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摸索植物激素对茶叶的增长效应,我们于1989年夏秋茶期间在龙口茶场进行了“多效好”等几种植物激素对茶叶增长效应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增产效果,以亩用“多效好”15克兑水60公斤喷施增产37.68%居其它处理之首。为了进一步验证“多效好”对茶叶的增产效果,我们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于1990年夏秋茶期间开展了大面积对比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大肆侵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沦陷,国民政府搬迁重庆,为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叶科学研究和生产出口基地,于1939年9月由实业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二家,联合派出王涛(中农所人事课长)和国内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中茶公司技士)、李联标(中农所技士)以及中农所麦作专家金扬镐技士、油桐专家朱源林技士等到山水秀美的贵州湄潭南门外开始筹建湄潭联合实验茶场。筹建人员到湄潭之前,于1939年春先到贵州西部安顺、平坝天龙石板房、贵阳青岩、贵定、遵义等地调查选择场址,调查费时数月,最后确定到盛产竹、木、大米、茶的黔北小江南——湄潭建场,1940年元月由中农所委任我国著名昆虫专家刘淦芝博士为实验茶场首任场长。  相似文献   

3.
以科技为先导 促进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皖垦茶业集团公司由皖垦茶区4个国有茶场整合而成,拥有土地面积108平方公里(16.2万亩),其中:茶园4.2万亩,农田2.1万亩,山林5万亩。国有茶园规模连片,素有“江南茶海”之誉,年生产干茶1.38万吨,年出口茶叶4000吨,是全国最大集中连片国有茶叶出口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洪雅是全国著名的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叶面积16.35万亩,其中投产茶叶面积14.5万亩。据2008年统计,年产鲜茶6356t,全县茶叶总收入2.46亿元。  相似文献   

