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遮荫对烟草中部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遮荫条件下及正常光照条件下烟草中部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时间的增加,不同光强条件下烟草叶片尖部、中部、基部腺毛密度都依次降低;遮荫条件下烟草叶尖部、中部、基部的腺毛密度低于正常光照条件,差异达显著水平;腺毛总密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烟草叶面浸提物进行GC/MS分析,遮荫条件下烟草腺毛主要分泌物———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光照条件下。表明光强对烟草叶面腺毛的发育及分泌活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江西不同植烟土壤条件下烟草叶片细胞结构的差异,选取旱地紫色土和水田砂壤土为典型代表,以主栽品种K326(Nicotiana tabacumc L.cv.K326)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叶片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淀粉粒、叶绿体、细胞核等细胞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叶片发育成熟,细胞核解体、淀粉粒积累、嗜锇颗粒增多、叶绿体降解、类囊体片层减少。2种土壤条件相比,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中内含物积累更为丰富,淀粉粒和嗜锇颗粒数目较多,体积较大;在叶片成熟后期,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降解更为彻底,细胞核解体,叶绿体膜消失,类囊体片层变薄。由此推测,江西水田沙壤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内含物的积累及成熟后期的降解;旱地紫色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发达的类囊体片层可能与旱地紫色土烟叶的特色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江西不同植烟土壤条件下烟草叶片细胞结构的差异,选取旱地紫色土和水田砂壤土为典型代表,以主栽品种K326(Nicotiana tabacumc L.cv.K326)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叶片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淀粉粒、叶绿体、细胞核等细胞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叶片发育成熟,细胞核解体、淀粉粒积累、嗜锇颗粒增多、叶绿体降解、类囊体片层减少。2种土壤条件相比,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中内含物积累更为丰富,淀粉粒和嗜锇颗粒数目较多,体积较大;在叶片成熟后期,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降解更为彻底,细胞核解体,叶绿体膜消失,类囊体片层变薄。由此推测,江西水田沙壤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内含物的积累及成熟后期的降解;旱地紫色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发达的类囊体片层可能与旱地紫色土烟叶的特色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一层遮荫、二层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条件下鸡爪槭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片花青苷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全光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则相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qP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qN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遮荫条件下,鸡爪槭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Chl.a/b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能力;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进而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因此,鸡爪槭适合种植于低光照环境下。  相似文献   

5.
张静  朱为民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2):108-110,114
为研究低温下番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耐寒性较弱的番茄品种010为试材,观察其幼苗经6、10、25℃处理后10d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5℃处理下,叶绿体结构致密有序,体内类囊体片层有规则的整齐排列,细胞的超微结构中无嗜锇颗粒的积累;6、10℃低温处理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损伤,叶绿体部分膜解体破裂,类囊体片层结构排列紊乱,变形或扭曲,细胞内有较大的淀粉粒和大量嗜锇颗粒的积累。低温逆境导致番茄细胞膜系统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旺长期遮光及其光照转换后光合速率与荧光参数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反映了不同烟草品种的光生态适应性,对大田品种推广、提升烟草品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本文于2005年以盆栽烟草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遮荫、自然光照处理,采用测定烟草光合、荧光参数的方法研究了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烟草品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升,净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K326小于中烟101;与此相同,K326、中烟101的光合速率对旺长期遮荫的响应大体相当,K326的耐弱光能力大于中烟101;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两品种Pn迅速下降,2~3 d之后逐渐回升,但仍无法恢复到自然光下的水平;自然光下生长的烟草转至遮光条件下时,ΦPSⅡ、Fv/Fm、qP迅速上升,而NPQ呈下降趋势;而遮光的烟草转至自然光下时,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结论】与中烟101相比,栽培条件下K326有较强的光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腺毛作为植物表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在植物与环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不同类型腺毛在镉(Cd)胁迫中所发挥的作用,以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和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为材料,研究二者对Cd胁迫的耐受性差异、腺毛形态和叶片中Cd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对Cd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显微观察发现,Cd胁迫下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面腺毛密度都明显增加,但腺毛类型保持不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检测发现,烟叶中的总Cd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片的总Cd含量基本一致,但二者叶表面的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泌型烟草叶面的Cd含量远远大于非分泌型烟草。表明分泌型腺毛能排出烟叶中的Cd,降低烟叶中的镉含量,对提高烟草对Cd胁迫的耐受性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烟草品种改良、提高烟草制品安全性及土壤修复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干旱胁迫(自然失水)下及复水后绢毛委陵菜叶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胁迫的叶肉细胞结构完整.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清晰,基粒数目多且排列整齐,基粒类囊体排列致密,美囊体片层叠垛整齐.叶绿体嗜锇程度低,嗜锇颗粒少,并且体积小;随着自然失水胁迫程度的加强,叶绿体基粒和被膜破损,片层膨胀分化或溶解消失,...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适宜引种地被石竹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条件,以一年生地被石竹的实生苗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遮荫处理,对地被石竹的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被石竹比叶面积小,为(124.50±8.24)cm2.g-1;在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节间距增长,并且这种增长是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不同遮荫条件下,通过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测定,可知地被石竹耐荫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遮荫对泡泡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选择干茎粗、株高基本一致且长势良好的70 d苗龄的泡泡树为材料,设全光照(100%光强)1、层、2层和3层黑色遮光网(透光率分别为为50%、25%和12.5%)4个光照梯度处理,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1层网和2层网遮荫处理的泡泡树幼苗植株生长较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泡泡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叶绿素a/b的值随之变小;全光照处理下,幼苗消耗较多水分,在下午15:00时土壤温度显著较高;遮荫处理组间差异较小。[结论]50%透光率的遮荫有助于泡泡树幼苗生长,株高及干径增长快。在透光率为50%的遮荫条件下,泡泡树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总量最高,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及分泌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差异、腺毛发育及腺毛分泌物代谢特点,应用扫描电镜、数字显微镜及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高香气品种(系) 8306、豫烟11号等8种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柄腺毛是优势腺毛。上表皮腺毛普遍多于下表皮腺毛。豫烟11的短柄腺毛密度、8306的长柄腺毛密度、K326的保护毛密度分别较其他烤烟品种高;西柏三烯二醇是腺毛分泌物组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赖百当化合物包括冷杉醇和赖百当二醇,仅在豫烟11、8306、12451中少量存在,在其他烤烟品种(系)中均未发现;(3)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厚/叶厚、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高香气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总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2.
烟草叶表腺毛密度与白粉病发生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6个/视野)、CF205(3.4个/视野)、革新3号(3.2个/视野),且大白筋599和云烟85的腺毛密度显著大于CF205和革新3号(P<0.05),充分发病后,大白筋599和云烟85叶片上的白粉病发生程度则极显著低于CF205和革新3号(P<0.01)。这表明烟草叶表腺毛密度越大,其白粉病发生程度越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腺毛及其分泌物对烟草叶表物理性状的修饰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盆栽烤烟K326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腺毛腺头形态发育的变化,以及土壤水分对成熟期烟草腺毛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腺毛发现:水分胁迫使得腺头细胞正常的生长-成熟-分泌周期缩短。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共发现有效差异表达(ratio值≥2或≤0.5)的基因75个,其中上调差异基因47个,主要集中在抗性相关基因15个,碳代谢相关基因7个,功能未知基因10个;下调差异基因28个,主要集中在次生代谢相关基因6个,碳代谢相关基因4个,功能未知基因11个。  相似文献   

