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使用添加剂减少速冻龙眼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裂果现象,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作为添加剂对速冻龙眼裂果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0.6%的复合磷酸盐抗冻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樱桃番茄果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分层现象,提高其稳定性,改善其品质,达到使樱桃番茄果汁长期稳定的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琼脂、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等6种常见的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琼脂CMC-Na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0.03%的黄原胶,0.03%的琼脂,0.1%的CMC-Na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性最好。使用该复合稳定剂生产的樱桃番茄果汁,黏度适当、果肉颗粒分散均匀、口感协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紫心甘薯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原辅料最佳配方为:7%脱脂乳粉、30%甘薯汁、3%蔗糖。采用0.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0.03%和瓜尔胶含量0.03%的复合稳定剂可获得理想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火龙果为主要原料,柠檬酸、白砂糖、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卡拉胶等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火龙果悬浮饮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火龙果果粒4 mm3,2.0%氯化钙溶液处理0.5 h;火龙果悬浮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火龙果果浆用量15%,火龙果果粒用量6%,白砂糖用量6%,复合悬浮剂(0.15%羧甲基纤维素钠+0.20%黄原胶),柠檬酸用量0.12%。该产品果粒适中,悬浮效果好,酸甜可口,具有火龙果的清香果味,感官品质评定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银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核桃银耳复合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饮料的配方和复合稳定剂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核桃银耳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核桃浆添加量25%,银耳汁添加量25%,蜂蜜添加量12%,pH值6.5;复合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10%,黄原胶添加量0.20%,单甘酯添加量0.09%,蔗糖酯添加量0.05%。  相似文献   

6.
红薯粉丝在制作过程中,多数添加了明矾,但明矾中的铝对人体危害极大,从制作工艺的科学性出发,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不添加明矾的红薯粉丝加工条件为粉团含水量50%,加芡量40%,加水温度50℃。在添加剂的确认试验中,确定添加5%的绿豆淀粉、0.3%的复合磷酸盐和0.4%的黄原胶对粉丝品质有很显著的改善作用,其品质接近于添加了0.3%明矾的红薯粉丝。  相似文献   

7.
浑浊石榴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浑浊石榴汁的稳定性,以浊度保留率和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式,评价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钠、黄原胶、果胶四种亲水胶体及均质条件对浑浊石榴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0%的黄原胶、0.07%的海藻酸钠和0.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时,果汁稳定性较好。浑浊石榴汁最佳的均质条件为60 MPa压力下,均质2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紫胡萝卜复合果汁品质影响较大的黑果腺肋花楸汁、紫胡萝卜浆、白砂糖、蜂蜜、柠檬酸、黄原胶、CMC-Na 7个原料添加量等单因素进行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黑果腺肋花楸汁30%,紫胡萝卜浆20%,白砂糖8%,蜂蜜2%,柠檬酸0.06%,黄原胶0.06%,CMC-Na 0.05%。  相似文献   

9.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究甜杏仁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着重研究影响甜杏仁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风味的配比是蔗糖6%,脱脂奶粉4%;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6%,蔗糖酯0.15%,单甘酯0.15%;最佳均质条件是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35 MPa,二次均质。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究甜杏仁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着重研究影响甜杏仁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风味的配比是蔗糖6%,脱脂奶粉4%;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6%,蔗糖酯0.15%,单甘酯0.15%;最佳均质条件是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35 MPa,二次均质。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其他淀粉(马蹄淀粉、慈姑淀粉、玉米淀粉)和添加剂(瓜尔豆胶、复合磷酸盐),对菱角粉皮的品质进行改良,以断条率、煮沸损失和膨润度等作为质量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马蹄淀粉40%,慈姑淀粉20%,瓜尔豆胶0.1%,复合磷酸盐0.7%时,复合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南瓜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加工适应性。通过试验确定了生产南瓜全肉饮料的较优配方为:南瓜原浆40%,蔗糖6%,柠檬酸0.02%,苹果酸0.08%,卡拉胶与CMC-Na的质量比为1∶1,稳定剂用量为0.15%,水54%。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选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不同添加成分对玉米面团延展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面团品质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玉米粉以100%计):谷朊粉9%,黄原胶0.70%,沙蒿胶0.02%,硬酯酰乳酸钙0.45%。  相似文献   

14.
荞麦粉对挂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荞麦粉为辅料,以挂面的咀嚼度为指标,研究荞麦粉和食品添加剂对挂面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二次旋转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方程,确定荞麦挂面的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荞麦挂面的最优配方为荞麦粉质量分数19%,CMC-Na 0.3%,六偏磷酸钠0.08%,在此条件下质构仪得出的挂面咀嚼度值为196.518。  相似文献   

15.
速溶板栗粉加工过程中护色剂与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为主要原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方法对速溶板栗粉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剂与稳定剂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0.25%柠檬酸、0.25%VC、0.20%壳聚糖和0.35%NaCl作为复合护色剂可有效地抑制速溶板栗粉加工过程中的褐变;以0.20%CMC-Na、0.25%黄原胶、0.40%单甘酯和0.45%蔗糖酯作为复合稳定剂可显著地提高板栗粉冲调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牛肉持水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肉持水性是评价肉品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提高肌肉持水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添加不同增稠剂的单因素试验,从而确定最佳添加量,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显著提高牛肉持水性的最佳组合添加量为黄原胶0.4%,交联淀粉1.0%,海藻酸钠0.3%。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咖啡豆奶加工工艺,采用感官评定确定了咖啡豆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的接种量,豆奶发酵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乳糖3%,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h;咖啡豆奶的最佳配方为:酸豆奶55mL,咖啡量0.5g,水45m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海藻酸钠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