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平皿抑菌圈法评价多菌灵、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不同浓度(400、600、800、1000倍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以采后发病的玉金香厚皮甜瓜的腐烂病病原菌镰刀菌(Fusariumspp.)、粉红单端孢(Cephalotheciumroseum)、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青霉(Penicillumsp.)作为供试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4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400倍液处理后的抑制效果与其他3种浓度处理后的抑制效果在α=0.05水平上对镰刀菌、粉红单端孢和黑曲霉存在显著性差异。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6种药剂处理覆土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6种药剂处理覆土后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形态和单菇重量影响不明显.疣克星稀释倍数为1 200倍、消毒剂稀释倍数为2 000倍~5 000倍、多菌灵稀释倍数为1 500倍~2 500倍、菇丰稀释倍数为2 000倍~2 400倍、甲基托布津稀释倍数为2 500倍时对双孢蘑菇增产明显;百菌清处理能降低双孢蘑菇产量.  相似文献   

3.
李容  黄永 《西南园艺》1998,26(3):11-13
从一年生瓜类植株上分离、筛选获得97008、97018两株拮抗菌,在PDA平板上测得对甜瓜主要果实病害病原菌软腐菌(Rhizopus sp.)、镰刀菌(Fusarium sp.)、交链孢菌(Altemaria sp.)、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sp.)的菌丝生长与孢子发育有明显抑制竹用。  相似文献   

4.
任玉锋  唐艳军 《北方园艺》2012,(16):159-162
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百里香酚及其复合物对灵武长枣采后主要病原菌黑根霉、皮落青霉、链格孢、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抑制效应。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及其复合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表现为浓度效应;其对4种供试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壳聚糖-百里香酚、海藻酸钠-百里香酚、百里香酚、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应比含有相同有效浓度的单体抑制效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常见的6种食用菌化学消毒制剂为试材,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化学消毒制剂对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等5种杂菌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适合的消毒剂。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抑制杂菌效果不同,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名制剂抑制效果也不相同;多菌灵1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最强(最佳浓度为500倍液),而对青霉作用较弱,多菌灵2对多数杂菌无抑制作用;克霉灵、绿霉净抑制青霉效果最佳,最佳浓度分别为200倍液和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6.
生姜汁、大蒜汁对灵武长枣采后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生姜汁、大蒜汁对灵武长枣采后主要病原真菌链格孢、粉红聚端孢、青霉属、黑根霉进行了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汁液对4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大蒜汁生姜汁;大蒜汁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6.25%、1.56%、6.25%、12.5%;生姜汁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6.25%5、0%5、0%。  相似文献   

7.
“玉金香”甜瓜采后真菌病原物鉴定及侵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玉金香”甜瓜花期和不同生长阶段果实为试材,对采后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典型病害的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从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鉴定上探讨病原菌在甜瓜生长阶段的侵染规律.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采后极易发生真菌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粉霉病、白霉病和褐腐病.主要病原菌是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其中,甜瓜常温贮藏主要病害是粉霉病和黑斑病,低温贮藏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玉金香”甜瓜在从开花至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可受到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粉红单端孢霉的侵染主要发生在甜瓜果实成熟期;链格孢的侵染率最高;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花期和果实转色期.  相似文献   

8.
陈龙  王勇  李旭双  陈典 《北方园艺》2015,(6):110-113
以采自于黑龙江省双城、大同、甘南、五常等地的大蒜干腐病病样为供试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同时进行4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并选取这2种药剂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进行抑菌试验,制作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大蒜干腐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wn oxysporum Schlecht),60%纯白多菌灵和根萎停对大蒜干腐病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经毒力回归方程计算,防治尖孢镰刀菌时根萎停的EC50值为29.65mg/L,60%纯白多菌灵的EC50值为69.82mg/L,表明根萎停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对设施栽培条件下的2个葡萄品种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0%多菌灵250、500、1 000倍液4 d与8 d后,套袋果的农药残留量均达到无公害果品质量要求,以1 000倍液间隔8 d后的残留量最低,而未套袋果的残留量均超标.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 d与8 d后,套袋果均未检测出残留,但甲基托布津在植物体内可转化为多菌灵,果实内是否存在多菌灵残留仍需进一步检测验证.  相似文献   

