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08,(1)
笔者拟从微管列阵变化及其参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方面探讨甘蔗茎增粗机理,为单子叶植物的微管与染色体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例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甘蔗品种为粤糖86/368。1.2间接荧光标记及DAPI染色取甘蔗伸长初期的茎尖部位,用锋利的刀片修成薄片,立即投入9%甲醛(50mmol/L 相似文献
3.
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Zhi-gang ZHAO Hong-bo LI Su-li YANG Li-tao LI Yang-ru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08,(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icrotubule change of monocotyls stem-tip during mitosis,the arrangement,transformation of microtubule array and its relation with chromosome movement during mitosis were studied with freezing microtome,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DAPI staining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ucleolus was intact when the cortical microtubules formed;cortical microtubules were changed into phramoplast microtubule bands at mitosis prophase.When phramoplast microtubule came into being,nuclear membrane was ruptured and chromosome wa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cell plate;subsequently,phramoplast microtubules were changed into phragmoplast microtubules,phramoplast microtubules were shortening and microtubules on the sides of cell plate were increasing gradually,during this course sister chromatid was separated by microtubules at cell plate and tract to the two poles,forming phragmoplast microtubules.Then the nucleolus of two daughter cells formed and separated in the 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ells numbers.Therefore,cell division orientation could be judged from the arrangement of cell microtubule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growth status. 相似文献
4.
以正常水稻品种IR36和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为材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了小孢子发生过程中微管构型的变化,两份材料均形成了前期的核周微管、中期的纺锤体微管和末期的成膜体微管等类型,但减数分裂前期不育系培矮64S的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微管构型表现出一些细微变化,微管排列紊乱,粘成束状,推测这些变化可以与部分小孢子的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减数分裂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形成的必要阶段,是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银灰杨雄花枝为研究材料,运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开展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银灰杨花药颜色变化可作为初步判别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形态学标记,花粉母细胞从减数分裂细线期发育至四分体时期,花药颜色从嫩绿色,经由黄绿色、微红色、浅红色、鲜红色转为深红色。2)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可观察到与着丝粒微管紧密相连的落后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两侧着丝粒微管的均衡牵引而致使其停滞于细胞板中央,不移向两极而被遗弃,造成配子染色体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银灰杨花粉部分败育的机制。3)银灰杨的胞质分裂属于典型的连续型胞质分裂类型,受辐射状微管系统的调节,从细胞周沿向心扩展,直至细胞质完全分离。4)银灰杨花粉中存在天然2n花粉,其发生可能与减数分裂中期Ⅱ的平行纺锤体和三极纺锤体有关。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银灰杨花药颜色变化与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关系,从新的角度阐释了银灰杨落后染色体的形成原因及其花粉败育机制,并探索了银灰杨天然2n花粉的发生机理,为银灰杨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通路中,保卫细胞微管骨架与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两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进而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方法】以拟南芥野生型及GFP-α-tubulin-6植株为材料,利用药理学试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免疫印迹等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对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微管骨架的影响。【结果】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型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能促进光照下气孔开放,微管特异性抑制剂长春花碱(vinblastine)和微管稳定剂紫杉醇(taxol)分别减弱和增强其作用;1/2A型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花萼海绵诱癌素A(calyculin A,CalA)抑制光照诱导的气孔开放,微管特异性药物长春花碱和紫杉醇又能分别增强和削弱该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磷酸酶抑制剂OA和CalA处理后,正常开放气孔保卫细胞中整齐有序的辐射状微管数量显著减少,变为以交错网状及解聚态为主;蛋白激酶抑制剂STS处理则增加了辐射状微管的比例。微管特异性药物紫杉醇、长春花碱分别与以上3种抑制剂共同处理,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对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组织排布的影响。提取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55 kD分子量处的微管蛋白发生明显的蛋白丝氨酸磷酸化。【结论】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可以通过调节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的动态排布进行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酚类物质种类及其含量变化与甘蔗茎尖褐变的关系,为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机理研究及解决褐变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酚类物质(绿原酸、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在茎尖组织褐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第3~6d褐变严重,褐变率增加量在第6d达峰值(16%),之后呈下降趋势.接种培养后0~12d,正常生长和褐变的甘蔗茎尖均检测出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4种酚类物质.接种当天4种多酚物质含量均最高;接种后3~6 d,褐变现象严重,褐变率迅速增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与表儿茶素含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P<0.01),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825.[结论]甘蔗茎尖褐变率增加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而表儿茶素为甘蔗茎尖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甘蔗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甘蔗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影响甘蔗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提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绝对浓度和配比、培养基的状态及如何解决培养中的酚污染等问题仍是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研究的热点。由于碱性孔雀绿、2,4-D、硫尿嘧啶、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等在其他作物组织培养脱毒培养中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因此,今后需研究这些化学制剂在甘蔗组培脱毒中的应用效果,并继续深入研究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和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等先进技术体系在甘蔗中的应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甘蔗组培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甘蔗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甘蔗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影响甘蔗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提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绝对浓度和配比、培养基的状态及如何解决培养中的酚污染等问题仍是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研究的热点。由于碱性孔雀绿、2,4-D、硫尿嘧啶、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等在其他作物组织培养脱毒培养中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因此,今后需研究这些化学制剂在甘蔗组培脱毒中的应用效果,并继续深入研究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和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等先进技术体系在甘蔗中的应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甘蔗组培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片原生质体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标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利用免疫荧光标记并辅以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对含有叶绿体较多的小麦叶肉细胞微管骨架的标记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来自未完全展开叶片的原生质体中,微管的数量多且骨架的排列方式较复杂,而从完全展开的叶片获得的原生质体中,微管数量很少,实验中发现,外加Ca^2 离子浓度的增加,使微管的稳定性降低,并确定了导致微管解聚的Ca^2 浓度。 相似文献
11.
