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今年将对5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据了解,从2003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专项以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每年组织开展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的农药残留监测,对于保证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2006年将继续组织10个省级农药检定所,对全国50个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进行农药残留动态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  相似文献   

2.
付竹新 《茶业通报》2004,26(1):37-38
大别山区的英山县是中国绿茶(名优茶)之乡,是湖北省产茶大县之一。全县从2001年起,被农业部授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以来,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加快发展无公害茶,提高无公害茶生产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了茶业结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田智仁  周斌  张具权 《茶业通报》2005,27(4):173-174
1有机茶开发现状2001年鹤峰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县之一,通过2a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2003年1月,鹤峰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先进县”,5月又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之一。到2004年10月,全县茶园总面积7333hm2,年产量6400t,年产值1.2亿元,为农民提供直接现金收入4500万元以上。2003年,我县白果民族茶厂、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翠泉茶业有限公司、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骑龙茶业有限公司、猴王茶厂6家企业获湖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认定面积4667hm2。这些有利…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2009年"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初,定边成为农业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的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实验县;2016年初,定边又以马铃薯成为陕西省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类示范县。1轮作倒茬种植马铃薯对前茬要求不严格,但不能连作,应选择豆类、玉米、油料、荞麦等作物为前茬。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已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新制定了122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新建了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0个标准示范区,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增长。许多地方纷纷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化验室,并从生产资料投入到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实行全程监控和追溯制度。农业部正在抓紧制定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此加速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进程,目的就是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有关负责人提出,各地应…  相似文献   

6.
田智仁  徐雪云 《茶业通报》2007,29(3):103-103
鹤峰县是国家农业部首批授予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近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定下5年计划,将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计划从2003年起,用4年~5年时间,逐步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6.7万hm2,制定和实施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地方标准及技术规程,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的认定认证工作。湖北省让无公害农产品在5年内主导市场@张向东  相似文献   

8.
<正>遂昌物产丰富,自隋唐起就以产茶著称,北宋时遂昌茶坊是全国40个著名茶坊之一,高山云雾茶"三井毛峰"、"太虚妙露",自然天成,自明代起即为宫廷贡品。遂昌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2005年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近年,遂昌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  相似文献   

9.
正1金寨县茶产业状况及示范区创建背景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74.8%,是安徽省林业大县。金寨县自古出产名茶,这里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核心原产地、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茶园面积1.15万hm2,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360t,总产值4.68亿元,系列产值达10亿元,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  相似文献   

10.
湄潭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又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西部茶乡”,盛产优质烤烟、大米、茶叶、中药材等,先后被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国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及“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等一系“金字”招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加强和规范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管理,促进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农业部日前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农质安发[2013]17号)文件,并将于12月1日起执行。2008年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农质安发[2008]15号)和《关于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信息交流的通知》(农质安函[2008]111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农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签署《农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旨在通过部市共建,突出优质绿色生产、首都"菜篮子"安全、区域联动、机制创新,把北京市打造成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标杆样板,示范带动各地加强执法监管,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把品牌树  相似文献   

13.
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牵涉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而农业生产是基础,没有安全的生产,就没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我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来看,选择优势农产品茶叶为突破口,制定各种生产标准,加强培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集中力量抓落实,从源头控制。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以来,湄潭县坚持"五在茶"理念1,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快速发展。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县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湄潭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全国业界增比进位。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2015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的壶口瀑布旅游景区所在地——山西省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把沼气建设与果树生产和牲畜养殖结合起来,推广"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一条绿色的生态纽带,前促养殖,后带种植,  相似文献   

16.
博州位于准葛尔盆地的西南边缘,农田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具备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博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启动于2001年,目前已有19种农产品和11个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自治区无公害、绿色认证,但受沿袭多年的常规生产方式的影响,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民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胡善国 《茶业通报》2006,28(4):179-180
茶叶是祁门农业生产的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茶园9512hm2,2005年茶叶生产量3200t,总产值1.1亿元。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红茶之乡”。2001年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4年,全县9512hm2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经欧盟BCS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基地面积712hm2。目前是安徽第一个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颁证,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生产的产茶大县。1祁门发展无公害茶产业的比较优势1.1生态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祁门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  相似文献   

18.
<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据农业部统计,今年1-5月,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总量稳步扩大,质量稳定可靠,市场影响力明显增强。无公害农产品方面,全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新乡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三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三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构建"三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基地认定数量和产品认证数量稳步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伊犁州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州直范围内初步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市场信息等保障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这一规划,到2010年州直基本实现小麦、油料、大豆、水稻以及瓜果蔬菜等其他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形成一批在疆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安全、名牌农产品;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等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