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  朱俊峰  田国强 《大豆科学》2019,38(1):118-123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能否保障大豆有效供给和维护大豆相关产业稳定的问题备受学者和政府部门关注。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世界、中国及中美大豆生产和贸易状况,进而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的影响,最终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产生三方面的影响:(1)进口大豆价格上升,但是幅度较小;(2)豆油、畜产品成本增加,但是对CPI影响有限;(3)增加我国农民种豆积极性,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但是作用有限。应对措施:(1)适当增加国内大豆及油菜籽栽培面积;(2)增加从其它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实施进口多元化;(3)增加大豆替代品的进口和消费,减少大豆进口量;(4)调整饲料配方,采用低蛋白饲料粮配方降低豆粕需求;(5)引导居民调整消费结构,减少大豆需求;(6)深化贸易布局,布局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JAZ(Jasmonate ZIM-domain)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途径中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对植物的防御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关于大豆JAZ基因的报道,为了揭示大豆中JAZ基因家族的特征和潜在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豆基因组中鉴定到24个JAZ基因,分别命名为GmJAZ1~GmJAZ24,并对这24个基因进行基因结构分析、保守基序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以及大豆疫霉菌胁迫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24个GmJAZs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大豆的14条染色体上,其中9号染色体上分布的数目最多,为4个;(2)大豆、拟南芥和水稻的JAZ基因家族可分成5个亚组(C1~C5),其中大豆与拟南芥的JAZ基因亲缘关系最近;(3)该家族成员大多含有响应茉莉酸和脱落酸等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少数含有响应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4)大豆疫霉菌处理后,C4亚组成员显著上调表达,C1亚组成员微弱上调,而C2、C3和C5亚组成员下调表达,表明大豆JAZ基因家族成员对大豆疫霉菌的胁迫具有不同的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更好地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根瘤菌(Rh)促进豆科植物生长和提高其磷利用效率,以提高大豆产量,解决我国大豆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方法]设置4个处理:(1)大豆单作,简写为G;(2)大豆单作接种AMF中的幼套近明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A,简写为G+A;(3)大豆接种根瘤菌Rh中的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R,简写为G+R;(4)大豆接种AMF和Rh,简写为G+A+R,探究接种AMF中的幼套近明球囊霉和费氏中华根瘤菌对大豆磷吸收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G+A+R,G+R,G+A处理相较于G处理,根系菌根侵染强度、根系丛枝丰度、根系泡囊强度、根瘤干重和个数、大豆整株干重、大豆产量、总磷吸收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根冠比显著下降,大豆株高均提升,但不显著。[结论]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和费氏中华根瘤菌能促进大豆生长和产量增加,促进大豆磷吸收效率,双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和费氏中华根瘤菌效果强于单接种。  相似文献   

4.
大豆萌发期对6℃低温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1988年,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系)1910份进行了萌发期抗冷的筛选与研究,温度控制于6℃,恒温,并以25℃发芽实验作对照。(1)不同品种(系)在6℃下发芽率变化很大,其范围从0—100%;(2)黑龙江大豆在6℃下发芽速率最快;(3)确定了6℃下发芽时的最佳调查时间为13—14天;(4)两年共筛选出358个高抗冷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8.7%;(5)黑种皮,深褐脐,肾状、扁椭粒,种皮无光泽表现出较强的抗冷性;(6)百粒重与抗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7)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与抗冷性关系不大,粗脂肪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冷性呈极密切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油酸的比值与抗冷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大豆种植大国,也是大豆消费大国。2016年我国大豆总消费量约9700万吨,其中用于榨油和饲料粕生产消费量约8 500万吨,用于豆浆、豆奶、豆腐等豆制品加工的食用大豆约1 200万吨。就食用大豆而言,消费量已是日本全部大豆消费的2倍,大豆在我国人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在大豆加工产业现代化的新时代,生产原料的优质化和供给稳定化已成为大豆市场竞  相似文献   

6.
