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不同水平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将32头奶牛分为4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分别为对照185 mEq/kgDM、试验Ⅰ组243 mEq/kgDM、试验Ⅱ组317 mEq/kgDM、试验Ⅲ组442 mEq/kgDM)。结果表明:(1)增加DCAB水平可以提高血液的pH值及HCO3-浓度,降低CO2分压,差异均不显著(P>0.05),唯有试验Ⅲ组TCO2下降显著(P<0.05)。(2)随着DCAB水平的增加,血清ALP增加(P>0.05)、血清CK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TALT高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Na+、K+浓度最高,Na+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Cl-浓度随着DCAB的增加而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a2+呈二次曲线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T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OR、T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血清PRL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Ⅲ组则降低,差异均不显著。(5)试验Ⅰ、Ⅱ组血清GLU分别比对照组含量增加,而试验Ⅲ组则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BUN含量比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试验Ⅲ组则低于对照组0.78%,其中试验Ⅰ组血清BUN最高。综合DCAB对血液缓冲能力、激素和酶水平等方面考虑,在泌乳前期DCAB为275 meq/kgDM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选用12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本地绵羊,分3组每组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对照组饲喂单一的已铡干玉米秸;试验Ⅰ组饲喂单一的黄贮玉米秸;试验Ⅱ组饲喂黄贮玉米秸+尿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9、3.30个百分点,粗蛋白消化率提高15.98、37.28个百分点,粗纤维消化率提高9.78、3.52个百分点,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氮存留量为负值(-1.86、-2.05),而试验Ⅱ组,即饲喂添加尿素的黄贮的组氮存留量为正(+0.94)。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利用不同来源蚯蚓粪及沼液构建的生态修复模式对稀土尾矿种植皇竹草及改良土壤效果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赣南稀土尾矿区采用复合肥+自来水(对照组)、牛粪养殖的蚯蚓粪+牛场沼液(试验Ⅰ组)、猪粪养殖的蚯蚓粪+猪场沼液(试验Ⅱ组)3种模式种植皇竹草后,稀土尾矿地土壤化学性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及皇竹草定植生长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Ⅰ组、Ⅱ组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组,部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Ⅰ组有机质含量较Ⅱ组极显著增加;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Ⅱ组的皇竹草存活率和鲜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Ⅰ组的钙、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Ⅰ组、Ⅱ组的土壤砷、铅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皇竹草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稀土尾矿废弃地施用蚯蚓粪和灌溉沼液种植皇竹草,不仅可以提高皇竹草生长性能,还能同时改良稀土尾矿土壤,且牛粪源蚯蚓粪+牛沼液模式改良效果优于猪粪源蚯蚓粪+猪沼液.  相似文献   

4.
120只雏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设正对照组(金霉素)、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Ⅱ组,分别在试验Ⅰ、Ⅱ组中加低剂量和高剂量的寡糖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各屠体性能没有不良影响,与正对照组的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屠宰率、腹脂率均不及正对照组理想(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试验Ⅰ、Ⅱ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分别增加了44.74%和34.21%,正对照组则基本没有变化,寡糖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120只雏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设正对照组(金霉素)、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Ⅱ组,分别在试验Ⅰ、Ⅱ组中加低剂量和高剂量的寡糖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各屠体性能没有不良影响,与正对照组的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屠宰率、腹脂率均不及正对照组理想(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试验Ⅰ、Ⅱ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分别增加了44.74%和34.21%,正对照组则基本没有变化,寡糖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粪污腐熟剂,以鸡粪为原料,玉米秸秆或稻壳为辅料,进行鸡粪腐熟效果的研究,设置试验Ⅰ组(鸡粪+玉米秸秆+粪污腐熟剂)、试验Ⅱ组(鸡粪+稻壳+粪污腐熟剂)和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堆肥物料升温快速,第3天进入高温期,在第18天时腐熟完全,试验Ⅱ组在第5天进入高温期,第21天时腐熟完全;而对照组在第30天才达到腐熟状态。堆肥腐熟结束后,三组酸碱度分别为7.63、7.54、7.37;试验Ⅰ、Ⅱ组C/N分别降低到14.63和15.50;试验Ⅰ、Ⅱ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达到95.2%和89.5%,对照组的发芽指数为43.9%;2个试验组的有机质含量、总养分、水分、粪大肠杆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都符合有机肥料标准要求。综合各项指标,粪污腐熟剂可以加速鸡粪腐熟过程,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缩短鸡粪发酵腐熟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卷心菜浆液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卷心菜浆液作为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鸡分别饲喂添加15和20 g/kg卷心菜浆液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于试验42 d屠宰,采集各组鸡肠道和盲肠内容物,分析卷心菜浆液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结束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肉仔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回肠平滑肌厚度显著提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仔鸡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升高,试验Ⅱ组肉仔鸡α多样性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变形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组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拟杆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和Anaerofilum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柔嫩梭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Ruminiclostridium_9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⑤多样品比较分析表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结论】饲粮中添加20 g/kg卷心菜浆液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促进其肠道的发育,改变盲肠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海带多糖对大骨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1日龄大骨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100 mg/kg、200 mg/kg海带多糖,试验期49天。在不同试验阶段称体重和耗料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耗料量及料重比;并进行屠宰称量其肝脏、脾脏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带多糖对其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影响,但有提高趋势,建议添加量以1%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仝军  王建永  赵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05-13106,13108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相近的1月龄伊拉和比利时杂交断奶仔兔6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口服2、4和6ml的益生菌制剂,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30d。[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提高了24.87%;试验Ⅰ、Ⅱ、Ⅲ组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2.5%、18.7%和18.7%,死亡率分别降低25.0%、12.5%和12.5%;试验Ⅱ组的脾脏指数、淋巴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试验Ⅰ组有显著差异;试验Ⅰ组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断奶仔兔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口服4ml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兔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抗菌肽对鹌鹑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 20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雌性鹌鹑,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菌肽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1%抗菌肽、抗菌肽Ⅱ组饲喂基础饲粮+0.2%抗菌肽、抗菌肽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4%抗菌肽。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1)整个试验阶段,抗菌肽Ⅱ组和抗菌肽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第21天,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均显著升高了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水平(P<0.05);抗菌肽Ⅲ组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水平、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IL-2和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第21天和第35天,所有试验组的血清T-SOD活性和T-AO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Ⅱ组、抗菌肽Ⅲ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1.
