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湖州黄桃锦香“Y”形整形技术进行调查和研讨。结果表明,“Y”形比开心形整形黄桃成熟早1~3 d,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优果率高,达88.4%,比开心形提高7.3百分点;产量高,667 m2产量1 643 kg,效益提高3 665元。黄桃“Y”形整形管理方便,修剪难度小,通风透光好,病虫害防治、套袋、采摘容易,果实品质好,可在湖州市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 13个因素中单株种子数变异系数最大(13.01%), 种子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小(2.42%)。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85.91%, 其中第1主成分为“粒重因子”, 第2主成分为“单株产量因子”, 第3主成分为“生长量因子”。通过研究确定了“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 为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40.2%甲维·丙溴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防效可达97.45%以上;药后10 d保叶效果可达96.97%以上,有效成分用量482.4 g/hm~2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14.5%苄·扑·乙粉剂不同剂量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4.5%苄·扑·乙粉剂1050g/hm2除草效果最好。该药剂田间适用量为600~1050g/hm2,适施期为移栽后7d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机直播水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对50%丙草胺水乳剂单剂和混配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后在机直播田“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中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施药20 d后,丙草胺单剂或混配苄嘧磺隆处理对水稻出苗均无影响,与未施药对照比,出苗率在87.1%~97.8%。施药48 d后,510~780 g·hm-2处理对稗草植株密度和鲜重防效在98.0%以上,对阔叶草植株的鲜重防效在94.3%以上,均为优良水平。表明50%丙草胺单剂或混配10%苄嘧磺隆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技术中应用对水稻出苗安全,杂草防效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甜核·苏云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适宜用药量为450~600g/hm2,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用药1次,药后7d,其保叶效果达77.2%以上,杀虫效果达83.3%以上;药后14d,其保叶效果及杀虫效果均达76%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  相似文献   

7.
‘乔纳金’苹果及其脆肉芽变果实质地发育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乔纳金’苹果及其脆肉芽变果实发育后期硬度与脆度的变化、果实香气成分含量以及果实软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旨在为全面认识该脆肉芽变的发育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丰富苹果果实质地品质发育的理论体系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乔纳金’苹果及其脆肉芽变苹果发育后期的果实为试材,检测果实硬度、脆度、香气成分含量以及乙烯生物合成基因ACO、ACS和果实软化有关基因PG、PME、β-Gal、α-L-Af、XET、AM、LOX及β-xyl的表达量。【结果】‘乔纳金’苹果及其脆肉芽变果实发育后期的果实硬度与脆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在采前50-35 d有个快速下降过程,但脆肉芽变的果实硬度与脆度均显著高于‘乔纳金’;‘乔纳金’苹果酯类化合物的种类数与含量分别是其脆肉芽变的1.5倍和1.2倍,而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仅是其脆肉芽变的15.1%和14.3%;‘乔纳金’苹果ACO基因表达量前后变化很大,在花后120 d有一个明显的表达峰,花后113-120 d表达量(2 995.8)占总表达量(3 039.6)的98.6%,而‘乔纳金’硬肉芽变果实ACS和ACO基因表达量前后变化不大,总表达量仅分别相当于‘乔纳金’的73.9%和1.1%,且表达峰均滞后于‘乔纳金’;‘乔纳金’苹果PG及XET等6个基因在花后113-120 d表达量均占总表达量的35%以上,是引起‘乔纳金’苹果果实硬度与脆度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乔纳金’脆肉芽变果实参试的12个基因总表达量(1 021.9)仅是‘乔纳金’(4 399.1)的23.2%,其中PG、α-L-Af、 XET和β-Gal等4个基因表达量分别是‘乔纳金’的12.5%、62.7%、72.6%和75.3%。【结论】‘乔纳金’苹果酯类成分种类多、含量高,而脆肉芽变醇类和醛类成分种类多、含量高;两份材料果实发育后期果实硬度和脆度的差异及其变化可能是ACS、ACO、PG、β-Gal、β-xyl、α-L-Af和 XET等多种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CO、PG、β-Gal和XET是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噻嗪酮乳油90mL处理对水稻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防效仍为90.8%,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药效试验表明,10%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EC 20~80g/667m2对水稻直播田中的禾本科杂草稗草、千金子有良好防效,防治效果与剂量成正比,推荐用量40g/667m2、60g/667m2对水稻安全,对稗草、千金子15d、30d株防效和30d鲜重防效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用药量1050-1800g/hm^2,施药后45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1%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2%噁草.丁草胺EC1500mL/hm^2、33%二甲戊乐灵EC1800mL/hm^2、50%异丙隆WP750g/hm^2、10%苄嘧磺隆WP375g/hm^2及人工除草处理。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其经济有效用量为1050g/hm^2。  相似文献   

11.
