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安市被誉为“葡萄之乡”,全市现有巨峰葡萄面积4万多亩,产量5万吨,年产值2.5亿元。但是,在发展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农对葡萄科学施肥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跟风施肥的问题,从而影响巨峰葡萄品质和产量。现就福安巨峰葡萄园肥力现状进行剖析,探索配套施肥技术,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最早于1984年进入福安市,截至目前整个福安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共计3333hm2,每年创造产值超过6亿元,2015年福安巨峰葡萄获得我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福安市巨峰葡萄的整体提效益,必须要针对葡萄栽培的相关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引进栽培和骨干技术,并且从建园定植、枝叶修剪、灌溉、施肥以及套袋、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后期的采收等相关方面展开详细的葡萄栽培技术管理,以求达到保证葡萄品质优良目的。  相似文献   

3.
福安市1984年引进巨峰葡萄,现种植面积3333公顷,产值6.0亿元,该市的巨峰葡萄2015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确保福安市的巨峰葡萄种植取得良好的效益,需要高度重视栽培过程的管理,合理运用优质栽培技术,从建园定植、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施肥与灌溉、果实套袋以及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严格栽培技术管理,以保证福安市巨峰葡萄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4.
建平县果树面积常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品种有葡萄、苹果、梨、桃、杏等,其中梨树面积最大8万亩,苹果1.5万亩,葡萄0.3万亩,其他0.5万亩。果农在栽培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施肥,许多果农在大年时或肥料价格低时就多用一些肥,在小年时或肥料价格贵时就少用一些肥,科学施肥观念较弱。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无核白葡萄是吐鲁番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5万(667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吐鲁番地区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经过无核白葡萄架式改良、良种推广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后,目前无核白葡萄施肥基本停留在经验性施肥阶段,过量施肥、投肥不足、养分比例不平衡、偏施氮磷肥,忽视钾肥、偏春季施肥,忽视秋季施肥等现象普谊存在.因此,我们通过"无核白葡萄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对无核白葡萄平衡施肥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福安市2008年从山东志昌葡萄研究所引进黑蜜葡萄品种,通过近8年的引种栽培,探索出一套关键栽培技术,为当地的黑蜜葡萄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安市自1985年引进试种巨峰葡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誉为“南方葡萄之乡”,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葡萄霜霉病发生早、危害重,给葡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2005年福安市葡萄霜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发生面积达到3.5万亩,造成产量损失达三成以上,一般年份葡萄霜霉病造成减产也达10%。如何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是抓好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酿酒葡萄机械化管理及机械配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葡萄生产对机械化的需求自1998年至今,昌吉州已建成1.3万公顷酿酒葡萄基地。目前葡萄生产主要作业环节是:春季出土→上架绑条→除草施肥灌水→喷施药剂→修剪→收获→冬季埋压等,其中葡萄出土、绑条、施肥、收获完全都是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9.
结合福安市气候特点及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制定福安市避雨栽培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规范。  相似文献   

10.
福安市地处闽东中心,现有葡萄栽培面积约2600 hm2,年产葡萄鲜果5万t左右,其中巨峰葡萄占95%以上,是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为了促进巨峰葡萄规范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2003年开始,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开展巨峰葡萄无公害优质栽培示范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鲜果样品检测结果符合《NY 5086-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的卫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全国正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旨在通过测土、试验等手段,逐步研究推广各种农作物科学的、最佳的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前几年一直在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上进行研究推广,为满足我市服务特色产业的需求,特在葡萄上安排肥料试验,对本溪地区葡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葡萄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葡萄在生产上一般采用密植栽培,根系在定值沟中交叉密集,土壤中的营养满足不了多年生长和结果的需求,所以每年应该轮换进行深翻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质,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葡萄色泽是衡量鲜食葡萄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外观指标,葡萄的上色与外界环境、气候因子、栽培模式、施肥方法等关系密切,葡萄上色期色泽变化由淡到浓,色泽渐次加深,葡萄内在优良品质逐渐显现,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严格控制葡萄产量、合理选择栽培架式、适宜的施肥方式、喷施植物激素、准确掌握合适的采摘时期等技术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葡萄营养特性的基础上,介绍葡萄配方施肥技术,以促进葡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5.
周红 《福建农业》2012,(6):38-38
福安市是南方鲜食葡萄的重点产区,在栽培过程中果农特别注重葡萄园采后的管理,能保护葡萄秋季适时落叶,是葡萄优质、丰产、稳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6.
葡萄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遵化市酿酒及鲜食葡萄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达到了1000hm2,总产量达3万t。合理施肥对提高葡萄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病性非常重要。现将遵化市葡萄施肥技术总结如下:葡萄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镁、硫、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磷、钾吸收量最多。每生产1000kg葡萄浆果需要吸收氮3郾8kg、五氧化二磷2郾0~2郾5kg、氧化钾4郾0~5郾0kg。生长前期需要较多的氮肥,生长后期需要较多的磷肥和钾肥。葡萄对氮的吸收从萌芽期开始,从展叶到开花吸收的氮主要来自根系和枝蔓中贮藏的氨态氮,果粒膨大至果实采收前所需氮素主要从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福安巨峰葡萄品质,保障果品质量安全,笔者探讨了福安市推广的葡萄避雨栽培、果穗套袋、健康栽培、产量控制、生态调控、理化应用,以及高效低毒新农药、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酸化调理剂、微肥、绿肥、农药源头管控、农残检测等一系列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葡萄栽培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施肥次数过多,施肥量过大等问题,为简化葡萄施肥过程,降低施肥成本;利用田间微区试验,通过长效尿素与磷钾肥配合使用,探讨一次性施肥和简化施肥对巨峰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效尿素与磷钾肥一次性施用比有机肥对照和NPK常规施肥分别增产32.4%和8.1%。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或相似于常规施肥处理;利用长效尿素与普通磷钾肥配合,一次性施肥法在巨峰葡萄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福安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根据福建省农业厅的要求,福安市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试点工作.通过对福安市耕地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分析,了解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原因,为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对于提高福安市耕地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葡萄的需吸肥特点、施肥原则和具体的施肥方案,对阜阳市的葡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