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ArcGIS Engine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罗传文 《森林工程》2013,(1):15-20,25
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与处理的遥感影像、地形图叠加生成最新的林相图,以林相图为基础,采用目前流行的二次开发方式,以Visual Studio2008作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以Access作为系统后台数据库,集成开发帽儿山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提出基于定制方式的掩膜方法,该方法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掩膜方法。通过对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林业基层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森林资源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GIS系统软件、EzMap为平台,介绍绘制地形林相图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保护区林相图编绘中MAPGIS软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编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相图为载体,就MAPGIS制图软件进行了开发应用。结合林业制图特点,从系统建立符号库、对地理底图进行投影转换、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误差校正,到编辑成符合地理地图要求的林相图,建立了一套符合林业制图特点的计算机图软件系统,达到了成图精度高、周期短、数据易于修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应用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应用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解析整个系统的目标与需求,探讨了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建立、功能模块设计、安全管理及系统运行等过程的关键技术.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了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业务应用的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森林资源管理状况,大大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秀萍  胡光 《林业科技》2004,29(3):23-25
介绍了一种新的森林资源数据和图面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方法。系统以35技术为支撑,可以实现小班数据和林相图的同步更新等多种功能,从而避免了传统森林资源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信息处理自动化系统包括资源统计、经营计划、经济核算和资源监测4个子系统,是由人与电子计算机所构成的。通过该系统收集并自动处理森林资源信息,能够实现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对森林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维护森林永续利用”的任务。实践表明,该系统实际消耗的费用,人力和时间,比传统的手工系统可分别节省50%,95%和90%。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 由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局森林综合调查大队自行设计研制的“微机绘制地形林相图及其建档系统”已于1989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认为,在使用微机绘制地形林相图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该系统主要特点是应用和开发了先进的Auto CAD及联想汉字Auto SHELL软件,在微机上实现了实用的地形林相图的绘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进行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为生产部门提供的图面材料有:森林分布图、森林区划图和林相图。生产实践证明:这三种图面材料以林相图最为实用。但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逐渐对林相图只能提供林相,不能提供大地平面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资源数据与图面资料的系统管理,利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一定的组织和定期的统一更改,实现数据和林相图的更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伐区调查设计工作.伐区设计、伐区生产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及GPS定位相结合,实现图形库与档案库的互查互动,全面掌握伐区情况.伐区设计的图文材料一次完成,形成从采伐许可、组织伐区作业到伐区验收一整套严格的采伐作业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正> 林业用图包括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区划略图、总体设计图、专业用图等多种类型,在林业生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林相图则是森林资源清查所提供的主要资料之一。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各级森林资源档案的建立,林业基层单位对林  相似文献   

11.
以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为例,基于ArcEngine的技术平台,利用C#在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系统管理的自动化、专业化,使非GIS专业的管理人员也能方便地使用其对林业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分析、专题图的制作等操作,以满足基层林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mixed forest of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trees (a typical forest type in Hokkaido, Japan)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attempted to apply this knowledge to examine forest management.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i.e.,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n forest management, which traditionally has been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forest stands. We first created a cover type map of the study area by means of aerial photo interpre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ver type identified from the photographs were determined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for each cover class. We digitized a forest administrative map (1:20,000 scale) using 20-m contours, and imported this into GIS software to produce a terrain model; on this model, we overlaid the cover types. Our examination of landscape metric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natural forest could be managed similarly. However, our examination of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exceptions (e.g., area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generate) that will require particular attention when managing the natural forest.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we obtained, we proposed a guideline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From the land cover map, we proposed an “improved” cover type map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growing stock of forest based on forest management. We compared the current cover map with the “improved” cover map 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improved form would have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auna that do not recognize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types than on those that can recognize these differences. Our results show how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and terrain models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various stages of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C#与Google Map API技术创建WinForm程序,结合集体林森林资源资料,实现对森林资源资料的可视化管理。遥感影像数据对于基层林业管理部门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其最主要原因是费用昂贵,但是Google公司提供了免费的地图服务,我们可以借助其实现所辖范围内森林资源小班的影像定位,为有效的掌握林地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阐述烟台市林地“一张图”从初建到规范管理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林地“一张图”在建设、修正完善、林地年度变更各阶段的技术方法。烟台市林地“一张图”的建设,建立了适用于地方区划的监测系统,培养锻炼了一批复合型技术人员,其时效性和准确性逐年稳步提高,实用性逐年增强。将林地“一张图”与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进行融合构建自然资源“一张图”势在必行。藉此,提出统一自然资源区划界线,整合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自然资源监测机制和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奥维互动地图类软件在林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不仅为林业工作开展带来较大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林业工作效率,帮助林业工作开展解决了实际成本。文中介绍了奥维互动地图的功能和常规设置,阐述了其在林业经营与管护工作、森林资源调查与连续清查、征占用林地调查和林业综合规划中的应用;对奥维互动地图在应用中存在的定位系统稳定性差、影像更新速度较慢、软件使用要求高、专业性比较单一等不足;提出提高定位稳定性、开发林业应用插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井冈山林相图为基础图形资料,根据1999年的二类清查资料建立数据库,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论述了森林资源的分布特征;统计了各种森林类型的面积;实现了资源现状的可视化以及森林类型自动查询和检索;并输出专题图.关于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得出:从1988年至1999年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73.1%增长到85%:有林地比例从77.80%增加到88.38%,1988年、1995年、1999年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分别为65.25m3/hm2、96.15m3/hm2、105.50m3/hm2,蓄积显著增加后趋于稳定.1995年和1999年保护区总生物量分别为6 160 986.70t和6 245 181.834t,碳储量密度分别为86.82t/hm2和90.93t/bm2,平均增长1.83t/hm2·a,碳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GIS的县级林业空间信息共享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定期的森林资源调查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空间数据.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空间数据信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服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一些部门、单位基于资金和技术等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开发了各自的单机版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表达,直观再现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分...  相似文献   

20.
Within Europe the question of plant coenosis is attracting growing interes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ollected information on forest resources at a global level largely depends on the capacity to collect and analyse data at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scale in a way compatible with those at global or continental levels. In Italy the acceptance of all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and protocol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requires a standardization of collected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with the aim to produce homogeneous and integrative data at global level. This need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1) the adoption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and use and forest cover compatible with international hierarchical systems and definitions; (2)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andard procedures in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elaboration. To classify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 this case study, forest resources, implies to order natural and semi natural coenosis, forest and pre-forest communities, in a systematic way, according to the applied variables and to the scale detail. The solution proposed in this case study is organised according to fores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the habitat approach, describing forest and pre-forest types in a synoptic way and performing a system of nomenclatu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itiatives. In this wa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orest types at community level i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