在小麦上开展由浙江大学研发、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麦用叶面肥“真打粮”的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喷施“真打粮”比喷施等量清水667 m2增产65 kg、增产率16.3%,达到极显著水平,投入产出比为1∶5.11,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烟嘧·莠去津WG2375-2875g/h㎡能有效防除玉米田1年生杂草。药后28d,对狗尾草、稗草、马唐、青葙和鸭跖草的株防效达88.7%-92.3%,鲜重防效达92.9%-96.2%,对玉米安全性好,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蒜抗重茬组合肥料的施用效果,本课题组安排了以常规基肥为对照,分别以“中耕沃土、健土卫士”160 kg/亩、10 kg/亩,200 kg/亩、20 kg/亩,240 kg/亩、30 kg/亩3种不同配比用量为基肥的施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一级蒜头(横径≥6.0 cm)占比分别为43.75%、58.33%、73.96%,均较对照(CK)的39.58%有明显的提高;折合大蒜亩产量增幅分别为6.64%、12.06%、24.13%,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容重、土壤含盐总量明显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得以改善。综合试验结果分析,以“中耕沃土、健土卫士”240 kg/亩、30 kg/亩的基肥配比处理综合收益最高,改善土壤性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8%吡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499.5g/hm2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d、7d防效分别为84.08%、88.18%,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6.6%,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2%,药后15 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90.2%,其速效性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20%异丙威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黄文娟  耿翔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61-161,164
为检测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制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特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0、450、600g/h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49%;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乳油2 250mL/h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了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性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300~450g/hm2。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对梨木危害很大,试验采用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000~1500倍液常量喷雾对梨木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可达1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同治理的交汇融合。“十三五”时期,浙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五位一体”乡村治理效能,展现了“重要窗口”的实践伟力,同时也显现了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十四五”时期,浙江应从数字经济“补短板”、政治治理“固根基”、文化建设“上水平”、社会主体“增后劲”、生态发展“调机制”出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和规范豁眼鹅种蛋消毒技术,探讨种蛋“三步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及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合格的1000枚豁眼鹅种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0枚。对照组仅在种蛋入孵前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试验组实施“三步消毒法” 即种蛋收集后浸洗、入孵前熏蒸和孵化过程中喷洒消毒。在种蛋消毒前后检测蛋壳表面细菌数量,将处理后的种蛋放入同一台孵化机中进行孵化,统计孵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三步消毒后蛋壳表面细菌综合减少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减少率66.7%);试验组种蛋受精卵孵化率(85.1%)、健雏率(97.0%)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8.5%和7.2%,差异均极显著(P <0.01);试验组胚胎早期死亡率(4.0%),与对照组比较降低7.0%,差异极显著(P <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胚胎后期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因此,实施“三步消毒法”消毒豁眼鹅种蛋可大幅度减少种蛋保存与孵化过程中蛋壳表面的细菌数量,提高种蛋受精卵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种蛋胚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选用7种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28%烯肟菌酯·多菌灵WP、30%戊唑·福美双WP、25%氰烯菌酯SC、80%戊唑醇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55%、69.83%、68.97%、64.66%,明显优于当地常规用药50%多菌灵WP59.48%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选用以上四种药剂,并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