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虹明樱蛤蓄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滩涂内用围塘蓄水的方法养殖彩虹明樱蛤 (Moerellairidescens) ,使用 0 9hm2 和 3 3hm2 两只底质和水位不同的围塘进行对比试验 ,经 1年养殖 ,规格分别为 32 5粒 /kg和 413粒 /kg ,产量为 2 34 9kg/hm2 和 1145kg/hm2 ,成活率分别为 47 67%和 30 86 %。试验表明 ,蓄水养殖彩虹明樱蛤 ,以涂质细软、油泥厚、水位 >10cm的围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彩虹明樱蛤蓄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ens Benson),俗称海瓜子,隶属于瓣鳃纲樱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涂,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滩涂贝类。我们于1999年在慈溪市三北镇滩涂养殖场设立两个试验点进行了彩虹明樱蛤围塘蓄水的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摸索出适合我市滩涂彩虹明樱蛤养殖的技术模式,提高彩虹明樱蛤养殖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时间为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地点在慈溪市三北镇滩涂养殖场。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涂质细软、底栖硅藻丰盛的滩涂筑塘,两只试验塘面积分别为1…  相似文献   

3.
彩虹明樱蛤Moerlla iridescens(Benson)俗称海瓜子、瓜子蛤、扁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为常见的小型滩涂贝类,其肉细嫩,味鲜美,素为沿海群众喜食。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两省,渤海湾、黄海南部也为习见。据报道:日本本州、四国和九州,以及朝鲜、菲律宾、泰国湾、托里兹海峡  相似文献   

4.
采用滩涂围塘蓄水方法养殖彩虹明樱蛤,其产量与蓄水量、底质状况、“油泥”指硅藻附着层)厚薄等有关。养殖期间水位以保持在10cm以上为好。本试验用试验塘两只,1998年9月底前放养蛤苗,第二年6-8月份起捕,单产分别达到234.9kg/100m^2和114.6kg/1000m^2,每千平方米净收入分别为4314.9元和1627.4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环境与贝类的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寻找影响贝类品质的主要因素、恢复经济贝类野生资源,本文研究了慈溪、六横、温岭和乐清等海区的彩虹明樱蛤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海区、不同生长时间的彩虹明樱蛤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和主效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月份六横和乐清地区的彩虹明樱蛤群体间氨基酸差异最小,六横和慈溪最大,其主效成分为半胱氨酸。7月份慈溪和温岭彩虹明樱蛤群体间氨基酸差异最小,慈溪和乐清最大,主效成分为苏氨酸。9月份慈溪和六横的氨基酸差异最小,乐清和温岭最大,主效成分为蛋氨酸。5月份和7月份六横、乐清和温岭,9月份,温岭,乐清和慈溪地区的彩虹明樱蛤群体间脂肪酸差异最小,主效成分为C14:0,C22:6和C22:5。  相似文献   

6.
王华青 《科学养鱼》2004,(10):32-33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bescen)俗称海瓜子,隶属瓣鳃目、樱蛤科、明樱蛤属,体呈三角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粉红色,生活在潮间带至水深10米的泥沙质徐或海底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沿海产量最大。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参与了彩虹明樱蛤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研究。经过9个月的培育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一农 《海洋渔业》1993,15(5):214-215
<正> 彩虹明樱蛤 Moerella iridescens(Be-mson)隶属瓣鳃纲、樱蛤科,俗称黄蛤、梅蛤、海瓜子、扁蛤、瓜子蚶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尤以浙江、福建沿海产量最大。该蛤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沿海群众喜爱,为沿海群众赶海的主要品种,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滩涂贝类。  相似文献   

