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草地”位於四川西北部,與甘肅、青海接壤,黃河上游第一曲折台地,水草豐富,為我國著名產馬地(三河馬)之一,我區某部自53年進駐草地以來,每年均發生胸疫,如55年發生81匹,佔14.46%;56年發生116匹,佔21.9%,以57年流行最嚴重,先後發生633匹,發病率高達79%强,我們在防治過程中蒐集了一些資料,提請指正。  相似文献   

2.
我場純種(高血)母馬,今年7—9月發生很多四肢病。據統計,發病率佔總馬數40%。其中,蹄球炎佔四肢病50%,發病率佔總馬數20%。可知,馬蹄球炎為我場純種馬今年發生較嚴重的疾病。該病的發生,相當嚴重地影響馬的康健。經以鹽酸普魯卡因封閉及其他綜合  相似文献   

3.
我場由於飼養管理及獸醫工作缺乏经驗,種马在疝痛方面遭到很大的威脅。以一九五二年為例,患疝痛的馬匹佔總馬數的百分之一七點七,佔所有疾病發生總數的百分之三三點二;由於患疝痛而倒斃的馬匹佔該年死亡馬數的百分之五八點三。這種情况,一直到一九五二年九月蘇聯獸醫顧問彭達林柯到我场指導工作,批判一些不正確的治療方法,介紹蘇聯先進科學的治療经驗,自那時起,我場馬匹疝痛的威脅才宣告解除。此後雖尚有疝痛发生,但因我們以高度热情地學習與運用了蘇聯先進科學的治療方法一般病馬能在短时期内恢復健康,很少有後遺症之患。因此,通过这一具體事实的教育,使我們更進一步地掀起了‘學習蘇聯’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我場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的上半年由於騾馬具有疝痛症狀的胃腸疾患病的原因而遭致死亡的騾馬計有七头。(急性胃擴張一头,急性胃擴張併發腸臌气一头,急性胃擴張而致胃破裂二头,風气疝二头,大結腸閉結併發盲結腸臌气一头,)死亡數佔該病發病數的17.5%,由於患疝痛而倒斃的騾馬佔該時期(1953年3月—1954年6月)死亡騾馬數的53.8%。这种情况一直到1954年7月以後學習了蘇聯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改善了飼養管理方法後才基本上解決了這項疾病的威脅。  相似文献   

5.
察北某馬場苏高血460号母馬所生的一匹母駒,日龄两个月。于1961年5月6日发病(当該  相似文献   

6.
(一)過去的情况 在我們所診療的病畜中,騾馬最多,在騾馬的疾病中,以疝痛最多,而在疝痛中又以急性胃擴張和大腸阻塞最多,前者常發生於夏季,後者常發生於冬季,根據我們的統計從50年8月起到53年6月止,在我們病院的診例中患馬疝痛的騾馬病畜共達364匹,其中患急性胃擴張的有106匹佔29.12%。  相似文献   

7.
鎭賫新生农場第11分場,自从1961年有专人負责本場役馬的繁殖工作以来,三年中馬匹的配种妊娠率有了显著的提高。1960年以前的妊娠率达不到50%,1961年以后所飼养的将近30匹役用母馬三年的妊娠率都在90%左右。血駒的妊娠率更高。本場的这些母馬負有使役和繁殖的双重任务。虽然匹数不多,但在头几年的配种工作存在了不少的問題,产駒率不高。通过了三年的实际观察,我  相似文献   

8.
前言某軍區在海拉爾選購合作社收購的歸國蘇僑的三河馬匹,於1955年5月25日在購買羣中開始發現病馬,以後陸續發生,到6月中旬,僅半個月的時間,先後發生病馬14匹,倒斃3匹,疾病仍繼續發展。我們於1955年6月22日到達海拉爾,到現場對病馬10匹進行了系统的診斷,對病馬173號的屍體進行了剖檢,還到馬羣放牧地進行了一次觀察,現在把這次調查診療經過情况,分下面幾項來說明。  相似文献   

9.
根據最近蘇聯的獸醫科學文獻上的記載,世界各國馬的疝痛佔馬的全部疾病的12.5—59.8%,而疝痛的死亡率佔8.5—13.5%,這就說明了疝痛發生對馬匹健康的影響以及在國民經濟上造成巨大的損失。我国的馬騾,一般地說,由於日常飼養方法既不合乎科學要求,管理和使役又不適當,這就大大地促進了馬骡胃腸疾病的普遍地發生。其中以疝痛為最多見。尤其是在我國的北部,舉  相似文献   