10.
周秀华  崔磊  马艳丽  张敏 《北方园艺》2011,(23):136-137
选用15种高效低毒类杀菌剂为试材,研究其对苗木立枯病的2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锌、多菌灵、咪鲜胺锰盐、春雷霉素4种药剂是对2种病原菌均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抑菌率均在80%以上,建议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纳四种常用杀菌剂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链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对链孢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较差;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链孢霉菌丝、孢子以及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多菌灵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链孢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其中1000倍多菌灵对秀珍菇的抑制率9.87%,而对链孢霉孢子抑制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棒盘孢(Corymeumsp.)、节孢状镰刀菌(Fusariumarthrosporioides)、狭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angustata)等,依次占11.8%、12.0%、8.9%、7.9%。每个单果大多是只能分离出一种菌,少数出现2一3种菌。不同症状的果实,出现的真菌种类不同,霉心果以链格孢出现率最高,占60%-80%;心腐果中链格孢出现率显著较少,占10%-30%;而粉红单端孢、节孢状镰刀菌、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等5种菌的出现率较高,占7.8%-25.5%。用果心不带菌的果实人工接种,对12种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看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致心腐的病菌主要有5种,分别是粉红单端孢、棒盘孢、节孢状镰刀菌、狭截盘多毛孢和一种不产孢的浅色丝状菌。链格孢主要致霉心症状。混合接种试验表明,如有几种真菌进入果心,则致病性强的一种首先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3.
苹果套袋前喷杀菌剂对黑点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套袋富士苹果发生黑点病严重的情况,2000-2001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点病之所以严重与花后至套袋前喷用的杀菌剂种类、浓度和次数有关。凡单喷2-3次大生M-45或甲基托布津的果园黑点病 果率70%以上;虽然以大生M-45和甲基托布津为主,但其中有1-3次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时,病果率低于1%或不发病;喷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杀菌剂,或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则基本不发病。适宜的用药组合为500-600倍50%多菌灵加600倍50%代森锰锌等。调查认为,引发黑点病的真菌为粉红聚端孢霉菌,康氏粉蚧能否导致黑点病,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60%百泰可分散粒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荆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与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为防治梨黑斑病较好的药剂品种,其中,以60%百泰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药效表现最好,3次药后10 d的防效达到99.79%,显著优于其余4种药剂,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9.09%、86.7%、84.42%和83.79%,4种杀菌剂之间的药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吉林蔬菜》2005,(1):39-39
可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药剂浸种,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在苗期和成株期当叶片上出现了黑星病的病斑后,就要开始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使用的药剂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30%百菌清烟剂0.25千克/(亩);5%百菌清粉尘1千克/(亩)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了12株食用真菌和5种霉菌对7种抗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侧耳属、香菇和金针菇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不敏感,而木耳和猴头对这两种药物极其敏感。几乎所有供试食用真菌对甲醛和升汞都较敏感。侧耳属绝大多数菌株对石灰较不敢感。霉菌中黑曲霉、绿色未霉和产黄青霉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极其敏感,而米根霉和总状毛霉对这两种药物极不敏感。5种霉菌对甲醛和升汞都敏感,对高锰酸钾都不敏感。通过敏感性比较。在侧耳类、香菇和金针菇生产中比较理想的抗霉剂是多菌灵并辅以适当浓度的甲醛或石灰。  相似文献   

17.
柑桔疮痂病是柑桔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常用波尔多液,托布津这两种药剂。1986~1987年我们进行百菌清防治柑桔疮痂病试验。 供试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美国大祥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日产)和波尔多液。试验地点设在永加县沙头高浦柑场。供试品种:早熟宫川温州蜜柑。防治试验:设75%百菌清500、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空白对照。每处理5次重复,共30个小区、每小区单株,随机排列。使用工农—16型喷雾器,每株喷药1公斤。1986年4月2日发芽时喷药,5月22日检查春梢叶片防治效果;1987年5月7日花谢时喷药,6月26日检查  相似文献   

18.
苹果霉心病主要是花期侵染。试验于2006年和2007年进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供试药液分别为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大生M-45300倍液、75%百菌清3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2.5%特谱唑1000倍液、清水(对照);喷布时间设花期2次(4月20日、4月26日)、终花期2次(5月3日、5月9日)、花期与终花期2次(4月22日、5月5日),于果实采后土窑洞贮存100d(天)后各剖果600个调查病果率。  相似文献   

19.
柑桔疮痂病为害柑桔叶片、新梢和果实的幼嫩组织。尤其以宽皮桔类中的桔类最感病。以往多采用喷布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及剪除病叶等防治方法,效果不太理想,我们于1998年选用津锰混剂进行了防治柑桔疮痂病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试材与方法供试药剂津锰混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剂500倍液(河北辛集化工三厂生产)的混合药剂(即50g甲基托布津加100g代森锰锌兑水50kg);1%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20.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污染菌种中分离的病原性真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与生石灰进行复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六妹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人工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羊肚菌菌种2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在10种杀菌剂中,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0.25 g·L-1百菌清对绿色木霉与卵孢单端孢的抑制率分别为85.71%和64.16%;0.25 g·L-1百菌清与1.2 g·L-1生石灰制成的复配制剂对2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单剂处理,分别为93.25%、72.73%,而对六妹羊肚菌无显著抑制作用,或可应用于相关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