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灵武长枣是宁夏地区的特色优势果品之一,其果实色艳、肉厚,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文章结合实际,总结了灵武长枣贮藏保鲜的几个技术,如气调保鲜法、低温保鲜法、臭氧保鲜法、化学保鲜剂法、涂膜保鲜法、生物保鲜法等,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灵武长枣的保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灵武长枣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条件下的贮藏天数及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4.
宁夏灵武长枣果味鲜美,质地酥脆,采收、贮藏不当会严重降低经济效益。针对灵武长枣采摘、贮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摘轻放,防止损伤,贮藏前处理,及用保鲜袋包装后贮藏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鲜枣果实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 ,贮藏保鲜难度较大。文章综述了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鲜枣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形态、呼吸类型、内源激素、软化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内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纳米SiOx涂膜对不同温度贮藏八成熟灵武长枣采后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探明纳米SiOx涂膜对灵武长枣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为灵武长枣保鲜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纳米SiOx涂膜处理能显著抑制常温贮藏灵武长枣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常温、低温贮藏枣果的淀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缓果实贮藏后期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的损失,从而保持枣果采后品质,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7.
大枣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鲜枣采后生理包括外观及重量的变化、软化机理、营养成分、呼吸类型及内源激素、呼吸途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包括品种耐藏性、采收成熟度、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包装、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枣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滋补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枣果采后极宣腐烂变质,对商品果的产业化形成一定的制约.笔者就鲜枣采后各种生理变化、影响鲜枣贮藏保鲜的内外因素以及目前应用的储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鲜枣的贮藏保鲜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9.
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葡萄呼吸、水分、激素、褐变、脱粒等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葡萄采后主要病害 同时,对葡萄冷藏、气调、保鲜剂处理、生物技术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灵武长枣保鲜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武长枣为宁夏灵武市特产,因汁液多故采后贮运过程中会发生失水甚至腐烂现象,且灵武长枣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研究灵武长枣保鲜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灵武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3个角度对灵武长枣保鲜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各保鲜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保鲜剂对贮藏期冬枣好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15 d使用液体保鲜剂1号进行全树喷洒效果较好,好果率最高;CSP固体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也很好,且使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 0.2 mg/L、NAA 0.5 mg/L和PVP 2.0 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 0.4mg/L+NAA0.2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 0.4 mg/L+NAA0.2 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6.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枣树,并且逐年加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经多年多地试验,查明此病的症状、危害及病原菌。结果显示: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河北、山东、天津的产区普遍发生,以河北泊头市发病最重。该病在枣果进入白熟期(8月20日左右)开始发病,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近圆形软腐病斑。1998—2000年3年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26.9。依据柯赫氏法则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有性阶段鉴定为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Schw.)),无性世代鉴定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经黑光灯诱导后,囊孢壳菌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可形成子座与分生孢子器。有性世代的子囊壳与子囊孢子只发现于越冬后的病枣果中。  相似文献   

17.
纪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12-1714
[目的]建立冬枣的离体快繁体系。[方法]分别以休眠期一年生冬枣枝条茎段、生长季新梢茎段及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材料筛选最佳外植体,并对其进行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冬枣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继代培养30d后,MS+AC 0.3g/L+BA1.5mg/L+KT 0.5mg/L+CM 50ml/L增殖培养基中组培苗生长最快,苗高达到(4.55±0.40)cm,且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正常;1/2MS+IBA1.5mg/L培养基中组培苗产生的根系数量最多,且根最长,培养21d后根系数量达(5.90+0.73)条,培养42d后新生根长度达(4.50+0.31)cm。[结论]冬枣外植体的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AC 0.3g/L+BA 1.5+KT 0.5+CM 50ml/L和0.5MS+IBA 1.5。  相似文献   

18.
为给冬枣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冬枣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影响其叶片再生不定芽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本培养基、pH值、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冬枣叶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适宜的pH值为5.8~6.0,TDZ为诱导冬枣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激素;冬枣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1.0 mg/L+IBA 0.1 mg/L,平均再生率达到92.52%,平均出芽数4.64个。接种后暗培养14 d有利于叶片分化。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区中阳木枣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中阳木枣是陕晋黄河沿岸枣区的主栽品种.通过对中阳木枣的栽培区域,栽培区域的气候特征、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以及中阳木枣的品种变异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阳木枣是适应气候偏凉(8.1~11.1℃)、降雨量偏少(390~570 mm)地区栽培的品种;(2)中阳木枣也是较为耐旱、耐瘠薄,并具有较好适应性和丰产性的品种;(3)中阳木枣品种的变异较大,可用于优良株系的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