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张天福教授 ,1 91 0年 8月 1 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 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1 934年从日本考察茶叶回国后 ,一直从事茶叶教育、科研、生产、加工、收购、评审与茶文化等的组织领导和实践工作 ,在培养茶叶人才、研制制茶机械、发展评审技艺、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都作出显著成绩 ,在茶叶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张天福先生是福建现代茶业科研与教育的创始人。在 2 0世纪 30年代中期 ,他创办了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 ,任场长兼校长 ,开创了科研教育相结合的先河。在茶场 ,他千方百计筹集…  相似文献   

2.
福安茶俗     
福安茶俗福建省福安市茶业局吴家阔福安自唐代就有产制茶叶,并初步形成饮茶习俗。茶俗源于民间,传播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为当地主要民俗文化之一。随着饮茶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已从日常生活的粗犷饮喝向品赏艺术的方向发展,并进入了婚丧喜庆等方方面面领域,形成固有...  相似文献   

3.
许咏梅 《世界农业》2005,(10):15-17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主要产茶国和贸易国.中国的茶叶生产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期.中国的茶叶贸易一直占据着垄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实行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使茶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中国茶叶居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之后位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4.
有机茶是指在茶叶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茶树营养需求生产的茶叶。发展有机茶产业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饮用安全的环保茶叶,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近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有机茶产业,按高标准规范有机茶园的建设,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推动茶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碡,把茶业大县做成茶业强县。  相似文献   

5.
冯娟 《现代农业》2008,(4):67-69
湖南省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叶是湖南省的重要出口物资,近年来,由于自身和外部原因,湖南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国际竞争力优势下降。根据这一现状,文章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加大茶叶深加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来提升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正> 福安是全国四大茶叶生产县市之一,是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生产区。但由于茶区群众,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栽培方法和盲目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使叶农药残留量明显超标,产量质量下降,阻塞茶叶销量渠道,销货逐年下降,茶农收入每况愈下。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是近年来严重制约福安茶叶生产的“瓶颈”。解决农药问题,是福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茶业出口优势有所下降,主要是全球宏观环境不景气奠定了茶叶出口业绩难以提升的基调,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手段挤压茶业主体的出口空间,出口茶业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国际竞争对手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为此,提高中国茶业的出口绩效,要优化产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市场、扩大新兴市场;扩大内需并鼓励茶叶企业"走出去";健全茶叶产业链,并提高茶叶出口利润;全过程提高茶业质量;强化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湘丰(茶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丰旅游)是湖南湘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丰茶业)的全资子公司,湘丰茶业地处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旅游基于集团公司茶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将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叶机械、茶艺展示、茶文化展示等多个功能结合于一体,开发了以茶为中心的独特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23,(2):51-52
<正>福建农垦茶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福安市坦洋茶场、福安市高坂茶场、福安市王家茶场等三个国有茶场商业化改革组建而成。近年来,按照《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重点打造智慧茶业,努力提升福安农垦茶产业竞争力。公司已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茶园示范区,把5G、物联网、区块链、云服务等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应用于3800亩茶叶基地,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成为福建农垦茶产业的标杆。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三峡名城”湖北宜昌举办了全国茶叶最高年度盛会——第七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中国三峡首届茶业国际博览会.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健康、科学对茶叶资源的深层开发考虑.茶文化旅游应是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茶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浙闽边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史载龙泉在三国时期即已产茶,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清代张竹楠《梅移随笔》记:“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可见,龙泉茶业源远流长。时至八十年代,我市茶园面积达5.12万亩,产量近1000吨,茶叶生产曾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粗放的经营方式和受茶叶产销低潮的冲击,我市茶业由盛转衰,茶厂倒闭,茶农弃茶,到2002年龙泉茶园面积减少为1.98万亩。2003年开始,龙泉市委、市政府开始重视茶业发展问题,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种茶,茶业开始复苏。目前该市茶园面积增加到2.5万亩,其中经营状况较好的茶园面积约0.5万亩。但与国内外和周边县区茶业发展情况相比,龙泉的茶业显得相对滞后。为了摸清龙泉茶业发展状况,更好地为龙泉茶叶发展寻求对策,笔者对龙泉茶叶生产经营状况作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3.
茶叶作为近代以来重要的外销货物之一,其外销数量直接关系外汇经济。江西茶业在民国后期特别是战争年代已经走向衰败,国外市场的紧缩与洋行的压榨,加之茶叶品质的下降,导致江西茶业危机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之下,江西省政府在婺源县创办江西省立茶叶职业学校,培养专门的茶业技术人才,以期改良茶叶品质,恢复茶业经济。本文将对江西省立茶叶职业学校的创办、发展、办学情况以及办学特色进行分析,探讨茶校的创办对当时职业教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茶业发展存在茶叶农药残留,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不高等障碍因素,提出通过建设生态茶园,创造有利茶叶生产的良好生产环境,消除污染源,开发无害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树立品牌,建立茶业产业化体系等途径,实现茶业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余志君  张黎 《古今农业》2011,(3):101-106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况,划分管理区域,推进茶业贷款,组织茶叶贸易,促进茶叶外销等等,尽管这一机构仅存在3年多时间,但对...  相似文献   

16.
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现有茶园面积5.72万hm^2,茶叶产量6.26万t,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涉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强,70%的农户经济收入与茶业息息相关。茶业既是宁德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茶叶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关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闽台茶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方在生产要素利用、产品结构优化、茶叶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应对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闽台茶叶市场竞争的压力。提出了推动闽台茶业区域合作的建议:(1)加快区域合作的双向性;(2)建立多层次的合作体系;(3)统筹规划区域内茶业布局。  相似文献   

18.
杨卫中 《新农村》2010,(3):11-12
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把茶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茶叶生产发展迅猛,到2008年底,全县茶叶面积近10.05万亩,良种率92%,居全省首位。全县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茶产业,茶叶产值达3.93亿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近年来松阳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19.
湘丰"湘丰"是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旗下的茶叶品牌。公司于2005年12月正式工商注册,专业从事茶苗研发与繁育、茶叶种植、科研与加工及销售和茶艺培训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是中国茶业行业三十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企业、省级茶业旅游示范点、长沙市优秀小巨人企业。  相似文献   

20.
婺源县是"中国茶叶之乡",茶业是当地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婺源县把茶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强势推进茶业产业化发展.2007年实现茶业系列产值3.9亿元,茶叶加工出口贸易量1.8万吨,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2008年我县茶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灾年不减收.上半年,全县生产茶叶5200吨,其中名优茶1100吨,加工贸易量9500吨,实现系列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茶业系列产值可望突破5亿元.婺源茶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后劲增强,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产业效益全面提升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