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关 《淡水渔业》1976,(8):27-27
鳗鱼是我国养殖鱼类的新的优良品种,各地均在养殖。由于鳗鱼的两性个体重量悬殊很大,雄鳗重量仅为雌鳗的1/5(降海性成熟雄鳗重多在125—250克间,雌鳗重多在500—1,250克)。凶此,了解塘养鳗鱼的性比、性成熟年龄,对研究鳗鱼的生殖规律,改良养殖方法,提岛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鳗鱼是我国养殖鱼类的新的优良品种,各地均在养殖。由于鳗鱼两性个体悬殊很大,雄鳗重量仅有雌鳗的1/5(降海洄游的性成熟雄鳗体重多数在125-250克,雌鳗多数在500~1250克)。因此,了解塘养鳗鱼的性比、性成熟年龄,对研究鳗鱼的生殖规律、改良养殖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苏如东从1976年开始鳗鱼试养,至今鳗鱼场已发展到48个,养殖温室已达25万平方米,每年出成鳗1000多吨,产值9000万元以上,利润1210多万元。近年来,随着养鳗业的发展,如东又开始发展土池露天养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例如该县洋口乡养鳗场,1992年土池养鳗38亩,5月初每亩投放30~50尾/千克大规格鳗6500尾,到10月下旬全部起捕,平均亩净产1040  相似文献   

4.
养殖鳗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一旦恶化,直接影响鳗鱼的摄食、生长,尤其在土池养鳗中更为突出,故养鳗素有“先养水”之说。 1.池塘的消毒与放苗前水质的培养 土池养殖鳗鱼比一般的塘鱼养殖要求严格。实践证明,养殖鳗鱼的池塘经过曝晒、消毒后养殖池的水质一般在6—8周内相对稳定。此期鳗种的日摄食率高、生长快,养殖的鳗鱼个体均匀,发病率极低。 池塘清整(淤泥深20厘米)后,至少要经过一周的阳光曝晒,如果时间充足,曝晒塘底以淤泥开裂为佳。此为养殖前期水质管理关键。 放养鳗种前10天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和20千克(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分别消毒。一周后排干消  相似文献   

5.
福建鳗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福建省鳗业生产的现状福建省养鳗业始于七十年代初期,是全国最早的养鳗省份之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从单纯养殖形成为养殖生产、烤鳗加工、饲料开发、出口销售、科技开发服务相配套,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养鳗面积3.6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1万亩,土池约2.5万亩)。大小养鳗场约1500家。1999-2000年度约投苗3.5亿尾,占全国投苗量5亿尾的70%,产鳗鱼6.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3万吨的50%。2000-2001年度投鳗苗  相似文献   

6.
各地简讯     
江苏省常熟县积极开展鳗鱼试养我县地处阳澄湖畔,濒临长江下游,河沟湖荡遍布,自然条件优越。在上级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五业”并举的方针,积极发展渔业生产。1974年以来全县广大渔民群众,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为支援市场,支持外贸,决心在养殖四大家鱼的同时,大搞试养鳗鱼。首先在长江边试捕鳗苗,初获成功;又根据我县现有鱼池的条件,土法上马,一鼓作气,建成土、洋鳗池200多亩。经过一年多来的试养,鳗鱼体重明显增加,一般从7,000尾/公斤增重到20尾/公斤。(江苏省常熟县多种经营管理局)  相似文献   

7.
老头鳗的控制与饲养技术在鳗鱼养殖过程中,总有一些生长极慢的“僵鳗”。即使温室养鳗也有生长周期在14个月以上甚至超过20个月的,因而,这些鳗鱼又小老头鳗”。当其所占比例较大时,则当年成经出塘量少,资金回笼慢,各种费用增高、效益降低。因此,工厂化养鳗企业...  相似文献   

8.
江浙一带露天养鳗池,均有长达4个月(11月~翌年3月)的越冬期。如何根据鳗鱼本身的生理特点,加强越冬管理,最大限度避免越冬损失,这对发展下一年的鳗鱼生产十分重要。我场根据以往几年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提前越冬并塘我场一般在十月上旬开始进行鳗鱼越冬并塘,将所有鳗鱼按规格大小作不同处理: 10克以下的新鳗种,体质较弱,越冬成活率较低,因此并塘时将全部迁入塑料大棚内加温继续饲养;100—150克接近出口规格  相似文献   

9.
用经丙酮干燥的鲑鱼脑下垂体或驼背大麻哈鱼脑下垂体促降河雌鳗性成熟,并测定其性成熟度。每1公斤鳗鱼体重用鲑鱼脑下垂体4个或驼背大麻哈鱼脑下垂体12个,每周注射1次,可以获得性成熟度指数为40%到72%的发达卵巢。此时卵径为1毫米左右。注射鲑鱼脑下垂体的一尾雌鳗自然地产出了成熟卵。性成熟度与体重增加率之间有密切关系。而其体重变化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渔场河蟹养殖户于利忠在多年的养殖中,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立体分养经验技术,2009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达82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100~180克/只、雄蟹155~255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重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于利忠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塘水深要保持在1.5米左右,塘口坡比1∶3,水源要充足,塘中  相似文献   

