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2年赣州水稻螟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赣南水稻螟虫发生特点:发生期早,虫量大,发生高峰期长,为害重。分析其发生原因,由于气候条件特殊,防治水平不一,耕作制度的变化等等,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蝗、粘虫、稻蛀茎夜蛾(大螟)、稻蝽象和稻杆蝇等,而对当阳市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水稻螟虫类。  相似文献   

3.
水稻螟虫发生为害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稻螟虫发生为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其总的趋势是:2、3代螟交替发生,混合为害,二者主害代别增加,主害代发生时期拉长,全年为害时期延长,为害面积扩大,为害损失加重。其主要原因;一是冬季油菜面积扩大,有效虫源田增加;二是气候变暖;三是杂交稻及优质稻面积增加;四是抛秧技术的推广;五是杀螟药剂单一,防效不理想。主要治理对策:捡拾稻桩,灌水灭蛹,压缩混截面积,科学用药,加快治螟药剂品种的研究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螟虫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水稻产区发生呈加重趋势.笔者综述了螟虫在我国多种种植类型下发生的现状,并根据近年全国各地螟虫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各地防治螟虫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螟虫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6.
7.
水稻螟虫历来是东台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品种更新、作物布局及栽培方法的改变、气候影响以及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螟虫的发生危害越趋严重,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分析秀山县1970年以来水稻螟虫历史资料,将螟虫的发生为害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80年以前三化螟和二化螟并重,以三化螟为主;二是1980—1990年三化螟种群下降,二化螟种群上升;三是1990—2000年螟虫种群均下降;四是2000年以后二化螟种群数量呈回升趋势。从水稻品种、栽培制度、气象条件和施药水平等因素分析水稻螟虫种群数量发生变动的原因,并提出螟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水稻螟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为2.4万hm^2,其中中稻2.36万hm^2,二季晚稻0.04万hm^2。由于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猖獗为害,三化螟成为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螟虫大发生现状、损失估计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重要害虫 ,危害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经济损失大 ,沿江稻区为重灾区。全国稻螟年发生面积 1500万hm2以上 ,二化螟和三化螟分别约占 2/3和1/3,防治代价约 50亿元 ,残虫造成作物损失 64.5亿元 ,总经济损失 115亿元左右。减灾对策应强调水稻种植相对集中 ,减少插花田面积 ,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扩大种植户的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1.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Information on the mating and dispersal behaviour of the rice stem borers Scirpophaga incertulas and Chilo suppressalis is necessary for the design of resista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ice varietie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with toxin gene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 incertulas and C. suppressalis move from the site of adult eclosion before mating to determine the likelihood that random mating will occur between adults eclosing in fields of Bt rice and refuge fields of non-Bt rice. Observations were made under laboratory, screen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 Almost all S. incertulas males and females flew out of sight after cuticle expansion and hardening, as did most C. suppressalis. Approximately 15% of C. suppressalis females called and mated within 3?m of the site of eclosion, and approximately 5% of C. suppressalis males mated within 5?m of the site of eclo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andom mating is likely to occur between S. incertulas eclosing in Bt rice fields and nearby refuge fields. Although a small proportion of C. suppressalis did not move far before mating, random mating of moths from Bt and nearby refuge fields is also likely to occur in this species if Bt-resistant moths are rare.  相似文献   

13.
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方稻区,特别是东北早熟单季稻稻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其水稻害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渐增大,对北方优质水稻生产构成了较大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危害概况,分析引起害虫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区域性的水稻害虫防治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秧方式对稻瘟病发生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秧田期在接种菌源条件下,旱育秧叶瘟较水育秧发生早、为害重;大田期在不防治条件下,旱育秧叶瘟、穗瘟发生为害显著轻于水育秧。说明在防止菌源进入的前提下,旱育秧是控制稻瘟病的一项好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刺粉虱的发生、为害及其生物防治国内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茶园和柑桔园为害严重的粉虱种类之一。本文概述了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寄主种类、发生与为害等,探讨了近年来生物防治在控制黑刺粉虱为害中的作用,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天敌及昆虫病原性真菌等的利用,以期为黑刺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车琳  蒋沁宏  王也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3):233-241
为掌握我国水稻各产区害虫的发生形势和防控现状,为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11年来水稻五大产区(华中稻区、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东北稻区和华北稻区)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五大产区的害虫发生情况不同,二化螟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华北稻区整体发生较重;“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华中稻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发生较重。水稻病虫害防控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应进一步提升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比重,推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中华稻蝗发生动态与危害损失。结果表明,中华稻蝗在浙江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水稻分蘖期接入虫量10~50头/m2,叶被害率为52.61%~78.81%,叶被害指数为14.51~25.00,产量损失率为2.31%~27.42%,孕穗至破口期接入虫量1~17头/m2,叶被害率为56.63%~88.00%,叶被害指数为14.69~31.32,产量损失率为1.28%~32.74%,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危害程度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建立了危害损失关系式。水稻叶片受害、光合能力减弱、幼穗分化不良、实粒减少、秕谷增加和粒重下降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模拟测试表明,随着水稻受害生育期推迟损失增大,且分蘖期危害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5%~3.0%;2~3龄蝗蝻为防治适期,氟虫腈、三唑磷等有较好防治效果。提出水稻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期防治指标分别为10头/m2和5头/m2。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田间为害株率与为害丛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调查者调查相同稻田内二化螟为害的枯鞘、枯心和白穗等受害稻株,分析平均受害株率和平均受害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受害丛率”在不同调查者之间的误差小于“平均受害株率”。受害株率和受害丛率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受害丛率小于60%时,受害株率与受害丛率的相关系数超过0.91,用受害丛率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受害株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和5级目测法,调查了云南冬季作物田杂草虉草的发生和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截至2017年在云南有7个地州33个区县发现有虉草危害,其中保山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占全省受害面积的92%,其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虉草在冬季作物田大麦、小麦、油菜和蚕豆田均有发生。危害的虉草有两个种,分别是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和奇异虉草P.paradoxa。其中小籽虉草的发生较为普遍,奇异虉草为零星发生。虉草造成的危害指数在6%~50%之间,对农作物造成的产量损失在40~110kg/667m2之间。虉草的防除以化学防除为主,人工防除为辅,但目前尚缺乏经济有效的防除农田虉草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化学防除仍然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雨久花、野慈姑、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眼子菜、节节菜、萤蔺等多种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双草醚、噁草酮、乙氧氟草醚等多种常用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危害,对抗药性杂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水平、靶标酶抗药性机理、代谢酶抗药性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归纳了抗药性杂草的交互抗性、多抗性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治理现状,分析了我们在杂草抗药性研究与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