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试验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生长动态及拔节期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新品系生育期为234 d,生长发育迅速,特别是冬春季生长优势明显;年产草量(DM)可达15 469 2;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宽大,拔节期粗蛋白含量达16.17%,表现出明显的优良牧草性状;在南方亚热带地区生长良好,是优良的多花黑麦草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系),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的生长速度、茎叶比、刈割高度、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不同刈割时期的4个营养成分动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多花黑麦草在3~4月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达2.05~2.18 cm,而此时茎所占比例较大,鲜草茎叶比为1.02~1.14,干草茎叶比为0.71~1.00。各参试多花黑麦草品种(系)鲜草产量达93444~109660 kg·hm-2,干草产量为13191~15099 kg·hm-2,其中新品系JG1和DC2两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5099和14846 kg·hm-2,较对照杰威增产14.5%和12.5%。安第斯的粗蛋白含量达18.4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新品系JG1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为最低,分别为26.09%和53.43%;川农1号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达21.67%。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DC2、JG1、CA1和GB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试验以在成都平原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对1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在川西南区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YA03和YA08的冬季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与剑宝、阿伯德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冬季生长优势。产草量方面,新品系YA17表现最好,长江2号次之。而新品系YA03前3茬产量优势明显,2011-2013两年度平均干草产量可达12994 kg/hm2,比对照增产11.50%~15.66%;两年度平均鲜草产量为98973 kg/hm2,比对照增产9.47%~12.82%。茎叶比方面,阿伯德叶片含量最高(茎叶比为1∶1.86),其次为新品系YA03(茎叶比为1∶1.68)。而在物候期、营养成分等方面,各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差异不显著。综合得知,新品系YA17和YA03具有产量较高,叶片含量丰富,较适合川西南区冬闲田稻草轮作。  相似文献   

4.
引进冬牧70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特早熟二倍体黑麦草和意大利四倍体黑麦草等4个品种。与本地培育品种多花黑麦草在物候期、生长速度、鲜草产量、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草的各项主要指标均优于其他各品种;特早熟二倍体和意大利四倍体黑麦草生育期长,可将鲜草利用期延长1个月左右,且产草量较高;多年生黑麦草在拔节期粗蛋白含量较高,在其他方面并无优势;而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度、鲜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等性状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云南省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的优良牧草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牧草是兰天堂多花黑麦草、海湾多花黑麦草和盛世紫花苜蓿。其次为特高多花黑麦草、游客紫花苜蓿、猎人河紫花苜蓿、邦德多花黑麦草、赛特紫花苜蓿。而牧杰多花黑麦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泰德多花黑麦草、百慕大多花黑麦草和绿浪高黑麦的加权关联度最小,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6.
对从草原2号苜蓿群体中经多年选择育成的一个杂花苜蓿新品系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生长动态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布及各物候期营养物质含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此品系群体内杂种优势显著,杂花率高达71.96%,干草和种子产量高,品质好,初花期植株粗蛋白质含量18.86%;生育期120d左右,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生长良好,抗旱、抗寒性强,是一个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苜蓿新品系.  相似文献   

7.
1992~1993年对多花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属间杂种及其后代的产草性能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植株生长慢,分蘖力差,鲜草及干物质产量极显著低于多花黑麦草(P<0.01),略高于苇状羊茅。饲草品质介于双亲之间。杂种后代选系891、892植株生长较快,分蘖力强,产草量最高,越夏前干物质产量分别为8399.55kg/hm2和9346.20kg/hm2。其饲草品质也较好,粗蛋白含量高,分别为12.80%和13.34%;酸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低。这表明杂种F1结合有双亲优良的产草性状及品质性状,是极好的育种材料,选系可用于替代生产上栽培的黑麦草。  相似文献   

8.
铝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个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为受体材料,在水培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铝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25mg/L低浓度铝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的发芽率、根长、株高、单株鲜重增加;当铝浓度增加为50 mg/L时,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当铝浓度500mg/L时,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铝浓度1 000mg/L时,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根系停止生长,株高、单株鲜重显著下降。(2)低浓度铝胁迫下(0~5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中等浓度铝胁迫下(10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高浓度铝胁迫下(500mg/L),多花黑麦草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多花黑麦草的铝胁迫阈值为100mg/L。  相似文献   

