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韦永梁 《种子科技》2023,(16):36-38
糖料蔗是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发达,是制造蔗糖的主要原料之一,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当前我国对于糖料蔗种植力度逐渐加大,种植技术也得到不断创新。深耕深松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蓄养能力,促进糖料蔗良好生长。基于此,文章重点对糖料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推广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助力糖料蔗种植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皮果蔗皮薄、肉脆、汁多、纤维少,含糖分高达17%,适口性好,生产上表现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且耐储运而深受消费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欢迎。我县1991年引进种植成功后,经过20年的种植实践,平均亩产8000千克以上。目前产地市场调拨价为1.2元/千克,平均亩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扣除当年蔗种、肥料、  相似文献   

3.
李梅 《科学种养》2010,(3):18-18
五彩水果蜜蔗属特早熟、特丰产、特高糖、特艳丽、特高效的特种水果蜜蔗新品系,是近年由本中心从我国传统食用果蔗品系中人工驯化选育的芽变系列水果蜜蔗新秀。从长江流域到长城脚下,凡适种小麦、水稻、甘薯、花生的偏酸性、中性或轻盐碱土壤,只要具备中等以上肥力条件,均可采取地膜加小拱棚的大田直栽方式种植五彩水果蜜蔗。一般亩产10~12吨,  相似文献   

4.
日本蜜蔗又称黑果蔗。系中国农科院引进的一种黑果汁甘蔗,在即墨市可为稀有,2001年仅种植667m2。它既可作水果鲜食,又可深加工成蔗汁饮料、冰糖、味精、天然食品添加剂等,又是轻工业的好原料,发展种植,前景可观。1特征特性生育期约210天左右,抗旱,耐涝,抗  相似文献   

5.
良种信息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提供下列良种中麦2号冬小麦优质丰产,亩产257.9—375.2公斤,是烤制面包较理想的原料。适宜在京、津、冀、鲁、晋等地种植。北京837冬小麦高产稳产,亩产350—492.5公斤,品质好,抗病性好。适于在京、津、冀、鲁、晋等地种植。中作8131—1优质春小麦在北部冬麦区春播及黄淮冬麦区偏南地区晚秋播亩产250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于2014-2016年度在陇川弄门基地,对云蔗05-51以4个播种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布置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云蔗05-51’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云蔗05-51’的茎径、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和锤度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云蔗05-51’的有效茎数、锤度和蔗茎产量有显著影响。蔗茎产量在1月20播种最高达到150.70t/hm2,过了1月20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增减差别不大;在种植密度B1(150000芽/hm2)时蔗茎产量达到最高值127.25t/hm2,蔗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少亦相应的减产。从播期和密度的交互效应来考虑‘云蔗05-51’最佳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分别是1月20日播种,下种种植密度为B1(150000芽/hm2)。  相似文献   

7.
2021年广西蔗区糖料蔗生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地了解2021年广西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蔗区的种植面积及植期、品种结构、甘蔗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调查发现:2021年广西蔗区整体苗情较好,有足够的苗数;南宁市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一定程度减少(-5.81%),其他蔗区基本保持稳定;螟害枯心率整体较低,但宿根蔗螟害防治仍然是难题;宿根蔗黑穗病问题严峻,需加强关注并做好防控;机械化收获仍处于较低水平;蔗农种植新品种意愿强烈,蔗区的品种类型进一步多元化。建议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以及抗黑穗病优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甘蔗‘云蔗05-51’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于2014—2016年度在陇川弄门基地,对‘云蔗05-51’进行4个播种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设置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云蔗05-51’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云蔗05-51’的茎径、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和锤度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云蔗05-51’的有效茎数、锤度和蔗茎产量有显著影响。蔗茎产量在1月20日播种最高达到150.70 t/hm~2,1月20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增减差别不大;在种植密度B1(150000芽/hm~2)时蔗茎产量达到最高值127.25 t/hm~2,蔗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少而减产。从播期和密度的交互效应来考虑,‘云蔗05-51’最佳的播期是1月20日,下种种植密度为150000芽/hm~2。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是玉米主产国,种植玉米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981~1985年每年种植玉米3460多万亩,平均亩产310公斤,总产1060多万吨,亩产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提高190公斤,总产增加593.5万吨。单产提高与玉米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有密切的关系。战后南斯拉夫玉米生产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相似文献   