5.
《农业考古》2006,(5):I0001-I000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茶厂是校办全民所有制企业,是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厂,拥有现代化茶叶加工机械,如引进阿根廷全自动袋泡茶机、自动热收缩机、易拉罐封口机等。生产经营“金仙牌”盒装、袋装和易拉罐装等各系列鸟龙茶(铁观音等)、茉莉花茶、杜仲萘、绞股兰茶、银杏茶、红玫瑰萘、苦丁茶、灵芝茶、牛蒡茶、鱼腥草茶、白藤茶等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80余个大中城市,部分销往日本、韩国、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6.
遂昌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据统计,至2009年冬,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0.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7.79万亩,良种率达到75.6%。全县茶叶产量6140吨,产值2.61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4左右,茶产业成为全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安顺农垦农场相继创建,贵州省山京畜牧场、贵州省夏云农场等成为贵州省农垦系统的骨干农场。多年来,安顺农垦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垦区亮丽名片。以茶为“业”,成就安顺农垦亮丽名片安顺农垦5个农场和1个经营性公司均与茶结缘,全市农垦占地约有2万亩,有茶园面积占6679亩,其中绿色食品茶园基地5526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云和县朱村乡茶叶发展势头迅猛,至2005年9月止,已发展名优茶园9000多亩,已初步成为一个“茶叶之乡”。广大茶农在大面积发展名优茶园的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希望自己能进行茶苗繁殖。为此,我们于2004年在该乡泉溪村进行了白茶苗的短穗扦插技术的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并于2005年进行示范推广,在该乡金村村建立25亩白茶的短穗扦插育苗示范基地。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历史悠久,是全国第一批无公害茶叶生产建设示范基地,同时也是最多的绿花、花茶主产县市。茶叶品种多。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2.57万吨,毛茶产值7.16亿元。商品总值16.46亿元,名优绿茶比例约占茶叶总量的28%。产值却占毛茶产值的65%。茶叶加工主要以家庭式为主,燃料大多使用木柴、煤炭。这些都不是清洁能源,会影响茶叶卫生质量。为了改变生产模式.推广茶叶“五新”技术。利用最新型环保能源——“沼气”。城阳乡农技站两年来通过在仙岭村采用沼气加工名优绿茶试验,茶叶品质好,经济效益佳,是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九连山茶场位于安徽省芜湖县境的沿江低山丘陵地带,是一个以茶为主的农垦企业,全场现有土地面积为1.2万亩,其中茶园面积5500亩,茶叶年产量100万公斤。自2005年6月获农业部产品认证,2005年11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以来,茶场严格落实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努力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种茶水平,创出“九山翠剑”品牌,示范基地农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5095亩,投产55709亩,占总面积的85.58%,年产干茶3940吨,同时建立了无公害花园1500亩,年产量115吨。全县拥有茶叶初制加上厂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较有规模的5家,其中3家企业建立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推进了茶业产业化进程。2001年全县年茶叶总产值5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2600多万元,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仅次于永春芦柑之后的第二大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2.
广东农垦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立足调整作物布局,在以蔗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园生产,现已拥有无公害茶园500公顷,是广东省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也是广东最大的茶叶类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雄鸥”牌和“勇士”牌绿茶均获国家首批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10月华海茶园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示范基地”。公司的主产品“雄鸥”牌蒸青绿茶是广东省名牌产品,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广东省绿茶金奖、国际名茶银奖,还作为特色名优产品选送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展览。“雄鸥”牌和“勇士”牌绿茶连续多次获得全国“中茶杯”一等奖和广东省名优茶评比金奖;2005年3月,“雄鸥”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成为最受欢迎的南粤佳茗。公司绿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茶叶的总产量从1987年的330吨,增加到2005年的1400吨,销售收入由原来190万元上升到近2000万元。在茶叶生产中,华海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精心打造南粤绿色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13.
茶叶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叶品种繁多,制茶形式多样,茶叶市场走俏,茶叶生产效益逐年提高,茶农茶叶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为弥补茶叶品种的紧缺,为广大茶农提供优质的茶叶苗木,2008年6月笔者对肉桂茶叶品种进行扦插繁殖育苗20亩,推广到大田种植800多亩,经过大田科学管理,大田茶园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尤溪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至今已有1000多年。近年来,尤溪县以培育“尤溪双骄”(绿茶、红茶两大系列茶品)为抓手,推进茶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4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3.5万亩,获得有机茶认证2360亩。茶产品主要有七香一品白、蓬莱银螺、清溪雪芽、东岩雀舌、梅剑等绿茶和金云富、金红螺、红雪芽等红茶。以及铁观音、金观音等乌龙茶三大系列。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26日,是一家集有机陨坑茶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及旅游于一体的国有控股现代农业企业。公司茶园基地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70万年前的陨石坑区域,土壤中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水土条件,造就了具有特色的陨坑茶叶。公司目前拥有生态茶园面积约1500亩,苗圃基地20余亩,还建设有茶叶加工厂、专家楼和科研楼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茶叶产业链,年生产茶叶可达200吨。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9,(6):43-43
今年4月,浙江大学与临海市政府签约,在临海市羊岩茶场建立浙大临海茶产业工程研发中心。 临海市是浙江省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茶叶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量3000吨,并开发了“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等名茶。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记者姚希凯 通讯员潘贤超 ) 近日 ,安溪县历山茶叶有限公司技术员姚加怀等人经过 3年的试验 ,成功培育出乌龙茶叶的新品种———“金乌龙” ,集合了安溪铁观音与黄金贵的优点 ,形如绿豆 ,色如翠玉 ,汤如黄金 ,气如幽兰 ,韵味悠长 ,特别耐泡 ,回味无穷 ,而且价格是同等质量铁观音的一半。据了解 ,安溪历山茶叶有限公司将在湖上镇飞新村开发 80 0亩金乌龙茶叶基地 ,目前已与日本法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销售总代理协议 ,市场前景非常好。安溪成功培育茶叶新品种——金乌龙!记者@姚希凯 !通讯员@潘贤超…  相似文献   

18.
十年品牌之路,望海茶溯千年渊脉,一跃成为全省著名名茶品牌,成效斐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一个场200亩面积扩大到全县5万亩的名茶生产基地,建立起2万亩无性系良种核心基地,1.1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万亩有机茶基地,是浙江省最早开发有机茶的县市之一,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有机茶基地。  相似文献   

19.
据《永春县志》记载 ,永春种茶始于北宋。永春因境内山恋起伏、气候温和、多雨多雾 ,茶树立足条件得天独厚 ,水仙、佛手、铁观音三枝竞秀 ,成为茶中极品。 1982年 ,被福建省定为茶叶出口基地县。近几年来 ,永春立足茶叶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公司 +基地 +专业村的产业化开发之路 ,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其中 ,横口镇金山寨、坑仔口镇、玉斗镇、苏坑镇、湖洋镇是永春茶叶的主要基地。永春茶叶公司的永鹏牌铁观音、金佛手等名茶多次荣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成为名牌产品 ,大大增加了永春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扭转了以前永春茶叶生产销售每年徘徊不…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05,(5):F002-F002
施甸县万兴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固定资产一千多万元,茶叶基地4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7000余亩,公司下辖2个分公司5个加工厂。涉及施甸县酒房、姚关等五个乡镇的8个村委会,受益农户2100多户和8所中小学。通过公司的带动,每年为受益农户和8所中小学增加200多万元的收入,公司从2002年以来一直是保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