8.
浙江沿海彩虹明樱蛤营养物质积累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环境与贝类的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寻找影响贝类品质的主要因素、恢复经济贝类野生资源,本文研究了慈溪、六横、温岭和乐清等海区的彩虹明樱蛤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海区、不同生长时间的彩虹明樱蛤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和主效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月份六横和乐清地区的彩虹明樱蛤群体间氨基酸差异最小,六横和慈溪最大,其主效成分为半胱氨酸.7月份慈溪和温岭彩虹明樱蛤群体间氨基酸差异最小,慈溪和乐清最大,主效成分为苏氨酸.9月份慈溪和六横的氨基酸差异最小,乐清和温岭最大,主效成分为蛋氨酸.5月份和7月份六横、乐清和温岭,9月份,温岭,乐清和慈溪地区的彩虹明樱蛤群体间脂肪酸差异最小,主效成分为C14:0,C22:6和C22: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沿海4个海区彩虹明樱蛤的壳长、壳宽、软体质量、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在一年生长最快的季节(5—9月)变化趋势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壳长与壳宽、壳长与软体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慈溪的彩虹明樱蛤的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含量都是最高的。如果以出肉量为标准,7月是最佳的采捕季节。乐清的彩虹明樱蛤脂肪含量最高可作种贝。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慈溪、乍浦、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地理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乍浦、慈溪、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987、0.3670、0.4084,以连云港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慈溪群体最低.群体遗传结构显示,大多数(94.75%)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小部分(5.25%)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关.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结构水平较低而基因流水平较高(Gst=0.0525; Nm= 9.0295),提示彩虹明樱蛤群体间可能发生过较强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表明,海州湾群体与杭州湾群体形态差异最大,连云港与杭州湾的慈溪群体和乍浦2群体形态距离分别达到了4.92和5.58,而杭州湾慈溪群体和乍浦群体形态最为相似,形态距离仅为2.16。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54.40%,主成分2为13.50%,累积贡献率为67.90%;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较高,这些因子主要是第1主成分中的性状AB、AD、AB、SW、EF、GH、AI和IJ以及主成分2中的AE。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区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经6步判别分析后应用AF、IJ、AE、AB、SW和GH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0%~100%,P2为82.86%~100%,综合判别率为88.89%,说明判别方程可以有效的将上述群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bescens)对盐度胁迫的适应能力和调节机制,对其进行急性盐度胁迫实验,在盐度5~50之间设定10个盐度梯度(5,6,8,11,14,18,23,30,39,50),观察死亡情况。结果显示,盐度胁迫96 h后,盐度50组死亡率为100%,盐度39、30、23、6、5死亡率分别为43.3%、6.7%、3.3%、1.7%、8.3%,而盐度8~18之间的4个组中未发现死亡个体。根据急性胁迫实验结果设置5个盐度梯度(6、12、18、24、30),测定0、24、48、72、96 h鳃和消化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Na+/K+-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同一盐度胁迫下,彩虹明樱蛤鳃和消化腺的SOD、CAT、GSH-Px和Na+/K+-ATP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盐度组SOD、CAT和GSH-Px活性在24 h或48 h达到高峰,不同盐度组Na+/...  相似文献   

13.
杨占国 《河北渔业》2006,(10):55-55
渤海湾地处渤海西部,滩涂平缓,潮间带宽阔,地质多为软泥、泥砂构成,水质混浊、水温受陆地影响较大,春季回升较快,营养盐丰富,适宜各种贝类繁殖生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滩涂生物资源调查表明,分布该区域的贝类达60余种,当前渤海湾西部和西南部尤以光滑蓝蛤、焦河蓝蛤、彩虹明樱蛤等小型低质贝类居多.渔民采捕主要用作养殖对虾和螃蟹的饵料.  相似文献   

14.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的蓄水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俗称:海瓜子(舟山、宁波〕;瓜子蛤(温州);扁蛤(台州)。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为常见小型滩涂经济贝类,其肉细嫩,味鲜美,素为沿海群众喜食,且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两省,黄海南部的山东、江苏也颇为习见。据报道,日本本州、四国和九洲以及朝鲜、菲律宾、泰国湾托里兹海峡亦有分布。资源量浙江以北部居多,全省资源蕴藏量估计在4,000吨左右,地处浙南的温州沿海约500吨。彩虹明樱  相似文献   

15.
16.
彩虹鲷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虹鲷(Red.Tilapia)是鲈形目,罗非鱼属,属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其体色诱人,红、黑或红、白间色,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泛,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抗病强,经济效益好,为一般养殖鱼价格的2~4倍,具有养殖推广前景。从199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彩虹...  相似文献   

17.
1991~1992年我们承担了农业部滩涂贝类精养高产3万亩的“丰收计划”任务,主要是推广应用已成熟的平涂缢蛏养殖技术。为了探索新的增产途径,我们在乐清翁垟示范点进行了间隔式蓄水养殖缢蛏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试验方法 (1)试验点情况 试验点位于乐清县翁垟镇沙角村前,涂面广阔平坦,潮流畅通,软泥底质,饵料生物丰富。 (2)方法 1991年3月初,在该海涂中潮区下段涂面上选择相邻两块各5亩面积进行平整。经过两次翻土,两次耙土,一次平整,把涂面平整成一畦畦的蛏田。试验涂面  相似文献   

18.
硬壳蛤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硬壳蛤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各州的重要经济双壳数。该种对温度和盐度适应性较广,适应多种底质生活。2000年,由美国引入大连,本文结合引入后对其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初步研究,综述了硬壳蛤的生长、繁殖、幼体发育和生态习性等养殖生物学特性和硬壳蛤浮游幼体培养、中间育成及养殖技术等,为硬壳蛤在我国开展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彩虹明樱蛤[Moerlla iridescens(Benson)]俗称海瓜子、瓜子蛤、扁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为常见小型滩涂贝类,其肉细嫩、味鲜美,素为沿海群众喜食。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两省,渤海湾的河北、黄海南部的山东、江苏也颇为习见。资源量以浙江北部居多,全省资源蕴藏量估计在4000吨左右,地处浙南的温州沿海约500吨,垂直分布于中潮带线下5米左右的海底,以中潮带中下区和低潮带上区为多。  相似文献   

20.
<正> 彩虹鲷系鲈形目、丽鱼科。体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深受人们欢迎。1 生物学特性 彩虹鲷体色粉红或橘红,头小、体厚,初次性成熟在350g以上。 彩虹鲷属热带鱼类,耐低氧,对盐度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