14.
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对烟叶香气有重要作用,因此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在烟草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烟叶腺毛类型、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烟叶腺毛密度和分泌物的影响因素,以及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香气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烤烟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长素极性运输转运蛋白PIN1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对PIN1进行了荧光标记,并以烟草表皮毛为模式,开展了PIN1对生长素极性运输及对细胞伸长生长影响的研究。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融合标记基因EGFP–PIN1置于拟南芥表皮毛特异表达基因GL2的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含GL2pro::EGFP–PIN1的Ti质粒,以根癌农杆菌叶盘共培转化法将重组标记基因转化至烟草WS38中,筛选鉴定出多株转基因烟草。通过对这些转基因烟草表皮毛进行显微荧光观察,结果发现,标记的绿色荧光信号集中分布在表皮毛细胞的间隔区,表现为明显的极性分布现象。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后,表皮毛的伸长生长受到抑制,细胞中荧光的分布极性减弱。说明生长素在烟草表皮毛中的极性分布对烟草表皮毛伸长起关键作用,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只抑制表皮毛的细胞伸长,同时还影响到生长素极性运输蛋白PIN的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香料烟品种及其杂交F1代的烟叶腺毛密度差异研究表明,各品种间烟叶腺毛密度差异较大,巴斯玛4号烟叶腺毛密度最大,为68.2根.m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说明适宜在该试验地区种植并可作育种亲本加以利用.杂交组合后代中,柯玛蒂尼巴斯玛×伊兹密尔多叶和巴斯玛15号×伊兹密尔多叶组合的F1代总腺毛密度和长柄腺毛密度均显著高于亲本,可继续选育.  相似文献   

17.
烤烟叶片腺毛发育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扫描电镜对烤烟叶片腺毛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腺毛发育进程不一致,长柄腺毛发育较短柄腺毛早;单细胞腺头腺毛和分枝腺毛在叶片成熟过程中,腺头开裂-溢泌-干缩-脱落的过程比多细胞腺头腺毛快:当叶片生长到定长时,长柄腺毛腺头颜色加深,表面开始皱缩并开裂,随后内含物从开裂处溢泌出来;叶片成熟时,腺头与柄连接处细胞开始萎缩,腺头细胞内含物全部溢出,并可观察到短柄多细胞腺头腺毛出现二次发育现象;叶片进入过熟阶段。腺头开始断折,分泌物大量干缩、脱落,或者整个腺毛从叶表脱落。  相似文献   

18.
肉豆蔻天竺葵是一种含有精油的植物,其精油被广泛应用于香料与化妆品.然而其精油的产生部位腺毛的结构与发育过程尚未有研究,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视电子显微镜对肉豆蔻天竺葵腺毛结构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肉豆蔻天竺葵叶的表皮上具有腺体毛和非腺体毛两种结构形态.在研究中发现,肉豆蔻天竺葵只有头状腺毛(由头细胞、柄细胞和基细胞三个部分组成),其头状腺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和类型Ⅱ.肉豆蔻天竺葵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藿香叶表皮毛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药用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叶片表皮毛被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藿香的叶表皮有3种形态显著不同的毛,包括非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腺毛和非腺毛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分布。腺毛的发育在叶片发育早期就已经完成,其密度随着叶片的发育而减小。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都具1个基细胞、1~2个柄细胞和头部。成熟的盾状腺毛的头部由12个分泌细胞组成;头状腺毛头部由1或2个分泌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