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们的无序采集,野生松杉灵芝资源逐渐减少,为满足市场需求量,利用棚室,以木屑为主进行替代料栽培生产松杉灵芝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简单、易掌握的栽培模式。棚室代料栽培松杉灵芝,单袋产量干质量可达20~25g,且芝型美观,着色好,采收及时,可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较为简单、易掌握的栽培方式,是灵芝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松杉灵芝、韩芝、赤芝3种不同灵芝品种种植地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灵芝品种种植地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20~40 cm土层下松杉灵芝的种植地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并能有效地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增加种植地土壤含水量;3种不同灵芝品种对种植地10~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影响较大,对种植地0~10 cm以及20~4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高英旭 《防护林科技》2017,(12):93-94,100
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整体产业化落后、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自主选育品种缺乏、合理栽培技术欠缺、仿野生与野生品质差异大、科技支撑力量不足等,本文从松杉灵芝仿野生菌包栽培、出芝管理、采收管理、提高松杉灵芝野生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松杉灵芝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生长试验及栽培出菇试验,筛选出松杉灵芝高产培养基配方2个,培养基配方添加玉米粉,松杉灵芝产量增加,落叶松木屑作为栽培原料,在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及产量方面与阔叶木屑没有显著差别。目前,阔叶木屑紧缺、价格昂贵,而落叶松木屑较为丰富,价格低廉,落叶松木屑作为松杉灵芝栽培原料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野生松杉灵芝子实体不同部位及子实体采摘后基质作为材料的分离比较试验,对分离获得的优良菌株,进行松杉灵芝菌丝在不同木屑培养基上生长试验及栽培出芝试验,研究出菌柄与菌盖连接处是分离最佳部位,落叶松木屑培养基比阔叶木屑培养基更适宜松杉灵芝菌丝及子实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在正常林木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食用菌种植来提高复合经营效益,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林下食用菌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栽种的大球盖菇与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产量差异显著,林下食用菌每棒出菇率和产量为:大球盖菇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每棒产值为:大球盖菇灵芝榆黄蘑香菇长根菇。由此可知,大球盖菇和灵芝更适宜在滇中地区杉木-华山松、油橄榄及核桃等林下栽种,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辽宁东部林区的林分类型、立地条件、水热条件、菌包放置方式和处理方式对松杉灵芝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落叶松纯林,坡度小于25°、阴坡半阴坡、厚土层、枯枝落叶层大于5 cm、土壤为弱酸性时效果最好。在20~25℃,林内空气湿度大于75%、土壤表层温度为20~25℃、土壤表层湿度大于60%、林内透光度为0.6~0.8时的水热条件下效果最好。地表堆垒菌包和地下埋设菌包、中间放置木段方式对于培育松杉灵芝的效果均优良。  相似文献   

9.
用松杉木屑种菇利用松杉木屑为原料种菇制种,其经济效益高,原料来源广,可广泛用于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灵芝、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菌。现将其主要做法公开介绍:一、浸泡法:即在松杉木屑中,拌入8-10%的生石灰,浸泡在水池中,使油脂浮出水面流走。一般8-10天...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1 食用菌栽培业 我国在食用菌的发展史上有着悠久、光辉的一面,世界上主要的栽培食用菌除双孢蘑菇和平菇外,大多数都是中国首先驯化栽培成功的,创造了自古以来的东方食用菌文化。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草菇、灵芝、茯苓……在我国诸多的农书、药典和史志中均有记载和描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富硒栽培中亚硒酸钠对松杉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果的影响,该文对松杉灵芝栽培种培养基料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亚硒酸钠,观察并测定其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富硒效应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料中加入低质量分数亚硒酸钠后,松杉灵芝通过生物富硒作用,增加了其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0.6 g·kg-1时,子实体中硒含量和生长发育情况达到最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松杉灵芝多糖的含量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高质量分数的亚硒酸钠则会抑制蛋白质的进一步合成和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并影响氨基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转速、培养时间对松杉灵芝进行液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松杉灵芝液体培养最佳碳源是蔗糖;最佳氮源是豆饼粉;最适转速是190 r ·m in-1;最适宜培养时间是5~7 d。  相似文献   

13.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14个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在1.98%-5.21%,高低相差2.63倍,14个灵芝品种中多糖含量在4.0%以上的品种有薄树灵芝02、赤芝05、松杉灵芝、薄树灵芝01、黄边灵芝、惠州等6个品种;灵芝菌丝体三萜含量在0.38%-1.34%,高低相差3.53倍,14个灵芝品种中三萜含量在0.95%以上的品种有黑芝02、紫芝02、紫芝01、黑芝01、黄边灵芝等5个品种;另外发现灵芝菌丝体中的多糖与三萜含量高低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松杉灵芝仿野生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从野生灵芝的母种驯化、原种及栽培种培育到四种培养料的制备、林分选择及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特别对松木段和伐根生料的接种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寨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得天独厚.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实际,号召广大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灵芝、香菇、木耳、天麻、茯苓等菌药生产,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灵芝2400万袋、花菇500万袋、天麻250万窖、茯苓250万窖、段木木耳6000立方米,食用菌生产年产值1.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0元,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山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吉林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产品加工和林下资源开发。“十五”期间,林业产业内涵不断拓展,形成了以地板、家具、人造板、卫生筷子和制浆、造纸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业,以人参、灵芝、五味子、食用菌等为主的种植业,以林蛙、梅花鹿、森林猪等为主的养殖业,以红松籽、山野菜、蘑菇、野果等为主的采集业,以野生果汁、袋装山野菜、人参、食用菌、果酒等为主的林副产品加工业,以长白山为龙头的森林旅游业等产业,全省林业及围绕森林多种资源开发形成的各类产业总产值达600亿元。林…  相似文献   

19.
松杉灵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人工栽培松杉灵芝的技术,产生的子实体与野生种类相似。栽培原料采用针叶树锯木屑,原料来源丰富。这一技术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相关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多,资源丰富,近年来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在简要介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业现状之后,从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产品价格等方面阐述了该产业在云南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分析了云南在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