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2001年4月至2006年8月对池塘养殖的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的生长特性连续进行了6年多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Ⅰ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0.0186L3.1312,体长(LB)与全长(LT)的关系式为LT=1.1385LB+0.8702;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求得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48.43[1-e-0.3099(t+0.4826)],Wt=3515.53[1-e-0.3099(t+0.4826)]3.1312,体重生长曲线拐点tx=3.2龄,相应的体长为32.96 cm,体重为1053.93 g;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点,按生长特征值分析可分为两个时期,即t<3.2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t>3.2龄后的生长减缓期,表明线纹尖塘鳢在池塘中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用特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生长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模型(GDGM)等5种生长方程拟合了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根据各方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对其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其次是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相似文献   

2.
梁仁杰  施时迪  张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63-11866
[目的]研究鱼苗的生长与食性变化,研制相应的生产流程与设施。[方法]依据苗种的习性与食性,对鱼苗进行"培水"与饵料的投放,详细地观察池养线纹尖塘鳢鱼苗的摄食与生长变化。[结果]孵化3d后的鱼苗进入混合营养期,孵化5d后的鱼苗体长4.11mm;进入外源营养期,鱼苗的开口饵料以小型轮虫和藻类为主;孵化20d后的鱼苗体长10.76mm,以枝角类为主要饵料;孵化30d后的鱼苗体长15.62mm,能很好地摄食人工投喂的水丝蚓;鱼苗具明显的昼夜摄食节率,以16:00~20:00时摄食活动最强烈。建立了鱼苗全长(L)与日龄(D)的关系式;鱼苗体重(W)与日龄(D)的关系式;鱼苗个体间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性。池塘培育期间,以放养密度130~150尾/m2,经40~55d培育至规格3.1~4.1cm的商业性苗种,其成活率达35.3%。[结论]线纹尖塘鳢是塘鳢科中生长较快的鱼类,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3.
潘淦  许爱娱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123-125
为研究全价浮性膨化饲料对线纹尖塘鳢生长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平均体长为20 cm的线纹尖塘鳢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全价浮性膨化饲料3号料和”鳗鱼粉料+冰鲜鱼”,投喂时间为07:00~08:30和16:30~18:00,采用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创新性地对水质进行臭氧处理,养殖周期为50 d.结果显示,投喂全价浮性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尖塘鳢亲本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尖塘鳢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2000年引进的线纹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AZ1)、2005年引进的线纹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AZ2)及1986年引进的云斑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TG)的遗传多样性,运用PopGene32、CERVUS 3.0、Arlequin 3.1计算3个尖塘鳢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及遗传分化系数(Fst)等遗传参数,基于Nei氏遗传距离利用MEGA 7.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以Structure 2.3分析群体间的遗传结构。【结果】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在3个尖塘鳢群体中扩增得到32个等位基因。AZ1群体、AZ2群体和TG群体的平均Na分别为1.33、1.92和2.33,平均He分别为0.034、0.180和0.214,平均PIC分别为0.031、0.155和0.191。3个尖塘鳢群体间的Fst为0.077~0.384、遗传相似度为0.926~0.950、遗传距离为0.052~0.077。3个尖塘鳢群体有22.54%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77.4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基于Nei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AZ1群体和AZ2群体先聚类为一支,然后与TG群体聚类在一起。【结论】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殖后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尤其是AZ1群体近交程度较高,因此相关引种单位或繁殖场需尽快采取相应的选育手段提高现有杂交鳢群体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交衰退带来的风险,也可通过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提高杂交鳢遗传多样性。此外,3个杂交鳢群体尚未出现种质混杂和杂交情况,仍可作为杂交鳢遗传育种奠基种群。  相似文献   

5.
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rmorata)幼鱼在3种不同放养密度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培育60 d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密度为每667 m~2水体放养30 000尾比放养10 000尾或50000尾更为合适,幼鱼成活率分别为91.3%、88.9%和85.7%.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研究了水温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温度(23℃、26℃、29℃和32℃)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45d。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率逐渐升高,32℃时最高;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9℃时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29℃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3℃摄食率最低,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3个温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水温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摄食和生长有显著性影响,水温在29℃时幼鱼的摄食状态最佳,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人工繁育的探索,发现2龄种鱼经HCG催产,水温29℃条件下40 h产卵,受精卵56 h孵出仔鱼,仔鱼孵出4 d后卵黄囊全部被吸收,仔鱼开口并进入平游阶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孵化的云斑尖塘鳢初孵仔鱼,在水温30(±1)℃条件下对其进行不同初次投饵试验,研究其仔鱼生长和成活情况.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部分仔鱼在破膜后第2d开口摄食,3日龄开始投饵组的仔鱼相对于其他试验组生长较好.仔鱼初次摄食率为5.56%,5日龄仔鱼初次摄食率最高,混合营养期为3d.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出现在孵出后的第5.5~6 d之间,各组在第7、8d仔鱼日死亡率最高.云斑尖塘鳢仔鱼最佳初次投饵时间为3日龄.  相似文献   

9.
潘淦  龙程  许爱娱  林群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145-147
云斑尖塘鳢是广东省名优水产品种之一,利用广州市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现代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池6个,每个育苗池初始投放云斑尖塘鳢苗种30.00(±0.00)万尾,体长为0.33(±0.02)cm,工厂化循环水培育50 d后,云斑尖塘鳢出苗13.87(±1.18)万尾,体长2.63(±0.15)cm,培育存活率为46.22(±3.92)%,体长增长率为800.67(±33.47)%,可增加产值4 427元/m2、利润2 344元,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产出量。  相似文献   

10.
云斑尖塘鳢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 Bleeker)的鳍、鳃、肌肉、肝脏、眼睛、心脏、脾脏和性腺8种组织中的4种同工醇(LDH,MDH,SOD,EST)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  相似文献   

11.
对美洲鲥1~+龄鱼种在池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以10~#东、10~#西2个池塘开展美洲鲥养殖试验,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15 600尾/hm~2、9 600尾/hm~2;养殖成活率分别为46.65%、42.70%。合并统计分析美洲鲥养殖周期内生长特性,在16.4~30.8℃条件下,经185 d的养殖试验,美洲鲥体长增长48.3%,体质量增加286.8%,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0.006 7L~(3.2603(,R~2=0.941 6,呈匀速生长,日均增长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U"型变化,日均增重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W"型变化,肥满度变化范围为1.34~1.63,最大值出现在夏季阶段平均水温最高的时段,美洲鲥1~+龄鱼种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6~30℃,最适生长水温为19~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苜蓿盲蝽危害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罩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苜蓿盲蝽刺吸危害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茎叶比、干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苜蓿盲蝽虫口密度与受害紫花苜蓿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01),对照组紫花苜...  相似文献   

13.
为防除水直播稻田恶性杂草线状匍匐茎藨草,以不同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地后播种前使用10%吡嘧磺隆WP 300g/hm2土壤处理、水稻1叶1心期使用10%吡嘧磺隆WP 300 g/hm2或30%苄嘧磺隆WP 225 g/hm2或30%莎稗磷EC 4 500 mL/hm2二次用药技术,可有效控制线状匍匐茎藨草的危害,药后28 d株数防效达97.57%以上,药后148 d,鲜重防效仍高达84.02%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藨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藨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藨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藨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藨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 cm较浅耕(8~10 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藨草发生量6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