大豆鼓粒阶段是决定大豆产量的重要阶段,鼓粒速率可以利用粒重和荚果厚度与花后天数的关系进行模拟估计。田间分别种植3个粒重差异较大的大豆材料(中黄37,秦豆10号和JTN-5503),通过花期标记,利用不同取样方式(定位和随机),连续测定大豆粒重和荚果厚度,拟合其与花后天数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线性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函数可以有效模拟大豆鲜(干)重和荚果厚度与花后天数之间的关系;(2)与籽粒鲜重表示的鼓粒速率比较,籽粒干重增速估值偏高,而基于荚果厚度的估值偏低;(3)不同材料间的荚果平均增厚速率存在差异,但不同材料的初始速率估值差异不大;(4)荚果厚度定位测定的试验误差最小。因此,荚果厚度定位连续测定法可用于大豆鼓粒速率的度量,其结果与籽粒重表示的鼓粒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价格对于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大豆价格的稳定对于我国大豆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GM(1,N)大豆价格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再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相关因素变量,构建GM(1,N)大豆价格预测模型。采用2010-2015年的大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模型选取国内大豆自给量、世界大豆产量、国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4个变量作为相关因素变量;模型预测误差为2.10%,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掌握大豆价格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大豆价格市场预测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和净进口国,大豆和大豆油自给率严重不足,进口来源相对集中。如何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提高大豆油供给,是当前新时期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中国大豆供需现状,在油脂加工视角下对我国大豆作比较优势分析,阐述了大豆油自给率不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开发和推广耐盐碱地种植高产大豆、提升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出油率、科学合理大豆油消费、其他油料作物替代消费等建议来提升我国大豆油自给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1 中国大豆食品行业状况 1.1 中国大豆食品行业发展总况 1.1.1 中国大豆消费情况 2015年,中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约1150万吨,较2014年增长4%左右.其中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占50%左右,约为600万吨,用于其他食品加工的占20%左右,直接食用(包括家庭自制豆浆等)占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高收入群体茶叶认知与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认知、消费行为、消费障碍以及品牌忠诚度。结果表明:(1)中高收入群体对茶叶整体认知度较高;(2)茶叶消费比例超过6成,品类偏好于历史名优茶;(3)茶衍生品消费意愿较高,调饮茶、茶饮料占有较大消费市场份额;(4)导致部分人群不喝茶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忧饮茶对睡眠有影响,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非常担忧;(5)茶叶消费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口感、品质和知名度是影响品牌忠诚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市场营销建议:一是结合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调整产品结构;二是消除消费障碍或隐忧;三是从口感、品质和知名度3个维度入手提高茶叶消费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豆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达87%左右,已严重威胁着我国大豆的供给安全.近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变化,我国大豆生产、加工及消费状况备受国内外关注.2019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提出"一扩两提"的目标,以加强我国大豆产业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加工、贸易及消费现状,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1中国大豆食品行业状况1.1中国大豆食品行业发展总况1.1.1中国大豆消费情况2015年,中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约1 150万吨,较2014年增长4%左右。其中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占50%左右,约为600万吨,用于其他食品加工的占20%左右,直接食用(包括家庭自制豆浆等)占30%左右。1.1.2豆制品企业状况截至2016年3月,中国QS的豆制品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13.
石泽楠  董玲 《大豆科学》2018,(1):131-135
运用MSIH(3)-VAR(3)模型,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的周度数据,从非线性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市场情绪、大豆一号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间的均值溢出关系。研究发现:(1)大豆一号期货价格与市场情绪之间相互产生正向响应,而现货价格与市场情绪之间产生负向效应;(2)大豆一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存在均值溢出效应,这表明大豆一号期货价格具有价格发现功能;(3)市场情绪是大豆一号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发生关系的中间因素。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豆窄行密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根据五个不同地区试验结果表明,都显示出较好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3.8—29.7%。增产原因主要是:缩垄增行窄行密植后,在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相对延长了株间距离,扩大了植株个体在群体条件下的营养面积,改善了大豆的生活环境,促进叶面积发展和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使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和增强积累营养物质的能力,并由于促进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耕翻、整地、播种和田间管理的质量,可使大豆生产全面达到系列机械化。最后对大豆密植种植提出四点关键性技术措施:(1)耕翻耙耢,平整土地;(2)采用分枝性弱秆强不倒的品种;(3)掌握适宜密度,发挥群体增产潜力;(4)加强管理,消灭杂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大豆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到2003年,直接用于食用加工的大豆达到850万吨,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5%,比1995年提高了11%左右。随着传统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腐竹和豆乳粉、大豆蛋白等新型大豆制品消费的迅速增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群体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的影响,固定带宽为200 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设定玉米窄行距离为20 cm(P1)、40 cm(P2)、60 cm(P3)、80 cm(P4)和100 cm(P5),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共生期光环境及其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套作大豆冠层的透光率和红光/远红光(R/Fr)比值随着玉米窄行行距的增大(玉豆间距的减小)而逐渐降低;(2)套作大豆单株的茎粗、地上部生物量、根长、根重和根冠比随着透光率和R/Fr值的增大呈现上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玉米窄行20 cm(P1)处理,分别为2.02 mm、0.25 g、8.5 cm、0.034 g和0.14;而株高变化规律相反,最大值为31.9 cm,出现在100 cm(P5)处理中;(3)套作大豆的产量在P1处理和P2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最高产量为1 472 kg·hm-2,随后随玉米窄行行距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并且与其冠层的透光率和R/Fr比值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将玉米窄行行距控制在20~40 cm范围,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的光环境及后期恢复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7.