10.
崇左市是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蔗区,为全面地了解该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于 2022 年采用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面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蔗区的甘蔗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2 年崇左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增幅 2.81% ;苗情总体较好,有足够的苗数,但阴雨寡照天气较多造成株高较去年矮;螟虫为害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宿根蔗黑穗病高发,逐年愈发严重,需引起重视;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建议加快优良甘蔗新品种的培育及推广应用,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诗  冯奕玺 《科学种养》2008,(12):16-17
雷州丰岛蔗区既是糖蔗主产区,又是果蔗产区,土壤、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果蔗生长,是种植果蔗的好地方。该蔗区的湛江、麻章、雷州、遂溪、廉江和徐闻等县(市)种植果蔗面积1334公顷,一般公顷产蔗量75~90吨,高产的达120~150吨。现将该蔗区果蔗丰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桂果蔗1号产量性状及商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在广西蔗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其推广应用提供配套栽培技术,于2016年分别在广西4个县蔗区对该品种进行了3.9万、4.2万、4.5万、4.8万、5.1万、5.4万株/hm~2等6个不同种植密度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桂果蔗1号株高、田间蔗汁锤度影响较小;茎径、商品蔗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茎产量、商品蔗产量、经济收入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先增后降的趋势。4.8万株/hm~2处理蔗产量最高,达到149 077.1kg/hm~2。商品蔗产量以4.8万、4.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到144 325.3kg/hm~2和144 069.9kg/hm~2,经济纯收入以4.5万株/hm~2处理最高,达102 132.3元/hm~2;梢腐病的发病率为0.25%~0.89%,不同种植密度间没有明显的发生规律。桂果蔗1号在广西的适宜种植密度是4.5万株/hm~2,在实际生产中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饶鸣钿 《作物杂志》1992,8(1):25-26
我县每年种植再生稻1万多亩,冷浸田再生稻占有一定比例。在1990~1991年冷浸田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中,涌现一定面积高产田,头季稻亩产550~600公斤,再生稻亩产250~300公斤,年亩产超“双纲”,创我县冷浸田单季稻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4.
施振方 《种子》1998,(5):48-49
选择粗细均匀,去掉蔗梢顶端发育未完全,组织过于幼嫩以及蔗茎中处于地表以下的部分后为12个芽数的无病害蔗茎,按全息生物学理论,将每根蔗茎3芽分,即为上、中、下3个不同的全息元,又将每个全息元蔗茎平分成双芽苗。种植后,来自上部全息元蔗茎的生物学性状最好,产量最高,其次是来自中部全息元蔗茎的,最差的为来自下部全息元蔗茎。上述结果完全符合生物全息现象,表明在甘蔗种植中应用全息对应关系定城选种,在后代中能加强期望性状,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2013年广西蔗区甘蔗中期生长情况,于2013年9月9日至9月11日对百色、崇左、来宾3个主要蔗区进行调查。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表明:2013年广西甘蔗中期长势总体情况与2012年相当,综合3个蔗区数据,新植蔗有效茎数增加了2955株/hm2,宿根蔗有效茎数与2012年基本持平;新植蔗平均株高降低了7cm,宿根蔗平均株高增加了24cm;新植蔗茎径平均增加0.06cm,宿根蔗茎径平均减少0.0lcm;螟害枯心率和黑穗病自然发病率均略少于往年。2013/2014年榨季全区甘蔗产量预计与上榨季基本持平。针对调查结果,建议应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加强现代甘蔗种植技术培训,加强糖业相关管理部门对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同时,要积极调整甘蔗品种种植结构,扩大桂糖系列优良甘蔗品种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吕梁地区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60万亩左右,占全区粮田总面积近十分之一。但多年来,马铃薯平均亩产量只有700多公斤。低于全省平均亩产水平。造成低产的原因很多,但品种严重退化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影响胶泥土田蔗产量、含糖量的主要因素 1.1种植不规范,行距窄、密度大 杨柳乡主产蔗区90%以上的种植行距只有65~70cm,双芽苗播种量9万~12万/hm^2(18.0~22.5t/hm^2)。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邯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连续三年进行南蔗北栽试验,最近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筛选出的甘蔗品种沱江红亩产可达6000~8000公斤。栽培要点是:根据甘蔗生根、萌芽...  相似文献   

19.
塔穗蓖麻又叫长果穗蓖麻,原产日本。1981年引进忻州地区种植。在黄土丘陵沙梁地种植,亩产达240公斤;在滩地种植,亩产可达280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0~40%。1985年全地区种植10万余亩,占蓖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20.
沈兆敏 《科学种养》2012,(11):51-52
随着我国柑橘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柑橘产量不断增加,于是经常出现滞销和跌价的现象。大力发展橙汁加工业可以促进柑橘销售,但加工橙汁的原料果工厂收购价较低,因此果农愿种鲜销品种而不愿种加工品种。近几年,鲜销的脐橙品种出现卖难而送加工厂加工的,平均亩产不足1吨,每吨价格750~800元;而早金脐橙、特洛维他脐橙平均亩产2.5~3.0吨,每吨价格800~900元,显然种植效益比一般品种高得多。以下将这两个甜橙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