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致病力产细菌素拮抗菌MA-7防治番茄青枯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无致病力产细菌素拮抗菌MA-7和nOE-104,分别对细菌素敏感菌LE-101用病土在室外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A-7和nOE-104都能推迟并减轻发病,而MA-7的防效显著优于nOE-104。MA-7对不敏感菌LE-8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灰葡萄孢拮抗细菌在番茄植物体表的定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耐利福平标记菌株回收,研究了灰葡萄孢拮抗细菌(地衣芽孢杆菌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W3、Y2—11—1)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上的定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拮抗细菌在较高浓度(10^7--10^9cfu/ml)下,定殖时间可达10—15d。接种灰霉病菌对拮抗细菌的定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接种灰霉病菌1d后接种拮抗细菌和同时接种灰霉病菌与拮抗细菌的情况下,拮抗细菌的定殖能力显著下降,提示该类拮抗细菌的防病效果要好于治病效果。此外,温度较高(25—35℃)、湿度较大(RH95%一--100%)、12h光暗交替对拮抗细菌的定殖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定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弱化指数均大于0.75,胞外多糖含量介于1.59~16.68μg/mL之间,显著低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接种40 d番茄植株未出现青枯病症状;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均能在番茄根部定殖,定殖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菌株T659的定殖数量最大,定殖时间最长,分别为2.86×106CFU/g和35 d;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从番茄植株根部表皮细胞中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厚壁细胞,并在维管束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定殖,但未引起番茄根部细胞结构病理变化。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的定殖能力最强,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示踪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的定殖特性,采用电击法对菌株FJAT1458进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并于室内采用生测法测定标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稳定性、致病力及在番茄植株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成功将luc基因整合至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染色体上,标记菌株FJAT1458-LUC发出强烈的荧光,且PCR扩增出1 612 bp的luc基因片段;与野生型菌株FJAT1458相比,标记菌株FJAT1458-LUC的生长明显滞后,培养8h之后标记菌株FJAT1458-LUC的OD600nm值均小于野生型菌株FJAT1458;且标记菌株FJAT1458-LUC连续传代20次后菌体浓度显著增加,发光菌体比例显著降低,LUC活性和luc基因表达量均随着传代数增加而显著降低;标记前、后菌株FJAT1458的弱化指数分别为0.90和0.89,且接种番茄植株30 d均未引起植株发病。标记菌株FJAT1458-LUC能在番茄根际土壤、根及茎中定殖,定殖数量呈...  相似文献   

5.
拮抗细菌诱导番茄植株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拮抗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W3菌株悬浮液及其滤液可以诱导番茄叶片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系统抗性。W3及其滤液诱导处理后,植株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增强。诱导后1 d,PAL活性最大,是对照的3.8~3.9倍,6 d后仍为对照的2.5倍;POD和PPO诱导后3 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4.7%~54.1%和78.5%~78.7%,6 d后仍比对照高;SOD活性诱导后2d达高峰,6 d后稍高于对照。活性氧(O2-)产生速率诱导后1 d最大,比对照增加85.6%~88.6%,以后急剧下降,6 d后接近对照。此外,W3诱导后1 d或2 d,处理叶和上一叶位叶片水杨酸含量明显上升,分别是对照的2.6倍和1.6倍,这表明该拮抗细菌诱导的系统抗性可能与水杨酸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结合室内拮抗和小区防效试验,研究生防菌株SW11在番茄植株及其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菌株SW11在番茄根、茎、叶和根围土壤中均能够较长时间定殖寄生,施药后5d在番茄植株内定殖量达到最高值,在根围土壤和植株表面则呈先多后少、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施药30 d后,菌株SW11抗Rif标记菌株在根面的存在量为1.31×104 cfu/g,根围土壤中为4.88×102 cfu/g,叶面为1.84×102 cfu/g,茎外为0.87×102 cfu/g,根、茎和叶内为20~65 cfu/g.当菌液浓度为1.57×108 cfu/mL时,施药7d后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8.15%,治疗效果可达70.50%.研究结果证明生防菌株SW11可以成为番茄植株微生态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之一,能够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和为害,为其开发应用和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近年来在大棚内发生严重,目前防治措施单一,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1995年以来,我们从植物叶围、根围和土壤中分离到4株拮抗作用强烈的细菌。