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究"饥饿胁迫"诱导龙眼果实脱落的调控机制,以‘储良’龙眼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早期对结果母枝进行环剥去叶处理,模拟中断果穗碳素供应所引发的饥饿胁迫,测定处理后0、1、3、5、6 d果皮及果柄离区的糖与脱落酸(ABA)含量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果实在处理后5~6 d发生大量脱落;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及各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显著下降,以3 d内的降幅较大,且蔗糖与葡萄糖的降幅显著大于果糖;离区的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处理后ABA含量在果皮中的变化不明显,但在离区中显著增加。饥饿胁迫总体上减弱了果皮与离区中糖与ABA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果实脱落早期有关蔗糖代谢基因(NI、SS1、SPS1)、糖信号基因(HXK2、TPS1、SnRK2)及ABA代谢基因(AAO3、NCED、BG)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但在大量落果时期NI、SS1、HXK2、SnRK2、AAO3、NCED等基因的表达一度增强,使得蔗糖急剧减少,导致糖信号的产生和ABA的积累。以上结果说明,糖与ABA之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碳水化合物饥饿胁迫诱导的龙眼果实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2.
鳄梨园中的Telaranero幼虫可以黏住果实并在其周围结成一个网状物,以果实为食,最终使果实变干,还能将叶片卷曲,最终枯死脱落。作为鳄梨(油梨)主产国.墨西哥面临的挑战就是根除这种害虫。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中心(CBG)目前正开展专项研究,拟采用生物农药对该种害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黄冠等属于脱萼梨品种,即果实萼片脱落,黄金等属于半脱萼梨品种,即有的果实萼片脱落(俗称母梨),有的果实萼片不脱落(俗称公梨)。生产中发现,萼片脱落的梨个大、心小、肉细、味甜、形美、品质优;萼片不脱落的梨果个小、心大、肉粗、味淡、品质差。此外,萼片不脱落的梨果,还易引起萼洼果锈、黄顶病及黄粉虫等病虫危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现将促使黄金梨萼片脱落的五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测定冬枣正常发育果实和脱落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在冬枣果实发育期,脱落果实中SOD(除7月27日、9月27日外)、POD(除10月8日外)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正常发育果实;在生理落果高峰期(7月27日、9月27日)前冬枣果实中丙二醛含量较高,且脱落果实中丙二醛含量高于正常发育果实。  相似文献   

5.
促使黄金梨萼片脱落的五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冠等属于脱萼梨品种,即果实萼片脱落,黄金等属于半脱萼梨品种,即有的果实萼片脱落(俗称母梨),有的果实萼片不脱落(俗称公梨).生产中发现,萼片脱落的梨个大、心小、肉细、味甜、形美、品质优;萼片不脱落的梨果个小、心大、肉粗、味淡、品质差.此外,萼片不脱落的梨果,还易引起萼洼果锈、黄顶病及黄粉虫等病虫危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现将促使黄金梨萼片脱落的五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储良龙眼为试材,在果实发育的中期和后期分别对结果母枝进行环割+去叶处理,中断果穗碳素营养的供应,研究饥饿胁迫下果实脱落、果实中糖含量及相关酶类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结果母枝环割+去叶处理所产生的饥饿胁迫在处理后2 d内引发果实大量脱落,果实中可溶性糖明显下降,但并未耗尽,因此果实糖含量可能存在一个阈值,低于该阈值,便...  相似文献   

7.
简易塑料大棚保护纽荷尔脐橙果实留树越冬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简易塑料大棚,研究了赣南纽荷尔脐橙果实留树越冬期间的树冠温度变化及果实脱落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简易塑料大棚的保温作用明显,能极有效地减少果实的低温冻害和由此引起的果实脱落,并能延缓果实枯水的发生和枯水程度;简易塑料大棚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疏果剂对龙眼幼果脱落和离区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在结果母枝上喷施不同药剂对龙眼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百草枯和脱落酸均可以诱导龙眼果实脱落,其中尤以乙烯利处理的剂量依赖性最为明显,乙烯利2mL/L喷施果穗10d内可造成62.46%的果实脱落,同时也导致果柄离层水解酶迅速上升;各药剂对离区水解酶的作用无法通过抑制剂施用得到抑制,将致使龙眼果实脱落进入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8年生‘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试材,研究了夏梢生长对果实糖代谢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梢生长诱导果实大量脱落及抑制果实的生长,夏梢萌发生长6 d后落果剧增,9 d时出现落果高峰,相对落果率为7.63% · d-1,18 d后累积落果率高达94.05%,比去梢对照增加1.58倍。夏梢生长6 d后,果实的蔗糖、还原糖含量加速下降,但18 d后糖含量恢复到去梢果实的水平。随着夏梢的生长,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得到增强,淀粉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被抑制,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受影响不明显。因此认为,夏梢生长促进果实蔗糖分解方向的酶活性增加,加速了果实蔗糖的分解,是导致果实脱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番茄果实成熟与乙烯的关系,测定了转反义NR和ACC基因突变体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期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NR2、NR17和NR18号转反义NR基因果实各期的乙烯含量变化规律与普通果实相同。(2)转反义 NR基因番茄果实与转反义ACC基因番茄果实不同,前者果实能正常成熟、但成熟延迟,后者不能正常成熟。(3)在转反义NR基因果实发育各期中,粉红期乙烯释放量最高。(4)转反义NR基因果实成熟各期乙烯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普通果实。说明乙烯受体蛋白基因——NR基因的表达在被抑制后,也反过来抑制了番茄果实乙烯的释放。(5)转反义NR基因果实在常温下贮藏,贮藏期延长了43d。  相似文献   

