筛选的一株链霉菌菌株.经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ogriseus[1],编号JFA-001.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JFA-001菌株发酵液对1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多数供试真菌的抑制率达80%以上.对JFA-001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传接6代时,活性稳定,从第7代开始其活性缓慢降低,第15代的抑菌圈直径比出发菌株仅减少了1.9mm;发酵液对热和碱的稳定性强,加热到80℃时未丧失活性,在pH10.0的溶液中活性几乎不丧失,但对酸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中分离到四株苎麻厌氧脱胶菌A3-2、C9-2、F135、P1512。将它们用于苎麻脱胶,果胶脱除率可达72-82%,半纤维素脱除率可达16-34%。苎麻原麻中的总残胶可降至15%以下^[2],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菌株C9-2菌体杆状,大小为0.5×3-7μm,G^+到G^-,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偏端生。能利用葡萄糖和乳糖产酸,水解明胶和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吲哚,不产卵磷脂酶。菌株A3-2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芝麻种质资源研究Ⅰ. 搜集、编目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至90年代中期,搜集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5200余份。其中,中国资源5000余份,分别来自全国除宁夏、青海、台湾外的29个省、市、区;国外引进资源208份,主要来自亚、非、欧、南美、北美五大洲24个国家。对5200余份芝麻种质资源分期进行了整理归并,编写出版了《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三册,入编品种共计4251份。编写出版了《中国芝麻品种志》,入选品种290份,其中国内280份,国外引进品种10份。在整理编目的基础上,对中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生态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苎麻厌氧脱胶菌研究:Ⅰ.脱胶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绍江  刘勇 《中国麻作》1995,17(3):34-38
从沤麻塘泥、麻地和菜园土采集的土样中,用亨氏厌氧技术分离到A3-2,C9-2,F1-3,P15-1及M4-2五株苎麻厌氧脱胶菌,它们的果胶酶活分别为1989U,1547U,1479U,2668U,2260U,它们的木聚糖酶活分别为298U,618U,210U,180U,1318U。实验室小样脱胶后的总残胶为9.3-13%。  相似文献   

13.
用卤虫生物测试法对茯砖茶中分离的21株散囊菌进行产毒性筛选。在蔗糖酵母浸汁培养基上培养的散囊菌滤液用卤虫幼虫进行毒性测定,发现47.6%的菌株培养液对卤虫呈现毒性。其中毒性最大的是匍匐散囊菌032号,其培养液对卤虫的 LC_(60)是0.164μ1/m1,它的卤虫毒性单位是6098μ1/m1,并可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死亡。冠突散囊菌除1株菌外对卤虫幼虫不呈现毒性。文中还对散囊菌的培养性质、产毒特点作了分析和讨论。认为茯砖茶中除冠突散囊菌之外,其它散囊菌不应存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壳聚糖酶高产菌株.【方法】利用段杉建立的筛选模型,对螃蟹养殖地附近土样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鉴定该菌株为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属的一个种,定名为:Strptomyces clavuligerus sp.P1,最大酶活力0.443U/mL。[结论】该壳聚糖酶产生菌的获得可为开发壳聚糖酶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洪福  薛召东 《中国麻作》1995,17(3):26-29,43
从不同贮存条件下霉变红麻上分离、鉴定,并在无菌麻杆上接种能再次致霉的霉变菌计32种,分别隶属结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的4纲、8目、20属。其优势种为毛壳菌、交链孢、曲霉、根霉、弯孢、镰孢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草酸毒素的产生及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草酸含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速率与病菌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并伴随着pH值相应的规律变化。病菌分泌的草酸与钙离子形成四面体或棱柱形晶体结构。生物测定证实了草酸在油菜菌核病致病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1978年配制的17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亲本生育期、结荚习性配组方式、亲本产量水平及产量间的互作对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1979—1983年分别种植了F_1—F_5代。试验结果表明:两亲本生育期、结荚习性的配组方式、亲本产量水平及产量间的互作对选择效果均有明显影响。并由此提出高产杂交组合适宜的亲本配组方式为:两亲本生育期差异较小,中熟×中熟或中早熟×中晚熟;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或反交;两亲群体产量高,两亲产量间的互作能力强。并讨论了有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104份来自于国内外的大豆品种,于1998-1999年在河北省保定生态条件下种植,以田间调查记载和室内考种分析所得到的14个性状为参数。对该大豆品种资源群体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在主要产量性状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潜力。但在生育期和蛋白质含量为异程度较小。生育期、植株,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状的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别品种表现出各自的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利普斯他汀(Lipstatin)的菌株GWL1.201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GWL1.2012与毒三素链霉菌形成一个类群,同源性高达99.7%,故将其鉴定为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并对菌株GWL1.2012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以后的产业化开发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明确贵州省紫花菌分类地位,对其人工驯化、加工及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在贵州 4 个具有代表性的紫花菌产地附近的农贸市场,收集紫花菌样本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分离纯化获得 20 株菌株,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在贵州市场收集的紫花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形态特征与鲜艳乳菇(Lactarius vividus)一致,另一类形态特征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 )一致。基于 ITS 和 GPD 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获得的 15 株菌株与鲜艳乳菇(L. vividus)的遗传距离为 0,在系统发育树上以较高的自举支持率与鲜艳乳菇(L. vividus)聚为一支,将 15 株菌株鉴定为鲜艳乳菇(L. vividus);5 株菌株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的遗传距离为 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 100%,将 5 株菌株鉴定为红汁乳菇(L. hatsudake)。笔者在贵州市场上收集到的紫花菌中没有鉴定出松乳菇(L. deliciosus),可能与近年松乳菇采集过度或因环境改变导致其发生量减少有关,也有可能是松乳菇与鲜艳乳菇、红汁乳菇形态较为接近,不易区分导致错误鉴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