12.
甘蔗砍收后品质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甘蔗品种的种植区划和加工计划安排提供参考。[方法]对桂引9号、赣95/108、台优1号及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砍收后不同贮存时间蔗茎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原料蔗品质的影响因素。[结果]随收获后贮存时间延长,蔗茎品质逐渐变劣;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下降,蔗汁还原糖、干耗损失和甘蔗纤维分不断增加。不同品种间品质变劣的难易存在差异,其中,综合性状较好的是新台糖16号,其品质变化较慢,属不易变劣品种,其次是新台糖22号、桂引9号、赣95/108,最差的是台优1号。湿度大、长时间低温、长时间强的日光照射严重影响原料蔗品质。[结论]原料蔗品质变劣程度受品种、时间、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粤糖91-97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CP67-41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宿根性和抗逆性强,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此外,该品种作为亲本花粉量多、活力强、配合力强、后代性状表现突出。家系评价分析显示,‘粤糖91-976’具有较高的经济育种值,其亲本和杂交组合选择指导意义较大。近10年来,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粤糖91-976’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共配制组合442个,花穗961穗,并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甘蔗新品种5个‘福农39号’‘福农41号’‘桂糖30号’‘桂糖32号’和‘桂糖34号’。‘粤糖91-976’是海南甘蔗育种场自主创制的优异重要亲本,在甘蔗育种中利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小麦维管组织贯穿整个小麦植株,是其主要的输导组织,直接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也是小麦高产育种研究的生理基础。在此,综述了近年来小麦根、茎、穗轴和叶部维管组织结构研究的概况,阐述了同化物在运输途径中运行时受维管束数量、大小等影响的规律,进而表明维管束的结构状况和发育质量会成为限制产量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氮肥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氮污染提供参考。[方法]以ROC22为材料,设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38 276和414 kg N/hm2)和3种不同施用方式(1:氮肥10%作基肥,30%小培土时施用,60%大培土时施用;2:氮肥30%作基肥,70%小培土时施用;3:氮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测定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等指标,研究氮肥与甘蔗生长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结果]甘蔗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以276 kg N/hm2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早施可以促进甘蔗早拔节早生长和提高甘蔗产量土壤氮素速效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大量施用氮肥会引起土壤酸化早施氮肥有利于促进土壤磷酸盐的溶解,提高磷的吸收利用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容易造成氮流失,氮利用率低结论甘蔗氮肥合理施用方式为两次分施,施氮量为138~276 kg N/hm2。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广西来宾市甘蔗生长季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春植蔗阶段需水特点,分析了广西来宾市甘蔗种植区1965~2007年3~11月逐月降水资料。[结果]广西来宾市有2/3的年份降水不能满足甘蔗需水,特别是9~10月几乎年年发生干旱,甘蔗生长季月降水变率大,春植蔗生长季总降水有随年份减少趋势,但主汛期6—7月降雨量随年份增加,这将导致来宾市春植蔗易发生干旱,特别是秋旱,且干旱发生机率和强度变大,同时也存在着主汛期6—7月发生局地渍涝灾害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与建议。[结论]该研究对科学安排蔗田灌溉与人工增雨作业,提高甘蔗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