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茄子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集的贵州省内外66份茄子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紫红色长筒形的茄子类型占收集资源的53%以上;熟期主要以中熟为主,占45.45%;株高95cm、株幅65cm左右的种质资源最多;同时筛选出高抗褐纹病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以来,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收集各类宁波地方蔬菜种质资源176份,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建立了种质资源库档案;利用宁波藤茄等优异资源育成系列蔬菜新品种12个。种质资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的育种工作实践亦证明,一个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往往来自于一个特异性状基因的利用,正如小麦、水稻种质资源中少数几个矮秆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引发了世界第一次绿色革命。然而,在蔬菜种子市场化、蔬菜生产商品化以及蔬菜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2002—2004年,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西南地区特色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广泛调查,引进收集特色蔬菜种质资源85份,进行繁殖更新、农艺性状鉴定和品种编目,在性状鉴定基础上,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标记对14份耐盐茄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02条带,多态性条带所占的比例为77.4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份耐盐茄子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16~0.975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47处可将14份耐盐茄子材料分为3大类,大部分种质资源(85.71%)都聚在第3类(栽培种),表明收集到的茄子耐盐种质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10):26-29
为收集、保存和了解江西省蔬菜种质资源现状,以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基础,共收集到233份瓜类蔬菜资源。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分布在江西省11个县(市、区)、40个乡(镇)、120个村及普查县瓜类蔬菜种质资源分类、分布规律、性状特点及优异资源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有6个科;部分地方品种品质较好,但纯度低、退化严重;都昌县、崇仁县、寻乌县具有丰富的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本文对调查地区瓜类蔬菜资源现状、特色资源农艺性状特点及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瓜类蔬菜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茄子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进展 苏晓梅等(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中国蔬菜》2012(10)茄子种质资源分类是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基础。 本文综述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DNA分子标记等方法在茄子种质资源分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茄子种质资源分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蔬菜》2012,1(9):22-24
茄子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进展苏晓梅等(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中国蔬菜》2012(10)茄子种质资源分类是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DNA分子标记等方法在茄子种质资  相似文献   

8.
蔬菜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种质资源库建立于1982年,蔬菜资源库现存量达3万余份,74.2%为国内资源,25.8%为国外资源,包括许多传统蔬菜及野生蔬菜。现总结的是近10余年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在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优异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茄子菌核病病原菌种类及在育种上筛选可利用的菌核病抗性资源,将收集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并采用田间活体茎接种法对42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菌核病抗性筛选。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不同茄子种质类型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茄子野生种S.torvum、S.sisymbriifolium、S.anguivi表现免疫(I),4份S.aethiopicum表现为高抗(HR)或抗病(R),4份东南亚初级栽培茄(S.melongena subsp.ovigerum)表现中抗(MR),高级栽培茄均表现感病(S)或者高感(HS),而种间杂种表现免疫(I)。茄子野生近缘种具有菌核病抗性基因,且可通过杂交等手段转育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苏州市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平台的建设情况;苏州市莲藕、茭白、芡实、水芹等特色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提出了苏州市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在收集与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州市特色水生蔬菜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茄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标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6 份茄子种质进行形态学标记,以评价供试茄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
供试茄子种质的形态学性状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质间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54.83%,其中叶刺的
变异系数最大,为493.3%,果实弯曲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9%;对茄子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
Pearson 相关性系数23 作为聚类阈值,将76 份茄子材料划分成三大类群,以Pearson 相关性系数19.5 作
为聚类阈值,将76 份茄子材料划分成七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近五十年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十年来在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率、安全、低能耗保存技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研究,优异基因源的挖掘、种质创新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针对蔬菜种质资源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应用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对34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有2份资源材料表现高抗,2份表现抗病,5份表现中抗,26份表现感病,这些抗病的资源材料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的可以作抗源材料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4.
用19对InDel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46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对InDel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范围在0.48~0.66之间,均值为0.59。46份茄子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2~1.00之间,均值为0.70,说明46份茄子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不大,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6处,将46份茄子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聚类的结果与叶色、花冠色和果实性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与来源地的关联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15.
茄子种质资源分类是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DNA分子标记等方法在茄子种质资源分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茄子种质资源分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6份茄子种质为材料,综合应用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大小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开展度;最大叶性状变异系数最高,其次是单果质量;基于种质间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将56份茄子资源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在选育密植型品种时利用,第Ⅱ类群可在选育高产型品种时利用,第Ⅲ类群在选育特异材料时利用。综合分析了茄子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茄子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7,(7):23-26
油瓜含油量高达80%,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开发潜力。笔者通过收集和保存云南各地野生油瓜种质资源共39份,在云南省景洪市进行栽培试种,观测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云南野生油瓜种质资源个体差异非常大,最大与最小种仁质量差20.8 g,种子质量和体积并不能作为衡量种仁质量的标准。研究结果为野生油瓜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江西省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并发掘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为野生猕猴桃资源保育及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2017—2018年对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进行收集与评价。结果表明: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其中以野生毛花猕猴桃居多,占收集种质的78.88%。2年共收集16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其中毛花猕猴桃雄株77份、雌株50份;中华猕猴桃雄株6份、雌株14份;长叶猕猴桃雄株3份、雌株1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分布海拔跨度为636~1 041 m,雌雄株交叉分布。从供试野生猕猴桃种质中挖掘出20份单花药花粉数均大于6 000个、雄蕊数均大于120枚、花粉活力均高于80%的优良授粉雄株种质;3份大果型种质,其单果质量为20 g以上;3份高干物质类型种质,其果实软熟后干物质含量均大于17%。该研究可为后期优良种质选育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133份水芹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世界各地收集的182份野生种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L.),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我国晚疫病主流生理小种T_(0,1)和T_(1,2),旨在筛选出抗晚疫病的遗传资源。结果表明,182份种质资源中有25份种质对T_(0,1)小种表现稳定抗性,占总数的13.74%,其中免疫(I)1份,高抗(HR)5份,中抗(MR)19份;对T_(1,2)小种表现抗性的种质资源为22份,占12.09%,其中高抗种质3份,中抗19份。通过分析抗性种质的地理位置,发现抗性种质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来源于秘鲁首都利马。利用18个SNP分子标记对抗性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抗性种质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13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集中,抗性水平差异较小;第Ⅱ类群包含9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分散,抗性水平差异较大。试验获得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尤其是高抗种质PI390730、LA1604、L03707,可作为优异抗源应用于番茄抗晚疫病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