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这4株拮抗细菌在大棚番茄叶片定殖能力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系列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7-14(Pf 7-14)是一株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在温室条件下,在水稻孕穗后期喷雾浓度为1×1010cfu/mL的菌株Pf 7-14悬浮液,采用定期取样,用稀释平板法回收细菌,并通过图形测试和ShapiroWilk正态测试,测定了该菌株在水稻剑叶和茎基部的时间、空间定殖型。结果表明,菌株Pf 7-14在稻株上的定殖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从定殖的空间上看,无论是在剑叶还是在茎基部,其定殖型可划分为3种类型或3个阶段,从最初的正态分布、之后的对数分布,发展到后期的不规则分布。对每一种分布型来说,菌株Pf 7-14在稻茎基部持续的时间比其在稻剑叶上长。在剑叶上,这3种分布型持续的时间分别是2 h、7 d和10 d,而在茎基部分别是1、24 d和大于11 d (至收获期)。从定殖的时间和数量关系上看,在剑叶上,菌株Pf 7-14的平均群体在24 h内下降了90%以上,在7 d内下降了99%,在19 d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而在稻茎基部,在24 h内下降小于30%,在7 d内下降了大约60%,在35 d内,部分样品中仍能检测到其群体。这些结果表明菌株Pf 7-14在茎基部比在叶片上更稳定,定殖的时间更长,这也很可能表明叶部病害(如稻瘟病)的生物防治将比茎部病害(如纹枯病)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拮抗细菌对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诱导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拮抗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W3、Y2和地衣芽孢杆菌W1 0诱导接种和灰霉病菌挑战接种试验 ,明确了 3菌株培养液和去菌液对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 3株拮抗细菌的诱导抗病效果为 2 3 .4%~ 64.5% ,其中W3诱导作用最强。W 3培养液及其去菌液处理后 5d ,诱导效果达最大值 ,且 1 2d后仍有诱抗作用。在 1 0 2 ~ 1 0 1 0 cfu/ml范围内 ,拮抗细菌的诱导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以≥ 1 0 8cfu/ml的效果最好。拮抗细菌处理叶上部各叶片间诱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青枯病是我国南方各省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茄果类作物病害。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na-cearum Smith具有多变性,存在着不同的生化型。本文报道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转座子Tn5诱变植物青枯菌获得了世界首例植物青枯菌胞外蛋白输出缺失突变体(简称eep突变体)。该突变体在缺失了许多胞外蛋白(包括有植物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类和纤维素酶类)外输功能后,也失去了对寄主的致病力。因此,该类突变体有可能被应用于植物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本文主要是针对eep突变体在番茄上的定埴能力和生防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共得到棉花黄萎病菌Nit突变体301个,其中A型155个,B型97个,C型29个。共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11株,除以前报道的6株外,发现了5个新菌株。针刺接种后,在棉株上均引起典型的落叶型症状。通过聚丙烯酰受凝胶电泳比较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的8个代表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差异,发现在浓度为7.5%的凝胶中,落叶型菌株有两条特异性的蛋白,其迁移率分别为Rf5=0.135,Rf9=0.405。用非落叶型菌株DF4、落叶型菌株SY12菌体的可溶性蛋白制备获得两个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即能区分棉花黄萎病菌的立枯、枯萎、炭疽病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均呈阳性反应,但落叶型黄萎病菌的OD值高于非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14.
 从番茄、烟和木麻黄根围土壤中分离了606个Pseudomonas spp.菌株,94a和22a对番茄、烟和花生青枯病有一定效果。用番茄青枯菌和花生青枯菌通过Co60辐射和紫外光诱变的无致病力菌株,25c、55b对番茄青枯病;45b对花生青枯病;107b对花生青枯病;有一些效果。但不够理想。试验结果证明从植物根围土壤筛选有拮抗作用的P.spp.有可能用于防治青枯病。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桑皱鞘叶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斯氏属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24品系)对桑皱鞘叶甲Abirus fortunei(Baly)进行了室内和田间感染试验。在25~30℃的室内条件下,1500~2000条线虫/ml的处理使桑皱鞘叶甲幼虫感染率达86%~100%。在9~10月份,先清除田间杂草,然后在桑园开沟,按45~75万条线虫/m^2的剂量施用小卷蛾线虫,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8.3%~96.2%,并使次年成虫的出土数量减少46.2%~86.7%。此种防治方法,避免了在春蚕期间摘叶饲蚕与桑皱鞘叶甲化学防治的矛盾,显示出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桑皱鞘叶甲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青枯菌无毒菌株和荧光假单胞菌诱导花生产生抗病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相似文献   

17.
 植物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learuw E.F.Smith)是一种重要细菌性病毒,在我国马铃薯、甘薯、花生、番茄等许多种农作物上造成很大危害。近年国际上对青枯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已在分子水平上开展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