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勇  刘晓辉  王登  刘少英 《植物保护》2023,49(5):325-334
鼠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物灾害, 造成的危害不仅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随着鼠害防控理念的转变, 对鼠害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近5年来在鼠害治理研究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要求下, 研究不同生态区域害鼠群落结构和危害特征、种群数量暴发机理等生物学特性, 建立害鼠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 构建不同生态系统的鼠害防控生态阈值。研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是鼠害治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鼠害是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鼠类的认识以及对鼠害治理的要求、理念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笔者总结了近10年我国农区鼠害的发生情况,监测与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区鼠害治理工作在近10年取得了以下显著进步:鼠害防治的法制建设再上台阶,防治理念从见鼠必灭转变为容忍鼠类在生态系统的适量存在,基本建成了国家级农区鼠害监测网络,围栏陷阱技术(TBS)等鼠害生态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突出。与此同时,农区鼠害防治也面临对鼠害的重视不够、基础研究薄弱、专业队伍后继乏人等问题。最后,笔者就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村鼠害治理技术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波  王勇  张美文 《植物保护》2003,29(6):38-40
根据我国目前农村鼠害治理现状,提出加强灭鼠组织工作,改进灭鼠技术,尤其是毒饵配制、投饵方法和毒饵量,严厉取缔违禁剧毒急性灭鼠剂。应重视鼠害生态治理,在鼠传疾病高发区,慎用养猫防鼠。  相似文献   

4.
周军  白云 《湖北植保》2012,(3):8-11
笔者通过对塔城地区10多年来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规律和治理工作的现状与治理成效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防治蝗虫、鼠害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提高病虫测报水平 减轻病虫灾害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立 《湖北植保》2012,(1):11-13
近年来,为适应绿色植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病虫测报工作在病虫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测报防治工作的主要技术措施,深入分析了当前病虫测报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加强病虫草鼠害测报体系建设、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及农资市场管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绝大多数啮齿动物种类为植食性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导致了鼠类危害的复杂性。当前,面对日益提高的生态安全需求,粮食安全、人民健康和生物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对鼠害控制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中国鼠害防控策略制定及实施的困扰。尤其在草原地区,如何在应急性灭杀和长效缓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目前鼠害防控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针对这些矛盾和挑战,该文分析了我国鼠害监测防控的现状、主要瓶颈与短板,并从技术层面提出“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可能会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在有效控制鼠害暴发对粮食生产和人民健康安全威胁的前提下,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杀鼠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植物保护》2018,44(5):85-90
杀鼠剂研究与应用是害鼠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化学治理则是鼠害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我国主要杀鼠剂种类及特征,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杀鼠剂应用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及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的鼠害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中,在有效避免鼠类为害的前提下,如何有效降低杀鼠剂应用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最大化发挥鼠类的生态学功能,将是害鼠生物学及杀鼠剂应用研究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农区鼠害在河北省严重发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有害生物.2003年后,河北省加大了农区鼠害的综合治理力度,到“十一五”末,基本控制住了农区鼠害严重发生的态势.文章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农区鼠害治理的工作措施和成效,为“十二五”的农区鼠害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农村鼠害呈加重发生态势 ,农田鼠害面积不断增加 ,危害程度日趋严重 ,农作物产量损失较大。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了推广普及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有效防除农田鼠害 ,指导广大农民安全科学地使用杀鼠剂及化学农药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食品、人身安全 ,最近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召开了“全省农田科学灭鼠工作会” ,会议要求 ,当前 ,正值秋冬季节 ,是开展农田灭鼠的有利时机 ,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 ,采取不同形式 ,全面开展农田灭鼠活动。组织开展好农田灭鼠活动 ,要特别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田鼠害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桂芝 《植物保护》2002,28(5):53-54
简要报道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田鼠害综合治理的进展和对未来害鼠治理研究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控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农业鼠害发生十分严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区均有发生。每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2 000~4 000万hm2,造成的粮食损失可占总产量的5%~10%。草原鼠害发生也遍及青海等13个草原大省(自治区),每年草原受灾面积达2 500~4 300万hm2左右,严重危害面积1 500~2 300万hm2。近年,我国农业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农田鼠害的防治可占到发生面积的50%~80%,农户鼠害的防治数占到发生总数的80%以上。草原鼠害防治面积占严重危害面积的1/3。鼠害监测预警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被不断推进。毒饵站技术,抗药性监测等技术措施被用来优化传统化学灭杀法,以减少其环境副作用。不育控制,TBS技术和生态管理等新型可持续鼠害管理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推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指导相关鼠害防治方法实践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优化策略等陆续推出。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控制鼠害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加强。  相似文献   

12.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承担着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种功能,在构建生态屏障、促进牧业经济以及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过度利用草原的共同影响,我国草原发生大范围退化。草原退化提高了啮齿动物栖息地适合度,促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最终导致草原鼠害发生。草原害鼠采食牧草降低草地生产力,掘洞造丘消弱草原固碳、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携带病菌威胁人畜健康。因此,控制草原鼠害事关退化草原治理修复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家开展了一系列草原鼠害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现有草原鼠害防治成果难以满足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需求,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亟待加强。本文总结了中国草原鼠害发生和防治的现状,并对草原鼠害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对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18年以来, 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节和生态调控等病害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根据国内外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作物病害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 聚焦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主责主业, 强化农作物病害防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 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力量。  相似文献   

14.
鼠害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灾害之一。为了发展无公害、可持续控制农业鼠害的新方法、新途径,迫切需要加强有关鼠害防治的基础研究,提升鼠害防治的科技水平。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害鼠发生状况与学科发展趋势,从3个方面探讨了农业鼠害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即基础生物学、鼠害成灾规律及鼠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 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虫发生新规律新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推进了抗虫作物、RNA农药、行为调控和生态调控等害虫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 提出迁飞性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多食性盲蝽区域防控、地下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和抗性麦蚜精准化学防控等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新体系。根据国内外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业昆虫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强化害虫防控基础理论创新, 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饵站是化学防鼠常用设施,可以减少非靶标动物的误食风险。目前常用毒饵站容量小、毒饵易浪费、添加毒饵不便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东北地区的大规模应用。本研究针对东北农业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在黑龙江了进行为期1年的防效试验,并测试其作用范围。结果表明,这种毒饵站每年毒饵用量2.8~3.8kg,鼠密度控制率可长期保持在75%以下;其有效覆盖面积为1.1hm2,最佳防治效果的覆盖面积为0.5hm2。这些结果说明这种大容量高置式毒饵站具有毒饵添加便捷、无浪费的优点,在东北地区防治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他传统小容量毒饵站,值得在当地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大入侵性害虫。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我国植保工作者在其生物学和发生规律、迁飞与种群监测、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建立了以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应急化学防控为一体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总体研究概况及在灾变和治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农民接受、社会认可、生态可持续的草地贪夜蛾安全治理工作,以期为提升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