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十五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举世为之瞩目。我省茧丝生产在省丝绸公司领导下,亦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八十年代中顺利地完成了蚕茧生产基地从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西等新区转移,进一步促进了蚕茧生产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全省全年二化白茧化,这标志着我省蚕茧优质高产达到了新的水平,根本改变了我省历史上饲养多化蚕种,  相似文献   

2.
建所以来,我所在开展家蚕原种生产,为推动广东省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40年来,我所共生产多化性原原种1111764蛾,销售487286蛾,生产多化性原种470449张,销售170866张;生产二化性原原种708084蛾,销售90982蛾,生产二化性原种359143张,销售250011张。经过40年的努力,我所在原种生产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摧残破坏,到解放前夕,广东的蚕桑生产已一落千丈。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作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蚕业生产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因地处华东、长江下游,淮河中游,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区、丘陵、平原地区适宜宜栽桑养蚕,成为我国蚕茧主要区之一,蚕业发展快、成绩大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安徽省茧丝绸业发展迅速,已形成配套成龙、较为完整的加工体系,茧丝绸的优势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5.
<正> 正确分析形势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两年来,我省蚕业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扭转了蚕桑滑坡的局面,出现了蚕茧连续两年增产的好势头。自1985年全省蚕茧总产量达到204万担(含重庆)的历史高峰之后,曾一度减产,1987年上升到210万担,1988年达到245万担以上,创造了历史上没有达到过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桑和蚕种都是茧丝绸生产的基础,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区52年从江苏引进改良蚕种,在安康县示范饲养成功后,逐步淘汰农家土种到56年实现良种化。地区蚕种场于56年筹建,58年投产。现已成为一个设备齐全,生产体系比较完整的国营种场。截止86年,共生产普种63个品种,计1952301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完全符合实际.不仅为几千年人类进步文明史所证实.在当今社会经济调整发展的时代.更显得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小平同志还精辟指出.发展农业.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我省的蚕业科学技术力量.基础比较好.在三十年代岭南大学开设蚕桑系.以后仲恺农工学校蚕桑科、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等相继建立.沈敦辉、杨邦杰、桂应祥等著名教授.一方面从事教育工作.培  相似文献   

8.
在光荣伟大的十年中,我国的蚕业生产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经过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以及广大干部和蚕农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家蚕和柞蚕的产量分别比解放初的1949年增加了1·7倍和3·8倍,蚕茧产量的增长,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蚕业20年成就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07,35(1):62-62
我镇蚕桑生产自9 0年代的大发展,到近几年的逐渐萎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史。由于近几年茧丝行情时高时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从05年始,茧丝价格稳步上涨,但相对来说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并未调动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1制约我镇蚕桑生产发展主要因素1·1比较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生态蚕业,促进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生态蚕业,不仅能促进桑蚕生产发展,不利于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同时对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介绍了发展生态蚕业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有利条件,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满足我所蚕种生产及科研用桑的需要,是我所桑园建设的核心。坚持贯彻“深沟、厚肥、壮苗、适密、精管”的管理措施,使我所桑园在四十年来的建设中逐步实现了品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除草化学化,施肥科学化,山地桑园灌溉喷灌化。1959年至今我所总产桑量为4260789公斤。由于1985年起桑园  相似文献   

13.
14.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究、家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构建、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繁育配套技术开发及雄蚕品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专养雄蚕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雄蚕丝高端产品与品牌,提高全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我市蚕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蚕茧生产的发展。21世纪是信息和高新技术世纪,高新技术将成为影响蚕茧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新技术,使蚕茧产量和质量来一个大的飞跃是21世纪初急待解决的课题和主要任务。1 20世纪,我市蚕茧生产技术状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蚕茧生产的竞争力,在注重蚕茧产量、质量的同时,更重视提高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和投  相似文献   

16.
蚕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50年来,我国蚕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蚕业生产向深度与广度拓展。21世纪是高新技术的世纪,技术创新将成为影响国家实力、行业潜力、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新世纪的中国蚕业要致力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要立足于技术创新,立足于技术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四川蚕业》2000,28(2):43-45
<正>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全州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上年净增蚕茧1.54万担,总产达到16.7万担,蚕农售茧收入近亿元,蚕桑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蚕茧产量已占全省第三位,蚕茧质量位居全省第一位,正积极向全省乃至全国新兴的优质茧丝基地建设目标挺进。但目前取得的成绩与我州蚕业资源优势相比潜力还十分巨大。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州蚕业发展的历程进行认真的回顾,对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景有个清醒的  相似文献   

18.
家蚕品种选育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家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经历了以自主育成的优良杂交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国外引进品种,以优质高产的多丝量白茧品种替换有色茧品种,以二化性品种以及导入多化性血缘的强健性品种替换一化性品种,以及亚热带蚕区以多丝量二化性品种替换多化性品种的发展历程。华东蚕区、华南蚕区、西南蚕区饲养的家蚕品种已进行了4次更新换代,家蚕新品种选育呈现多样化格局。今后家蚕新品种选育工作要充分应用家蚕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研究的成果,在常规技术育种的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选育出适应不同蚕区生态条件、特殊性状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功能与用途需要、产量与品质性状优异的蚕品种,为推动传统蚕丝产业升级改造以及产业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成立公司前的基本概况莒县植桑养蚕历史悠久,1911年秋,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创办,1917年春建桑园36亩,共8640株,至1922年有桑树70万株,但到建国前所剩无几。建国后虽有所发展,仍徘徊不前,至1968年全县梯田地边桑达300万株,1978年专用桑园面积5035亩,产茧45000kg。由于建园质量不高,管理差,成活率低,至1980年开始毁桑种粮。1982年丝绸公司成立前,  相似文献   

20.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发展之蚕品种选育与审定、蚕种生产设施。浙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蚕品种鉴定,80年代中期开展审定,不仅全国最早且为从未间断的个别省份;到2014年,共审定通过了27对蚕新品种。不同年代的主推品种同,均为新品种。浙江"一库五点"的蚕种质资源保存模式为全国首创。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极大改善了蚕种生产基地与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