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大面积稻鸭共生地区养鸭所带来的恶臭和水系污染问题,并探讨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周围环境和水稻生长等的影响,试验设四个处理组,分别为:稻鸭共生组(T1)、稻鸭共生+紫云英轮作组(T2)、稻田种紫云英不养鸭组(T3)、稻田不养鸭不种紫云英的传统种稻对照组(CK).结果表明: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使水稻生长更良好,得到更高的水稻产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稻鸭农业的农业用水水质污染改善有效果;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相比对照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54 g/kg,并能提高土壤中速效养份的含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较好地起到杂草和虫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20和30只/667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 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 只/667 m2时,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鸭,是利用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是水禽,水陆两栖、食性广、觅食能力强的特性,为水稻除草、灭虫、活化土壤以及利用鸭粪肥田,促进丰产。同时鸭在近乎自然的环境中觅食、生长,比圈养鸭节约一半精料,而生产的鸭产品品质鲜美、风味尤佳。稻田养鸭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勿需增加劳力,适合千家万户生产的养鸭新途径,又为无公害鸭产品和优质稻米的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以下将有关稻田养鸭的技术措施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生这一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在秧栽插活棵后,将雏鸭一天24小时都放入稻田,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在稻田里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分蘖生长,产生中耕浑水增氧的效果,并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减少和不用无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并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的目的。稻鸭共生技术将水稻生产和鸭的生产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鸭的生物学特性和潜力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和刺激生长,水田则为鸭提供生活…  相似文献   

5.
浅谈稻鸭共生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生是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生放养为特点的一种种养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稻鸭共生生产技术就是在秧栽插活棵后,将雏鸭放入稻田,营造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长,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减少或不使用有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栖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中国畜牧杂志》1991,27(2):55-55,60
<正> 稻鸭共栖的实用技术,其主要作法是:在稻田分蘖盛期,将大规格的雏鸭投放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栖息于稻田。以生物饲料为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的原则,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经过50天—60天的饲养,鸭的个体重已达到1.5公斤时,待稻穗成熟散籽的时候,收捉商品仔鸭,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经济效益大增。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水稻田里,“金定鸭”、“四川麻鸭”自由自在地嬉戏着。这是发生在深圳龙岗的国家杂交水稻碧岭科研基地、袁隆平超级稻田里的情景。“稻鸭共生”模式原是日本生态农业示范推广项目,此次首次进入袁隆平超级稻田试用,目前效果良好,实现了稻、鸭的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8.
<正>稻鸭共生模式是一项优质、高效、环保的动植物共生生态农业,其中就鸭的饲养模式而言,它既不同于野生状态,又不同于舍饲条件,是一种半人工饲养半自然生长的饲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稻田能为鸭的生长提供健康生长的自然环境,通过少量补饲即可满足鸭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需要。试验以鸭的常规网上平养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鸭共生饲养模式对云南省优质麻鸭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即日本的“合鸭农法”,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对我国发展环保型农业、生产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00年我国从日本引进“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后,许多地方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云南等省已经开始规范地实施该技术,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介绍,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就是在秧栽插活棵7~10天后,将当地中小型脱温雏鸭(7~10天)全天24小时都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后收回鸭子,稻鸭共生时间约70天左右。在…  相似文献   

10.
(一)养鱼稻田的选择 凡有水源能种水稻的田都可养鱼。但是,要获得鱼的优质高产,养鱼的稻田最好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的田。且水质无污染、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偏碱性(pH值6.5~9.5),保水力和保肥力强。沙土或重沙性壤土的渗漏田,不保水、不保肥的田,水质污染的田都不宜养鱼。对稻田面积大小无要求,一般面积小于1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田宜于苗种培育,1亩以上的稻田可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