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竹龄雷竹若干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竹龄雷竹的外围叶片为材料进行研究,1-2年生的雷竹生产同化物的能力明显强于3-5年生的雷竹,表现在1-2年生的雷竹比叶重较大,其净光合速率约为3-5年生雷竹的5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高于3-5年生的雷竹,虽然两者的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但1-2年生雷竹的Cha/Chb比值较高,同时,分析了影响雷竹有机物同化能力的一此未免合生理指标。就不同竹龄雷竹的光合特性的差异对雷竹栽培技术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雷竹覆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详细介绍了雷竹覆盖的技术措施,分析了雷竹覆盖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雷竹覆盖是雷竹林获得优质丰产高效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雷竹资源的分布概况和利用现状,对雷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以期提高雷竹在我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雷竹新造林地进行套种黄豆、花生、地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雷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雷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雷竹+花生和雷竹+黄豆的混农套种模式对雷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新竹的高生长。同时雷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了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雷竹+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最佳,比未套种的出笋个数增加675个.hm-2、新竹高生长增加90 cm、经济纯收入增加4 950元.hm-2。  相似文献   

5.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与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栽培成活率达94 5%,当年出笋率31%,次年出笋率87%,第3a出笋率98%。并介绍了雷竹丰产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雷竹花期激素动态及其与开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开花雷竹开花期、开花后主要激素的水平动态变化,研究分析了各种激素与雷竹开花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雷竹是我国名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用林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开花雷竹和未开花雷竹内源激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BA对促进雷竹开花起到了主要作用,而IAA和GA3对雷竹开花有拮抗作用;并且认为,为了抑制雷竹开花而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施在雷竹的竹鞭部位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揭西县引种雷竹的试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雷竹培育推广的经验,实践证明:在揭西县特别是上中片的地方适宜推广雷竹的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建瓯市雷竹发展较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雷竹笋市场集散中心。但雷竹发展中也存在着引种盲目、种植技术缺乏、销售市场了解不清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建瓯市发展雷竹产业要科学规划、科学培育、科学组织销售、科学发展加工业的建议,为发展雷竹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当阳市于2002年引种雷竹,通过5a栽培试验,雷竹生长发育良好,优良性状表现突出,产笋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闽东北地区海拔高度与雷竹出笋数及笋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对海拔高度与雷竹的出笋数及笋产量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雷竹之间的出笋数和产量差异均极显著,雷竹出笋数和笋产量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其海拔低的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雷竹为早竹新品种,其笋称为雷笋,被誉为笋中极品,是新型天然保健食品。雷竹盛产地为浙江临安一带,据资料介绍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林快等特点,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广泛地生产和研究。我们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4a的引种栽培、对照对比试验、观测记录、投放市场等措施,综合评定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且稳产、成本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见效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恩施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供选择的重要品种之一,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竹种竹醋液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质联用仪和ICP-OES型等离子发射仪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f)、赤竹(Sasa longiligula McClure)4种竹醋液的组分含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种竹醋液组分含量、有机物种类各不相同。斑竹含有81种有机物,白夹竹75种,赤竹76种,雷竹61种,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及少量其它物质。(2)从K、Ca、Na、Mg元素的含量来看,雷竹的含量最高,斑竹含量最低;重金属Hg、Cd、Se基本没有,重金属As、Pb、Cr、Co等含量各不同。(3)不同竹种的竹醋液化学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各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选择竹醋液。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ndsat TM数据估算雷竹林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雷竹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利用该模型估算临安市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雷竹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株数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PLS-Bootstrap法筛选自变量能够提高模型精度;模型预测的雷竹林地上生物量均方根误差为3.45t·hm-2,满足大范围估算的精度要求;临安市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为13~25t·hm-2,均值为19.52t·hm-2。  相似文献   

16.
雷竹山地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试验研究表明:山地不同坡位对雷竹笋用林的造林成活率、出笋成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山坡下部造林效果明显比山坡中部、上部好;雷竹上山造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竹瘿蜂(Aiolomorphus rhopalodes Walker)是早竹主要害虫之一,1a发生1代,经打孔注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6月上旬,用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乳油防治,药效最显著,效果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