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为依法惩处破坏草原资源的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了如下解释:法释〔2012〕15号第一条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草原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第二条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二十亩以上的,或者曾因非法占用草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2015,(6):21-23
2014年,草原违法案件发案总数比上年减少187起。非法破坏草原面积比上年增加8.4万亩,增长了36.6%,近三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图2),表明打击各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任务依然艰巨。一、非法开垦草原案件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变化情况:2014年,非法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数量比上年增加526起,上升了38%,自2011年以来持续递减后首次出现反弹;非法开垦草原面积比上年增加11.28万亩,增长了65.4%。近三年非法开垦草原案件数量及破坏草原面积的变化情况见图4。  相似文献   

3.
《新疆畜牧业》2013,34(4):1
(2012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8次会议讨论通过)为依法惩处破坏草原资源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草原  相似文献   

4.
2014年,农业部组织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不断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7848起,其中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21起,是上年的2.23倍。为进一步增强草原执法的威慑力,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近日,农业部对其中10起破坏草原资源的犯罪案件进行了通报。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莫建新等八人非法开垦草原案莫建新等八人于2013年8月在乌苏市西大沟镇下店村实施非法开垦草原行为。经乌苏市草原监理站立案调查,莫建新等八人共非法开垦草原2950.7亩,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以粮为钢,种草不如种粮”的短期意识和诸多人为和自然因素以及土地愈来愈被重视的影响,我省各地的草原面积不同程度锐减,草原被乡镇或村非法转让、倒卖的违法现象目趋严重。虽然,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自2003年3月1日修订实施,对草原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同时,《草原法》第64条“对买卖或者以其它开工非法转让草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刑法》228条进行了有效对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尚没有非法转让、倒卖草原案件的典型案例。结合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草原“构成非法转让、倒卖草原使用权罪”做如下评析。  相似文献   

6.
卫迎杰  魏华 《草业科学》2024,(4):1020-1027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非法占用草原犯罪的刑事处罚有了具体的法律指导。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非法占用草原犯罪的行为类型、裁判结果、量刑因素、减刑情节等司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非法占用草原犯罪存在犯罪行为类型不均衡、犯罪构成要件认定模糊、裁判量刑较为随意的问题。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立法层面对草原生态法益重视不足、犯罪构成要件不够明确、刑罚档次缺乏区分度、刑罚手段过于传统4个方面。故研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设置独立罪名;统一定罪标准,明确“大量毁坏”内涵;细化法定刑档次;设置多元化刑罚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业》2015,(6):19-20
2014年,全国各类草原违法案件发案18998起,立案17848起,立案率为93.9%;结案17423起,结案率为97.6%。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征收征用使用草原和非法临时占用草原三类案件共破坏草原面积31.37万亩。买卖或者非法流转草原面积1.83万亩。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621起,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25起(表1)。从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的发案数量看,违反禁牧休牧规定案件发案数量14899起,占发案总数的78.4%,位居第一;非法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数量1910起,占发案总数的10.1%,位居第二;违反草畜平衡规定案件发案数量1013起,占发案总数的5.3%,位居第三(图1)。从破坏草原面积看,非法开垦草原、非法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1,(5):44-44
近日,随着气候回暖,进入草原踏青、游玩人数增加,非法采挖贝母、肉苁蓉、沙葱等草原野生植物的案件也增多。为进一步加强草原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制止非法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农业部对黑龙江、青海、内蒙古、吉林、宁夏、甘肃、新疆和云南等8省区查处的10起非法开垦草原犯罪案件进行了通报。这10起案件中的20名当事人因非法开垦草原被基层人民法院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二千元至六万元不等的罚金。2016年,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认真贯彻实施《草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杜卫  曹晓凡  白宝忠 《草业科学》2011,28(7):1392-1395
主要对《草原法》规定的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破坏草原行为的刑法适用规则进行分析,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等。虽然《刑法》中缺乏专门针对草原犯罪的独立罪名,但是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仍应依据现有刑事法律规范坚决打击草原犯罪行为,以切实保护草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四川省康定市何某某非法占用草原案。何某某于2005年至2015年间在康定市营关村、瓦泽村实施非法占用草原行为。2016年3月,康定市农牧局立案调查。经查,何某某非法占用草原25.11亩,其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2016年3月,康定市农牧科技局将该案移送至县公安局。2016年9月21日,康定市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某有期徒刑一  相似文献   