运城市家畜地方性氟病,主要分布在水氟含量在1.6毫克/升以上的16个乡189个村。病区牧草申氟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40毫克/公斤)4—8倍。病牛骨氟含量为2312.25ppm,超过正常牛骨氟值近两倍。尿氟超过正常值的1—4倍。调查结果表明,水氟含量越高,尿氟含量亦高,家畜年令越大,尿氟含量越高。运城市地方性氟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家畜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草后,使畜体内氟逐渐蓄积而导致家畜慢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线法监测磷酸尿添加剂对乳牛骨营养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酸尿添加剂不仅能防治骨营养代谢性疾病而且对骨营养代谢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3种药剂对桉树紫斑病林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到防治桉树紫斑病的高效、持久、安全的杀菌剂,通过林间防效试验研究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桉树紫斑病的防治效果,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桉树紫斑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隔10天施药,连续3次施药后,桉树大多能恢复生长,长出新梢。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对桉树紫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为25.24,防效为40.24%,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09,防效为35.8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2.21,防效为23.74%。清水对照的病情指数为42.24。3种药剂用后都未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Y病毒病与根结线虫病发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华  李兴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31-133,137
[目的]探讨适合昭阳区的有效防治马铃薯Y病毒(PVY)和根结线虫的生物药剂,降低PVY和根结线虫病对烤烟生产造成的损失。[方法]通过防治根结线虫病的4种药剂和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的3种药剂之间的随机组合进行2种病害间的联防,研究根结线虫的发生对PVY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得出3种最优组合:一是在施用0.5%肯邦线尊颗粒剂(0.5%阿维菌素)作为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前提下,后期施用克y特灵(5.6%嘧肽吗啉胍)作为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的药剂,病情指数表现偏低;二是在施用金东旺(阿维·丁硫)作为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前提下,施用宁南霉素(8%菌克毒克水剂)作为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的药剂,病情指数表现偏低;三是在施用金东旺作为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前提下,施用超敏蛋白(3%微粒剂)作为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的药剂,病情指数表现偏低。[结论]根据研究结果,一方面马铃薯Y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应分别防治;因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在没有根结线虫的情况下照样发生,所以需改变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同时也达到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的想法;在2种病同时严重发生的地域,更应重视2种病的同时防治。另一方面根结线虫的存在会加重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车前草菌核病是车前草上一种新病害,主要为害穗部,也能侵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减产60%以上。经鉴定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liorum(L ib.)de Bary.]。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过多,降低抗病性,车前草抽穗期,田间湿度大,发病重,病情指数为45.2;施用生物有机肥加叶面肥,增强抗病性,发病轻,病情指数为5.7,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加叶面肥的产量与施用复合肥加尿素、复合肥和不施肥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治萎灵的抑菌率和防治效果均为最佳,其抑菌率和防效分别为100%和95.6%。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甜樱桃早红宝石品种的有效授粉期和不同品种授粉组合对果实的重量、果核重、坐果率、果柄长度、果形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早红宝石开花后的4d内为有效授粉期。红艳和红灯杂交不亲和。红灯不是养老、大紫的适宜授粉树;大紫是红灯的适宜授粉树,可使红灯的单果重较大,单核重与单果重之比较小;养老是大紫的适宜授粉树,使大紫的单果重较大。其他品种给养老授粉,使单果重降低。与自然授粉相比,用单一授粉品种授粉,缩短了果柄长度,改变了果形指数。不同品种用同一品种授粉或同一品种用不同品种授粉时,果柄缩短的程度不同,果形指数发生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果实成熟期与子房授粉后发育的天数有关,与授粉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与奶牛福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与奶牛福利的关系,提出由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对奶牛福利的影响,并从建立奶牛安全生产环境、改进奶牛生产工艺、奶牛福利法规建设等方面加强奶牛福利建设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连作早稻上喷施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其控病效果与施药时病情基数(x)、控病时间(T)有关。早稻纹枯病的施药次数以一至二次为宜,施药适期为孕穗(剑叶展开)至灌浆期,一次施药的适期为孕穗至抽穗期,控病效果为0.63—0.74;两次施药(间隔10天)的适期为孕穗至灌浆期,控病效果为0.86—0.9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的戊唑醇(3.15mL/L)、6%的羟菌唑(3.75mL/L)可有效控制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小穗之间的扩展,防效高于多菌灵常规用量。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前2d喷药与接种后2d喷药,2001年,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分别减少80.32%和70.64%,产量增加12.95%与8.74%;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0.5%和68.0%,产量增加11.41%和11.45%;2002年,在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戊唑醇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和78.67%,羟菌唑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2.06%和81.89%,产量增加极显著。说明这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0.
北海道奶牛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奶农户数减少的同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奶牛饲养头数增加与土地规模扩大之间没能保持相应的良好平衡关系。所产生的家畜粪尿量加重了环境负担。本文阐明北海道奶牛业经营规模扩大过程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持有什么样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展开,并从土地利用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奶牛生产粪尿产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