11.
Sunlight influences many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in fruit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color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igments. The exposure to sunlight influences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fruit peel. With the aim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bagging of fruits on the mango peel color, anthocyanin and ex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covering fruits of red colored cv. ‘Lily’ with muslin cloth. The observations were recorded for fruits of control (non-bagged) and fruits developing in shade. In bagged fruits, the color of peel changed towards lightness and yellowness. The reduction in anthocyanin was observed up to 17 times in bagged and shaded fruits. We also observe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ll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in fruits under bagged and shaded condition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influence of bagging and shade on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and subsequent change in the color of fruit peel.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鉴定葡萄果实赤霉素诱导响应基因,【方法】应用cDNA-RAPD技术,以鲜食葡萄品种‘藤稔’为研究对象,对赤霉素处理后果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进行了mRNA指纹分析。【结果】通过16条随机引物的筛选,共分离得到61个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DF),其中增强表达或赤霉素诱导下特异性表达TDF42条,抑制表达19条。对其中18个TDF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17个TDF与NCBI已有序列同源,其中10个为已知功能基因,另有1个TDF无同源序列。对选取的6个TDF进行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表明3个基因片段在处理条件下均特异表达或上调表达,另外3个基因片段在处理条件下均未见表达或下调表达,这与cDNA-RAPD表达谱结果相一致。【结论】利用cDNA-RAPD技术成功分离了部分受赤霉素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3.
对茄子单性结实抑制差减文库中的1 248个差异表达unigenes在Gene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 109个unigenes具有同源序列,其编码的蛋白包括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ADS-box转录因子、组蛋白和隐花色素等,涉及到果实发育的多个方面,139个unigenes没有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10个差异表达unigenes在茄子单性结实果实和非单性结实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低温条件下,unigenes Z569和Z707在单性结实果实发育中特异表达,可能与单性结实果实的形成有关,可作为研究单性结实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扩展蛋白(Expansin,EXP)在柿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的作用,以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富平尖柿’采后果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果实中EXP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丙烯促进柿果实成熟软化,使乙烯释放高峰升高并提前到来,提高ACC合成酶(ACS)、ACC氧化酶(ACO)活性;1-MCP减缓柿果实的成熟软化,推迟并降低乙烯释放高峰,抑制ACS和ACO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柿果实逐渐软化,对照果实DkEXP3DkEXP4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烯处理促进了DkEXP3DkEXP4的表达,使表达高峰升高且提早到来;1-MCP处理抑制了DkEXP3DkEXP4的表达,推迟且降低了表达高峰。对照和1-MCP处理的果实的DkEXP3DkEXP4的相对表达量高峰均较乙烯释放高峰早。DkEXP3DkEXP4在果皮、果肉、果心中表达水平不同。本结果说明EXP可能在采后柿果实成熟软化前期起作用,其表达有组织特异性,且受到乙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祝庆刚  饶景萍  田红炎  韩叶 《园艺学报》2012,39(7):1278-1284
 为了进一步探索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水解酶(XTH)在柿(Diospyros kaki L.)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常温下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富平尖柿’果实中XTH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丙烯处理能够促进柿果实成熟软化,增加乙烯释放并使高峰提前到来,而1-MCP 处理能够延缓果实软化,抑制乙烯释放。随着柿果实成熟软化推进,4 个XTH 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且丙烯处理促进了4 个XTH 基因的表达,而1-MCP 处理则抑制它们的表达。其中,DkXTH1 和DkXTH2 在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表达量较高,且二者表达高峰分别在果实成熟的初期和中期,说明DkXTH1 和DkXTH2 分别与采后柿果实初期和中后期的软化关系密切。结合乙烯释放量结果分析显示,柿果实XTH 基因的表达受乙烯调控,对柿果实的成熟软化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桃基因组中生长素/吲哚乙酸(Aux/IAA)基因家族,并对其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桃果实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桃Aux/IAA基因家族包含22个成员,这些基因集中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以第1条染色体上含有最多,为8个。大部分Aux/IAA基因包含高度保守的Ⅰ、Ⅱ、Ⅲ和Ⅳ功能域,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10类。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包含2~5个外显子。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10个Aux/IAA基因在溶质型桃果实的表达量高于对应时期硬质型桃果实,其中5个基因随着溶质型桃果实的成熟上调表达,特别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试验结果表明桃Aux/IAA家族成员在结构上高度保守,其中多个成员(尤其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等)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生素C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物质,水果是人类维生素C营养的重要来源,而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相差很大,因此克隆植物中维生素C合成的相关酶基因,对维生素C含量低的水果进行基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文献对植物中维生素C的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应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对维生素C含量进行遗传改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探索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桃基因组中的GH3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它们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油桃果实发育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桃GH3基因家族有8个成员,分别为PpGH3-1 ~ PpGH3-8,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GroupⅠ和GroupⅡ两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roupⅡ型基因(PpGH3-1、PpGH3-2、PpGH3-3、PpGH3-4和PpGH3-5)在溶质型油桃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硬质型油桃,其中PpGH3-3和PpGH3-4最为明显。经NAA处理后的硬质型油桃果实PpGH3-1、PpGH3-3、PpGH3-4和PpGH3-7相比对照上调表达,其中PpGH3-3上调表达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在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45 ℃热水处理15 min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应,并采用RT2PCR技术探讨了热水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及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 减小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 缓解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促进维生素C含量下降, 同时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明显延长果实贮藏寿命。RT-PCR 分析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ACS、ACO、乙烯受体( ETR1和ERS1) 基因的表达, 但对EIN1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热水处理延缓草莓果实衰老可能与其抑制乙烯合成及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