9.
CoCl_2对酸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振龙  马兰  李朝周 《草业科学》2012,29(5):753-758
本研究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CoCl2溶液浸种的处理方法,就CoCl2对酸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酸胁迫过程中多花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处理液酸度的增强显著下降,根长抑制指数、丙二醛(MDA)含量、 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明显增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细胞膜稳定指数(MSI)下降。0.1 mmol·L-1 CoCl2明显促进酸胁迫下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芽长、地上部干质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POD活性。从整体上看,0.1 mmol·L-1 CoCl2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抗酸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苜蓿新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从草原2号苜蓿群体中经多年选择育成的一个杂花苜蓿新品系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生长动态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布及各物候期营养物质含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此品系群体内杂种优势显著,杂花率高达71.96%,干草和种子产量高,品质好,初花期植株粗蛋白质含量18.86%;生育期120d左右,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生长良好,抗旱、抗寒性强,是一个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苜蓿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郑州地区青贮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10个玉米Zea mays品种试验研究,探讨其整株青贮的适宜刈割期及其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选出适宜郑州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并为栽培时性状的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产量、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含量来说,均以蜡熟期收获为宜;株高、茎粗、果穗长、果穗粗与产量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绿叶数、粗脂肪含量与果穗长和果穗粗、粗纤维含量与茎粗均呈正相关关系;粗纤维与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各品种间,以鲁单981、郑单968、浚单18表现好,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在郑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化感物质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采用实验室培养皿生物监测法研究香豆素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主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了种子和幼苗茎秆的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豆素显著降低了多花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势、根长、根干重、茎长和茎叶干重等生长指标(P<0.05);香豆素处理显著降低了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和叶绿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P<0.05),以及4和6 d种子的蛋白质浓度(P<0.05);且在前期促进了多花黑麦草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后CAT降低,POD先升高后降低(P<0.05),淀粉含量升高。100 μg/mL的香豆素水溶液只能在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初期可以很大限度的起到抑制作用,但不足以使其致死。香豆素抑制种子胚乳养分的分解与供应,破坏胚乳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壁,同时可能使细胞失水而导致质壁分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交的方法对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Changjiang No.2’)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杂交组合C2,C7及C8的茎粗及节间长表现优于亲本长江2号。经过一轮回交,各回交组合除含有目标性状外,其他性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回复。SSR分析表明,20对SSR引物在7个育种群体中共扩增出217个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2.2%。SSR分子标记水平上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回交组合形态性状上的变化是发生在遗传物质变化上的。这将为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的进一步改良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株,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乳酸菌,筛选并鉴定生长快速且产酸效率高的菌株,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获得180株乳酸菌。其中,5株乳酸菌生长快速且产酸能力强,均能够在NaCl浓度为3.0%,温度为15~35 ℃,pH为3.5~7.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PR_LAB_9、PR_LAB_34、PR_LAB_67和PR_LAB_86为植物乳杆菌,PR_LAB_76为戊糖片球菌。对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性能测定,该5株乳酸菌均能够在12 h内快速繁殖和产酸,菌株PR_LAB_76在24 h内生长速率和产酸效率均优于其他4株乳酸菌。进一步分析添加该5株乳酸菌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发现该5株乳酸菌均能提高多花黑麦草的青贮品质,包括显著降低青贮料pH和氨态氮含量,减少干物质损失,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菌株PR_LAB_76处理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最优,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乳酸含量、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且pH值、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综上,戊糖片球菌PR_LAB_76可作为多花黑麦草青贮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野生黄花苜蓿栽培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野生黄花苜蓿进行了多年的栽培驯化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苜蓿栽培品系与野生群体相比返青早,生长速度快;株型直立或半直立,植株高度、分枝数量、叶量等性状均优于野生群体;平均鲜、干草产量分别比野生原始群体提高2.5倍和1.3倍,比敖汉苜蓿增产15%和4%,在内蒙古东部高寒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性状明显优于野生群体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附着及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体外发酵和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本地山羊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花生壳,木质素含量依次上升)的附着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体外发酵的进行,真菌数量逐渐增加,以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为底物时,瘤胃真菌数量均在48 h达到最大值,且真菌数量的最大值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显微观察显示,体外发酵前72 h附着于稻草秸表面孢子囊数量均显著高于黑麦草叶和黑麦草茎(P<0.05),而切缘孢子囊数量三者差异不显著.瘤胃内培养结果表明,稻草秸切缘和表面孢子囊数量均在48 h时最大,72 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而黑麦草茎切缘和表面上的孢子囊数量均在24 h 时最大,72 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稻草秸切缘和表面上孢子囊数量均要高于黑麦草茎上的数量.不同底物进行厌氧真菌体外发酵时其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消失率差异均不显著,但在瘤胃内培养时,各底物的干物质消失率则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生长特性和坪用指标,对15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扬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引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各品种表现好,综合评价高,最适于在扬州地区种植,其中旗舰(Corsair)和洁妮2代(GinneyⅡ)2个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在建坪时可优先考虑;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可考虑做先锋草或补播引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各品种可作为粗放型的草坪草引种,其中家园(Plantation)和精华(Essential)2个品种表现较好;翦股颖(Agrostis stolinifera)的2个品种A-1和A-4都表现突出,适合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生态区以肇东苜蓿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选育的100号苜蓿新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00号苜蓿新品系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能显著,草质柔软,初花期蛋白质含量20.19%,饲草品质好。新品系平均干草产量为8210.06~10188.78kg/hm2,比对照(5680.92~6723.86kg/hm2)增产24.74%~27.50%;平均种子产量为225.39~325.97kg/hm2,比对照(215.17~289.50kg/hm2)增产6.56%~12.60%,是寒冷干旱地区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和良种生产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与优势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了解不同黑麦草品种的生产性能,筛选出优势品种,通过大田品比试验,采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引进的9个黑麦草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生产性能比较及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刈割茬次或生育时期的生产性能差异明显,第2茬次的黑麦草生长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综合考虑,2-5月份是本地区利用黑麦草青饲、青贮的最佳时期。不同黑麦草品种的生产性能遗传差异也较大。其中,速生、特高、凯力3个品种的鲜、干草产量,分蘖力,叶茎比,粗蛋白含量,生长强度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产量和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兼顾,关联度排序位居前3位,被聚为一类,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是万州区极具推广前景的优势牧草品种。伊犁特虽分蘖力强、干物率高,但其综合评估关联度较低,被单独聚为一类,可作特殊的育种材料用;其他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表现与对照相当,被聚为一类,在万州地区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