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林国荣  赖元洪 《种子》1999,(4):70-72
选用聚乙烯薄膜小包装袋包装9种不同含水量杂交稻种子,进行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期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在冬季小包装的杂交稻种子,其种子能保持种用价值的期限与包装时种子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包装时含水量高,种子活力下降快,则贮存期短;含水量为10.2%-10.9%的袋装种子经一年贮存发芽率可保持93.0%-94.15%,含水量13.5%的袋装种子经8个月贮存芽率可保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红  杨威山 《种子科技》2002,20(5):284-285
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商品性。试验表明,穗萌抑制剂和穗芽克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有抑制作用。在气候恶劣的连阴雨条件下,可降低穗发芽17.0-2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1991年,浙江省10个县、市种子公司在杂交水稻种子成熟期,喷施了“穗萌抑制剂”试验。在制种田齐穗后10天,把药液喷在不育系上,对杂交稻种子在穗上发芽可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但收获后1—2个月又可恢复正常发芽率。同时,喷施“穗萌抑制剂”后,还可以起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大果蔷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实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层积等方法,探讨大果蔷薇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大果蔷薇种子的种皮和种胚都含有发芽抑制物和缺乏促进发芽的物质,通过5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和5℃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而运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引发处理对野生茄子砧木托鲁巴姆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确定托鲁巴姆发芽率的统计时间为第20天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化学试剂对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结果表明:0.50%NaNO3溶液的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发芽率,0.50%MnCl2溶液的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指数,对发芽率无影响;在300 mg/kg的外源赤霉素的引发诱导下,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能力能得到显著提高,浓度过低或过高对托鲁巴姆的萌发影响不大或显著抑制托鲁巴姆的萌发.本试验改进建立了一项新的种子促萌技术:吸湿-预萌发-回干技术,经过该处理预萌发6 d后的托鲁巴姆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率都显著高于对照,且经过该技术处理后的托鲁巴姆种子促萌效果在常温条件下可保持2个月,在低温条件下可保持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潘温文  洪震  练发良 《种子》2017,(3):99-101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24h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且显著促进了韭菜幼苗的生长,但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在种子未经浸种直接催芽的情况下,200~300mg/L赤霉素溶液处理24h也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50~100mg/L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韭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秋葵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对来自4个不同产区的秋葵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赤霉素对秋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可提高秋葵种子的发芽集中度、发芽势和发芽率,还可缩短发芽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 mg/L时,种子的发芽集中度最高,发芽所需时间最短;当赤霉素浓度超过60 mg/L时,种子发芽集中度开始下降,发芽所需时间开始延长.  相似文献   

10.
田宏  邵麟惠  熊军波  张鹤山  刘洋 《种子》2016,(10):83-86
以江夏扁穗雀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和休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新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几乎不发芽,风干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随着种子干燥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贮藏63d种子萌发出现急剧变化,发芽率达51.33%,与前期处理差异显著(p<0.05);78~81d发芽率超过85%,休眠解除,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至第6天.不同成熟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在解除休眠后发芽特性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成熟度高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兵先  刘军 《种子》2017,(2):49-55
水稻穗萌是指水稻种子成熟后期尚未脱离母株之前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萌给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制种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现象与品种遗传特性相关,外界环境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存在大量有关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穗萌机理的报道,但有关水稻穗萌的内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主要从种子含水量、环境温度、水解酶活性、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品种遗传特性以及主效微效基因的调控等多个方面概括了水稻穗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同时也总结了农业生产上从育种、栽培、化学药剂和生物技术途径调控穗萌的多种措施.以期为今后水稻穗萌机理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上防止穗萌发生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穗萌抑制剂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交稻种子生产上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收获季节母本株穗大量发芽(穗芽),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5%左右,若成熟期间遇阴雨天气则更为严重。为此,1992年我们应用浙农大研制的穗萌抑制剂进行了抑制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在汕优63夏季制种田内进行,小区面积0.01亩,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药剂用浙农大研制的穗萌抑制剂粉剂。 1.2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对黑皮冬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皮冬瓜种子经不同浓度的双氧水预处理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经0.5%和1.0%的双氧水处理可显著促进黑皮冬瓜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尤以0.5%的双氧水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地提高黑皮冬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  相似文献   

15.
几种化学物质浸种对辣椒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艳  崔鸿文 《种子》1995,(5):17-19
用不同浓度的硼砂、钼酸铵、氯化钙及赤霉素溶液浸种,结果表明:B.Mo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力,均以0.3g/L的浸种效果较好,且Mo的效果优于B;Ca也可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力,在4.0 ̄16.0g/L的范围内,发芽高峰值及发芽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赤霉素则抑制辣椒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6.
穗萌动种子是指粒形完整、粒色正常、发芽口开裂,但胚根和胚芽尚未突破种皮的种子。产生原因大都是制种后期遇台风久雨所致。据观察,一般年份穗萌动种子(简称萌谷)占总数2~5%,而气候恶劣年份萌谷高达25%以上。杂交稻种子中的萌谷在收获、翻晒、贮藏和入库检验过程中,常被认为是健康种子,可是到翌年播种季节发芽力往往只剩少数甚至没有。为了给评估萌谷经贮藏后的播  相似文献   

17.
王艳  任吉君  周荣  赵惠瑜 《种子》2006,25(3):13-14,18
探讨了赤霉素、硫脲溶液以不同浓度浸种对藿香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陈化藿香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而0.2%硫脲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SOD、POD的酶活性,降低浸出液的紫外吸收率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产品     
正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种子休眠与萌发是两个紧密关联的植物生理过程,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休眠在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程度往往在新收获的种子中达到最高,可以帮助植物度过不利的环境、防止穗发芽及"胎萌"现象的发生。后熟、低温和光照等因素往往可以打破休眠、促使种子萌发,使植物开始新的生命周期。种子休眠与萌发既受内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的调节。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是决定种子休眠与萌  相似文献   

19.
唐建成 《中国种业》2003,(11):36-37
杂交稻种子由于现有母本无休眠性,颖壳闭合不严,包颈,穗部湿度较大,以及残留赤霉素促进发芽的作用,一旦遇上天气不良,穗芽现象严重,往往造成制种户和种子公司的巨大损失。1穗芽种子死亡的原因1.1机械损伤和黑根霉感染穗芽种子包括穗上萌动和发芽的种子,以突破颖壳为度,其中发芽种子数量较少,大部分为萌动种子,两者数量大约为1:5~6。萌动种子晒干后几乎跟正常种子无异,但仔细观察可见胚部颖壳裂开。发芽种子大部分通过精选被淘汰掉了,萌动种子仍保留在商品种子中。通常把原有部分穗芽的种子统称穗芽种子,本文为区别起见称为含穗芽种子。1.1.…  相似文献   

20.
林斌  沈积华 《种子》1990,(3):27-32
近年来,九二○植物调节素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母株的穗发芽,一般年份穗发芽率为5~10%。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则更易造成大量穗发芽。1989年浙江省早稻穗发芽达10~20%导致减产,不仅给收购工作、种子贮藏和浸种催芽增加了难度,而且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用抗穗萌剂Ⅰ(水剂);Ⅱ(粉剂)进行抑制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的研究,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