10.
根據文献記載及實际臨床經濟,在每年春、秋兩季,馬匹(主要是馬,骡、驢次之)最多發生的疾病是便秘症。發病率約佔患病總數的50%左右。用藥物治療及時的話,由於糞塊硬固不易排下也有10%—20%的死亡率,因此,每年農畜因該病死亡的數字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
国外简讯     
摩洛哥Placidi氏報告了一種由病毒(並非猪瘟病毒)所致的肺型傳染病。其發生受溫度和風雨變化的影響。不能製做疫苗,但如用新城疫苗預防可提供一定的抵抗力。病毒鑑定困難,但知道有些地方與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相像。據說注射金霉素可以治療。(1956) 蘇聯烏克蘭一個農場有13隻母馬在懷孕十月或十一個月時流產。另一個農場有14匹母馬亦如此。細菌學檢驗為陰性、臨床和病理學的徵候很像馬病毒性流產。此病過去在苏联尚無記載。(1955)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九台县卡伦公社幸福大队第三生产队,有一匹粟色母馬于1965年4月5日产了双駒,一为母馬駒,一为公騾駒。馬产双駒并非罕見,但馬騾共胎則十分稀少。該母馬为本地种,1963年曾配种怀了头胎,但因故流产,此为第二胎,該母馬于1964年4月17日(阴历三月初六)开始发情,于同月24日(阴历3月13日)上午用黑色白嘴白肚十五岁公驴(关中公与本地母的后代)人工輔助配种一次;次  相似文献   

13.
關於牛只痘疹在我國獸醫文獻報導不多,近年來似僅在家畜病例彙報中述及南京某牛乳場曾發生牛痘。1953及1954年兩年間,上海市牛奶公司某牧場大規模的發生牛只痘疹,發病率估產奶牛的95%以上。1955及1956年,由於採取了適當措施,病勢仍被遏止,只有零星發生。在本病流行期間,該場1394及1580號2頭乳牛於同一季度連續發生2次,擠奶工人也有重複感染情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豐台區白盆窰農業生產合作社養猪场於1956年春全場猪隻幾乎全部感染呼吸系疾病發生咳嗽,呼吸增快等症狀,惟死亡不多。當時該處獸醫認為係季節寒冷及飼養管理條件影響所致,未引起注意,曾進行治療但也未見效果;其後,該場及其他農業合作社養猪場(長辛店、黃土崗、趙辛店、岳各莊、小屯、東方紅等等)  相似文献   

15.
脛骨骨折在馬來說是一種常患的創傷,但是由於該處生理构造的不同,肌肉豐厚,上大下細,形不規則。因此,行全肢副木的石膏繃帶來固定是非常不牢,易乾下移。所以在治療上是比较困難。我場1955年10月有一歲母駒一匹,脛骨骨折,根據當時現存症狀初步診斷為骨折,参考一般外科文獻治療方法,主張用副木的石膏繃带固定,吊立於固定架中。而且說明该骨是罅裂時,預後可疑,全部骨折時,簡直無望。  相似文献   

16.
內蒙古×××牧場位於自治區東部。1955年在第一分場養山羊及綿羊共約一千二百頭。羊群時常有發生流產情况。該年秋季曾進行一次布氏桿菌試管凝集試驗,結果確定為陽性者56頭。該場職工中亦曾有類似布氏桿菌病之病人發生。同年92人採血進行凝集試驗,發現有9人為陽性,其中有5人並呈現明顯之臨床症狀。除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外,羊群開始分群隔離,並繼續進行檢疫。  相似文献   

17.
引言江蘇省淮陰、泰興二種猪場從1954年以來,母猪流產率甚高,為證實流產原因起見曾進行過二次布氏桿菌凝集反應檢驗。結果每次皆發现有陽性反應及可疑的猪。根據流產現象的普遍性和凝集反應情况,初步決定該二場存在有布氏桿菌病,並採取了淘汰、隔離和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 種猪場如果存在有布氏桿菌病,則對江蘇省養猪的發展確是一個嚴重問題;這不但影響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叙述苏联純(高)血品种馬与河北省坝上地区蒙古馬杂交改良的結果。坝上地区和內蒙高原相連接,馬匹改良范围有五个县。从1951年至1957年共設人工授精站29处,种公馬86匹,配种母馬总数43,380匹,至1956年估計成活杂种駒数为7674匹(表1),現仍在該地的杂种馬有3329匹。这次調查的各年龄杂种馬925匹,占現有杂种馬总数的27.8%;特別着重調查四岁及五岁馬,其中四岁杂种馬156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87.6%,五岁的82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93.2%(表5)。  相似文献   

19.
1955年6月我們對布氏桿菌病母牛所產犢牛進行流產檢疫,結果發現越是月齡較小的犢牛,則陽性检出率越高。二個月齡以內的犢牛,陽性率達到31.6%。2—3個月內犢牛佔6.9%,而4—6月齡犢牛在57頭中,全部是陰性反應。當時限於工作條件,並未予以足够重視,因而在56年全年,對生後1—3月齡犢牛未作流產檢疫,只對4—6個月齡犢牛894頭檢出5頤(陽性1頭,疑似4頭),其陽性率為0.56%。但自  相似文献   

20.
察北地區用蘇聯純血種馬改良本地蒙古馬,至1954年估計已有滿兩週歲雜種駒約400匹,滿一週歲雜種駒969匹,一週歲以下雜種駒約1000匹左右。有些人以为純血種为騎乘馬,體型較輕,比較驕貴,用來改良本地蒙古馬其後代亦將傾向輕型,不適於耕輓之用,在秦北極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可能適應性較差,不會受到群衆的歡迎,甚至以为不適於用來改良該地區蒙古馬。因此有些幹部對察北地區的馬匹改良工作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