12.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保护草场资源,巩固“一退双还”(退耕还林还草)草业建设的成果,确保草畜产业持续发展.陕西省延安市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延安草原监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组成草原检查工作组,对近年来乱开滥垦、乱采滥挖、非法占用草原的行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3.
草原改良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可供利用的草地面积在4800万hm2左右,牧草种类丰富,牧草优良,是草原畜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第一性生产资料。近年来,由于过渡放牧,非法开垦,导致草原面积持续锐减,优良牧草不断减少,给草原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草原改良和牧草生产机械化工作。笔者主要结合新疆阜康市草原发展实际,就草原改良技术和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改善草原存在的多种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概要     
2014年,全国各类草原违法案件发案18998起,立案17848起,结案17423起,立案率为93.9%,结案率为97.6%。发案数量比上年减少187起,但破坏草原面积比上年增加8.4万亩,达到31.37万亩。各地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草原司法解释)的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共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21起,比上年增加342起,是上年的2.23倍。非法开垦草原案件数量比上年增加526起,增长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气候变化、盲目开荒、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管理不当、乱砍乱挖、执法不严、非法征(占)用草原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承包责任制,加快草地建设速度,营造护牧林,合理利用草地,严格控制载畜量,加强草原野生植物的采集管理,规范草原流转行为,推行人工增雨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贵南县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芬 《青海草业》2009,18(3):35-37
通过对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盲目开荒、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管理不当、乱砍乱挖、执法不严、非法征占用草原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加大执法力度,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加快草地建设速度,合理利用草地,严格控制栽畜量、加强草原野生植物资源采集管理、规范草原流转行为是遏制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后,一些盟市、旗县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与《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于不顾,越权批准大面积开垦草原,有的地区苏木、嘎查也非法审批开垦草原,造成草原面积大幅减少,草原植被严重沙化、退化,地下水位降低,沙尘暴灾害增多加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极大地影响了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切实保护草原,规范草原管理工作,有效制止乱开滥垦行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3月下发了《关于停止执行〈(1990)26号内政办转发自治区土地局  相似文献   

18.
1996年,青海省牧区冬春草原承包基本结束时,已经出现了草原使用权流转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省流转草原面积已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35%,表现出了多样的流转形式,在畜牧业发展以及草原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草原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世界草原面积的l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在我国农田、森林和草原等绿色植被生态系统中占到6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因此草原生态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是第一位的。草原作为绿色屏障,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天然草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而且具有较强的固沙防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草原大都位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几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是全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减少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草原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植物基因库和重要的动物基因库,这些野生基因的抗寒、抗旱、抗病等性能很强,是我国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已沙化和表土覆沙的草原达8000万公顷,相当于整个内蒙古的草原面积,这些沙化草原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上风头,冬春季节,植被稀疏,风起沙扬,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和尘源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沙尘暴、荒漠化的不断加剧,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草原监理站在查处草原违法案件中发现,买卖、非法转让草原案件有上升趋势,而且在草原被破坏和非法占用使用案件发生的前期,都存在草原买卖、非法转让的违法行为。有草原承包经营者(牧民)非法转让草原使用权的;有以流转为名非法转让草原使用权的;还有非法转让草原后,再次倒卖的,从中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扰乱了草原正常的管理秩序。草原监理机构应高度重视此类草原违法案件,坚决制止,严厉打击,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案情介绍1.案件发生。2010年5月2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