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室从1979年底起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选育的5.39号美味测耳菌种,进行了平菇液体菌种及其栽培研究,经两年多反复试验,初步摸索了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及相应的技术。一、培养基的配方我室选用土豆汁、玉米粉两种培养基,分别进行不同配方试验,摇瓶装量为100ml,pH6,经15磅灭菌30分钟,摇床转速145转/  相似文献   

2.
利用麦粒制作菌种营养充足,用种量省,菌丝恢复快,成活率高。一般制法是把小麦浸泡、煮烫、冲洗、晾干再加上发酵过的牛粪和其它营养物质,然后灭菌。工序较繁琐,特别是煮烫工序,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夹生”或“破肚”。改进后的麦粒菌种制作方法的特点是减去小麦煮烫和牛粪发酵两  相似文献   

3.
杨爱芝 《中国蔬菜》2002,1(5):47-47
食用菌生产原种和栽培种常用棉壳或木屑 ,少数使用麦粒或玉米粒等颗粒种 ,工厂化生产使用液体菌种。其实 ,食用菌生产使用稻谷颗粒种效果更好。1稻谷颗粒种制作方法稻谷用清水浸泡48~60h(小时)至吸足水分 ,用清水或人工配制的营养水煮沸 ,至米熟而不开花。滤干摊凉 ,控干表面水分 ,加入1 %~3 %石膏粉拌匀。装入盐水瓶或塑料袋 ,装量不超过半瓶或1/3袋。盐水瓶用棉塞封口 ,塑料袋折叠封口。121~125℃高温灭菌2h(小时) ,冷却后接入菌种。待菌种萌发、生长至每团菌种沾附10粒左右稻谷时 ,摇瓶或倒袋 ,将团粒摇散。…  相似文献   

4.
用生料制平菇凤尾菇菌种,具有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降低成本,不需要灭菌消毒,发菌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出菇早、产量高等优点。制作方法: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并经太阳晒1~2天后的棉籽壳,进行堆制发酵。在堆制时,每百斤棉籽壳加多菌灵2两、石膏2斤、石灰粉1斤、水160~180斤左右,拌匀后堆制成圆锥形,上面盖好塑料  相似文献   

5.
用棉塞作为菌种瓶的封口不仅成本高,灭菌时还常润湿棉塞,容易导致菌种污染。下面介绍几种不用棉塞的菌种瓶封口法: 1.用四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2.用双层报纸外加一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3.用双层牛皮纸蒙口,用牛筋扎紧。 4.用双层报纸外加一层聚丙烯薄膜,用牛筋扎紧。灭菌接种后,薄膜只松松地扎在报纸层外面,以增加透气性。 5.用一层聚丙烯薄膜并用牛筋扎口。此法仅用于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平菇、凤尾菇菌种,且不宜太长时间存放菌种,以  相似文献   

6.
房向阳 《食用菌》2001,23(4):42-42
用稻草栽培凤尾菇,用谷粒菌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生产菌种需要高压灭菌,制约了谷粒菌种的推广使用,笔者经多年的试验,找到了一种简易的生产方法,可在冬季大量生产谷粒菌种,用于早春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用棉子壳作培养料栽培平菇后的下脚料可制蘑菇种。经我们二年实践证明,利用废料制作的菌种与粪草料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制作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概述台湾地区黑木耳麦粒菌种、木屑菌种、液体菌种等栽培用菌种的制作方法;从生产季节、原料调配及制包、接菌、培养和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黑木耳太空包栽培法。同时,介绍工厂化有机栽培法的工厂化制包、接菌及温包培养、环控栽培等3个环节所涉及的设备设施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看了贵刊1985年第一期上刊登的《菌种瓶薄膜封口法》一文,觉得我这几年搞菌种,也一直采用薄膜封口,但与该文谈的方法有别,愿借贵刊一角谈谈,以与食用菌爱好者交流经验。我采用的方法是: 1.聚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以后,即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高压灭菌后,直接放入接种箱内,消毒、接种。 2.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后,用一层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和一层牛皮纸封口,经高压灭菌,于接种后将牛皮纸拿  相似文献   