11.
为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上海闵行温流水养鱼场在市水产养殖总场的支持帮助下,利用电厂温排水(黄浦江水),不经生物及化学净化处理,经调温后直接用于流水养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在25平方米的水泥池内试养2500克白仔鳗,经60天饲养,成活率达95%;黑仔鳗尾平均重量超过2.5克,其中最大个体已达到10克。目前试验人员正在进行黑仔到条鳗,条鳗到成鳗的试养工作,争取试验获得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县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场在一九七二年试验用土池养殖鳗鱼。广大职工以“实践论”为指针,胸怀壮志,土法上马,艰苦奋斗,反复实践,使135斤鳗苗初步试养成功。年底原塘饲养的鳗苗每条达2克左右,分塘后饲养的鳗苗每条达50—100克左右。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又继续养殖鳗苗203斤,约71万尾,五十天后起捕鳗苗126  相似文献   

13.
鳗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早先在广东、福建、江苏一带养殖比较普遍。近两年来,由于上述几省养鳗已久,鳗场水质恶化,发病率高,已不太适宜继续养鳗,因此广东、福建两省的一些养鳗老板纷纷到我省投资养鳗。1997年,我省的鳗鱼养殖产量达到0.79万吨。鳗鱼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我省的鳗鱼加工业的发展,去年下旬,先后有江苏龙山鳗业联合公司、广东金曼集团等公司分别在上饶玉山县、赣州瑞金市、宜春市投资建立了3家烤鳗加工厂并生产冷冻烤鳗,产品全部外销,为国家创造外汇的同时,也把我省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推进到新的水平。一、鳗鱼的…  相似文献   

14.
顺德区是淡水养殖主产区,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扶持、部门引导下,发展鳗业的20多年来,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与经营商机,吸引社会众多客商投资鳗业。广大渔业从业者总结、提炼出土池养鳗规范、季节性转移式养鳗规范、连片无公害养鳗新模式,在没有鳗苗资源的区域,打造出我国南方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出口和销售基地,撑起广东鳗鱼业的大半壁江山,“顺德制造”的鳗鱼已经成为“中国骄傲”。  相似文献   

15.
张林  吴翔 《水利渔业》1990,(6):21-24
1988—1989年,作者在前岩和里畈水库进行了网箱养鳗试验,并分析了水库环境与鳗生长速度、网箱结构与抗风浪性能、放养规格及密度与产量、投饵率与饵料系数、鳗分养的间隔时间、鳗病防治措施等问题,认为水库网箱养鳗以当年或2龄鳗种为宜,入箱密度宜以尾重20克以上每平方米200—300尾。在该试验条件下,放养鳗种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Y=14.233+1.332X(n=30,r=0.97)。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浙一带养鳗业发展迅速,成鳗产量成倍增长,养殖方式也从粗放型向精养型过渡,逐渐形成了以温室培育鳗种,利用室外土池配套养殖成鳗的生产结构。即在春末把大规格鳗种从温室移至室外土池进行养殖,深秋把不能达商品规格的鳗种再行移进温室养殖,既利用了廉价的土池设施,又避免了鳗鱼冬眠,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年产量。如东县鳗鱼养殖场从1980年开始进行土池养鳗,实践证明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1.养鳗土池水源及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7.
詹永枢 《水产科技》1991,(4):17-20,28
饶平县是广东省鳗鱼主产县,现有鳗场42个,鳗池770亩。随着养鳗技术的提高,多数鳗场配备了室内保温设施,用于幼鳗前期(每公斤200尾以上)的培育,并取得明显的效果。鳗苗成活率(每公斤1000尾时)普遍达到95%以上;鳗苗培育期一般比露天池缩短1/3。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养鳗业连续滑坡,大部分鳗场亏损严重,有的已无力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鳗池大量空置浪费。据初步统计,我县65家养鳗场,已有19家空场空池,另有27家虽有续养存塘鳗,但生产能力已严重不足。随着鳗鱼陆续出塘,空场空池越来越多,剩下19家鳗场虽有投苗653万尾,但由于负债重,已是步履维艰,鳗场空油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鳗场空置池综合开发,团牵涉到债权、债务、贷款担保人、土地使用权等问题,情况复杂,必须理顺调整各方的利益,分离原来的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19.
香鱼又名鲇鱼、香油鱼等,为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2010年我县在罗溪村利用弃养的鳗鱼养殖场池塘进行香鱼生态养殖,现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鳗池现状1.鳗池现状养殖场30亩,水域总面积21亩,成鳗池面积18亩。养殖池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养殖池高1.2米、水位深0.8米。池底为水泥板面并形成锅底弧状,设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拓新的生产门路,发展创汇渔业,1989年4月,武义要巨水库管委会投资1.3万元,利用水库的自然落差和水库大坝下游的空地,兴建了一只面积为465平方米的自然流水水泥养鳗池。7月从宁海购进尾重10克的野生鳗种13650尾,136.5公斤,经精心驯养和饲养管理,当年生产了一批成鳗和一批大规格鳗种,据验收,全池合计产鳗408公斤,其中:产成鳗97公斤(平均尾重17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