湖南春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研究及其利用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优良品种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测定参数,对密度(X_1)和氮(X_2)、磷(X_3)、钾(X_4)、硼(X_5)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双因素互作的产量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近年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均具有亩产180~230kg的生产潜力;(2)大豆最佳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2.4~3.6万株;(3)不论稻田或旱土施用氮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量为每亩5.0~20.0kg;(4)施用磷、钾、硼肥均有一定增产作用,每亩用量分别为过磷酸钙25.0~50.0kg、氯化钾7.5~22.5kg、硼砂0.4~0.8kg;(5)提出了以优良品种为中心的高产综合农艺模式,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综合农艺模式亩产130.2~180.0kg,比对照(常规栽培)增产22.78%~73.1%。  相似文献   

18.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带状复合种植和清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差异,2015年和2016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清种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种玉米相比,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2015年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略小于清种玉米,但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大于清种玉米,有利于玉米籽粒内含物质的积累,而2016年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大于清种玉米;(2)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除叶绿素含量略小外,清种大豆的各光合生理指标均大于带状复合种植;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均大于清种大豆,且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穗粒数、穗重、籽粒重,虽产量较清种略有降低,但总经济效益高于清种;(4)带状复合种植大豆较清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有所降低,且产量明显下降,但总体经济效益高于清种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且对于增加玉米和大豆总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土层施磷对大豆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黑钙土心土层磷的高效利用机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对心土层土进行磷培肥,研究不同施磷量0 kg·hm~(-2)(T_0)、30 kg·hm~(-2)(T_1)、60 kg·hm~(-2)(T_2)、120 kg·hm~(-2)(T_3)、240 kg·hm~(-2)(T_4)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施入量的增加,对大豆生育期的各项指标影响呈现单峰曲线变化,但峰值出现的处理略有不同。(1)施磷30~240 kg·hm~(-2)与不施磷(对照)相比能够促进大豆苗期的株高增长、干物质质量增加,即T_1T_2T_3T_4T_0;SPAD值增大,其中T_2T_3T_4T_1T_0,且T_1、T_2处理与T_0之间差异显著,但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大豆结荚期株高、SPAD值曲线峰值从T_1处理变为T_2处理,但干物质质量的峰值不变,仍为T_1处理,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根瘤的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根瘤数减少,而施磷量T_1~T_3的处理与T_0或T_4处理差异显著,但峰值T_1与T_2、T_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根系指标的影响,峰值出现T_2处理,其趋势同根瘤一致;对光合参数的影响,其中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的曲线峰值出现在T_2处理,而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的曲线峰值为T_1处理,峰值的处理与T_0、T_4处理差异显著;(3)大豆成熟期施磷处理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所提高,表现为第1年T_1、T_2处理和第2年的T_2、T_3处理分别与T_0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得出推荐施肥量为T_2处理即磷施用量为60 kg·hm~(-2)。研究表明,心土层土壤施用磷肥可提高大豆产量,但施磷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大豆产量增加,初步得出了较为合理的推荐施肥量,对指导黑钙土大豆科学施用磷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申忠宝  齐志勇  金剑 《大豆科学》2007,26(4):528-532
磷素(P)是提高植物抗水分胁迫能力的重要因子.选取大豆(Glycinemax L. Merrill)品种东农434进行盆栽试验,分别在大豆R1期(初花期)和R4期(盛荚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解析P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根系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P水平,即0、7.3、14.6和29.2 mgkg-1.3个水份处理,即(1)全生育期维持田间持水量(FWC)的65%~75%为对照;(2)R1期控水为FWC的30%~40%;(3)R4期控水为FWC的30%~40%.结果表明,两个时期的干旱胁迫均显著影响根系性状,降低产量,且R4期比R1期严重.磷素营养显著改善干旱胁迫所引起的不利影响,增加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进而减少大豆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