10.
菌种贮存五法1液体石蜡贮存法。用化学纯液体石蜡,经高压灭菌后,置于40℃恒温箱中或太阳下数小时,或放置干燥容器中数日,使高压灭菌时渗入石蜡中的水蒸汽蒸发掉。用无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取上述液体石蜡,注入菌种试管中,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度,试管口塞上棉塞,...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麦粒菌种制作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规的双孢菇麦粒菌种制作方法是将麦粒经浸泡煮沸后经灭菌用于制种.这一制作流程存在着难以掌握麦粒含水量的缺陷:当浸泡和煮沸时间过长(达较高含水量时)煮沸或高压灭菌过程会使麦粒破裂,浆液渗出导致培养基成糊状.接种后菌丝生长缓慢并易结菌块.含水量过小时又会出现菌丝生长不良或不发菌.改良技术减少了煮沸环节又可使麦粒在保持较高含水量的前提下避免原常规流程的不足.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颖 《食用菌》2023,(2):45-46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87年开始探索快速繁育平菇菌种技术,并经多次中试和推广试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本法的主要特点是:扩制母种不用试管,而是采用罐头瓶.由于罐头瓶底面积大,接种点多,氧气足,发菌明显加快.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给同行试用.(一)扩制母种①配方为马玲薯综合培养基,再加3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和2~3片VB_1.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洗净的罐头瓶内,瓶装20ml,瓶底中间厚为3~5mm,每1000ml可装40~50瓶.瓶口用牛皮纸加薄膜包扎.常规灭菌后平置冷却接种.③接种时挑取绿豆大小菌种7块,均匀(中间1点,周围6  相似文献   

14.
炮弹菌种系根据日本的接种钉原理,用硬质塑料制成三足鼎立形似图钉的炮弹头(见图)再将它与木屑培养料拌和后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培养好的菌种称之为炮弹菌种.与日本塑料接种钉菌种相比具有:菌种与培养料接触面积大,发菌更快;顶盖面积大与接种穴的覆盖面大,不易污染杂菌.现将应用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卢朝亮 《食用菌》2008,(2):61-61
笔者在长期应用液体菌种的生产实践中,找到了利用自制的液体菌种接种器进行液体菌种接种,现将液体菌种接种器的制作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答读者问     
怎样制河泥、谷粒和颗粒菌种? 笞:河泥菌种是用没有化学污染的肥沃河泥,与70%干度的碎牛、猪粪,按1:1体积混和做成小堆,自然发酵一周左右晒干打碎,配料时用2%石灰水调节水分。谷粒菌种是用黑麦、小麦、小米、高粱等制成,先将谷粒用温水浸泡或蒸煮,含水量在50~60%。颗粒菌种,一般用2%的发酵粪末、15%贝壳粉、15%淀粉、50%谷壳粉,制成6×10毫米的颗粒。装瓶、灭菌、接种和培养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一、原料:棉子壳,木屑,麸皮,石膏等。二、生产工艺:(一)配方:1.棉壳89%,麸皮10%,’石膏12%。2.棉子壳50%,木屑39%,麸皮10%,石膏2%。3.木屑79%,麸皮20%,石膏2%。水一般为120%左右。水份多少对发菌会有一定影响。 (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1.5磅压力下保持1.5小时,常温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3小时,并要闷一夜。 (三)接种:在接种之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气化消毒,消毒半小时后再进行无菌接种。在接种时菌种量要大些,并要选择优嫩的良菌种,如发现老化和吐黄水的菌种则不能用。  相似文献   

18.
优质菌种萌发快,吃料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我们利用玉米芯生产颗粒菌种,并应用于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1供试配方 平菇:玉米芯(花生大的颗粒,下同)78%,麦麸20%,食盐、石膏各1%。香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7%,麦麸20%,食盐、白糖、石膏各1%。金针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5%,麦麸15%,玉米粉5%,大豆粉2%,食盐、白糖、石膏各l%。 2装料灭菌 把粉碎好的玉米芯用3%的石灰水泡12小时(水面超过料面3cm以上)。捞出凉至表皮略见干燥,这时pH8~7,高温灭菌后下降到pH7~6。处理好的玉米芯加入各种辅料、拌匀装袋(14×30cm,18×40cm)灭菌。灭菌时不可垒大堆,否则上压下挤,蒸汽流通不畅,灭菌效果不佳。采用两次间歇性灭菌,即第一次温度达到100℃4小时后,停火4小时,再灭菌4小时。  相似文献   

19.
液体菌种半熟料栽培平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6)
平菇原料拌料后经堆积发酵,使用液体菌种进行生料、半熟料和熟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熟料栽培污染率最低,半熟料栽培以培养基灭菌2 h污染率最低,也最为经济;灭菌4 h污染率反而高。发酵料不经灭菌,开放式直接接入液体菌种,在冬季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 ,同固体菌种相比 ,除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外 ,而且大大降低污染率 ,但有些用户因不注意相关环节的细节问题 ,也会造成接种后菌袋污染率上升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对菌袋灭菌过程中因温度或时间等问题处理不当 ,造成灭菌不够彻底 ,液体菌种接入后 ,菌丝长至 1/ 3左右时 ,杂菌由料中间向外生长造成菌丝不再向内生长。2 接种环境不达标 接种环境不标准 ,不卫生而导致接种环境无菌率低 ,因而在接种过程中杂菌孢子落入菌袋中的数量太多 ,形成优势而导致染菌。3 接种不熟练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