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平塘县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在茶树病虫害上的应用,以提高茶叶产量,保障茶叶品质及茶园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茼蒿是深冬季节温室栽培叶菜类蔬菜的理想品种,但由于温室独特的高湿环境,茼蒿叶部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对茼蒿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大。现介绍一下温室茼蒿叶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棚室栽培黄瓜人为加速了黄瓜生长进程,使其早熟、高产、高效,但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尤其是棚室黄瓜叶部细菌性病害对棚室黄瓜生产造成了严重为害。总结黄瓜常见叶部细茵性病害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并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金女 《江西植保》2008,31(4):171-172
近年来,随着水稻施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氮肥施用量的增多,致使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已经成为我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氏增收的目标,实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植保方针,对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璇 《植物医生》2021,(3):75-78
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由于其开放的子囊果结构和栽培模式,极易遭受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等各种有害病原物的侵染.这些病害严重影响六妹羊肚菌的品质及产量,降低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描述了六妹羊肚菌3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蛛网病、枯萎病和白腐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特征,分析了其病害...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毛叶枣主要真菌病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云南省毛叶枣的主要真菌病害作了介绍,主要为炭疽病、白粉病、疫病、黑斑病和煤污病。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观察和防治,晴普茶区茶树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煤烟病、苔藓、地衣等,除茶饼病、炭疽病外,其他病害零星发生,发病程度均在经济阈值以下,对茶树为害轻,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茶饼病,炭疽病每年均在不同茶区域发生,为害重,成为茶区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春蚕豆叶部病害病原鉴定及主要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及回接试验特等系列鉴定程序,认定了9种蚕豆叶部病原及太。其中尾孢轮番斑病(Cercospora zonata Winter)、灰葡孢赤斑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和葡萄孢赤斑病(Botrytis fabae Sardina)为甘肃省主要流行病害,其发生特点和侵染条件基本一致,是制约甘肃春蚕豆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棒孢霉(Coryne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201.2万hm2.各茶叶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坚持政府推动、龙头带动,以生态为优势、以科技为动力,立足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努力实现基地规模化、加工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卫生质量,推动了茶产业整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茶饼病、茶网蝽、茶小绿叶蝉等病虫害是制约陕南茶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通过健身栽培、免疫诱抗、理化诱杀、生物药剂组合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集成了适合陕南茶叶生产的“以健康生态为本,免疫诱抗、理化诱控与生物药剂为主,绿色化学药剂应急防控为辅”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依托茶企业、茶叶合作社等新型生产主体,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相似文献   

11.
病虫害频发是制约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病虫害近500种,产生重大危害的有50余种,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大面积绝收。该文综述了中国大豆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大豆主要产区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夏橙绿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化学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夏橙基地夏橙发生的绿斑病症状和病原藻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病原藻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所致.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0%新灵(多菌灵+代森锰锌)WP、62.25%仙生(腈菌唑+代森锰锌)WP、10%世高WG、25%炭特灵WP与53.8%可杀得DF对病原藻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o分别为2.3531、2.6234、9.3815、13.8816、28.9808 mg/kg.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新灵WP 600倍和62.25%仙生WP 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次为10%世高WG 1000倍和53.8%可杀得DF1000倍液,而25%炭特灵WP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低.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种植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快速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推广,我国药用植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然而,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也日益凸显,严重降低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中医药临床疗效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我国多种常见药用植物上已报道的病毒病的致病病原、典型症状、发生流行危害以及防控策略做了介绍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广西油茶病虫害调查初报及防控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2年对广西油茶主要产区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油茶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叶部害虫6种,枝干害虫1种,果实害虫1种,在上述病虫害中山茶牡蛎盾蚧和小绿叶蝉对油茶危害属于首次报道.油茶主要病害有7种.对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给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消毒主要用于土壤病虫草害防控。过去几十年,土壤主要采用化学药品熏蒸消毒,不合理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土壤蒸汽消毒、火焰消毒和热水浇灌等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且存在能耗较高、灭生性强、容易破坏土壤结构等缺点。目前,土壤日晒技术受到意大利、美国、以色列等70多个国家农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在中国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日晒对农业病虫草害、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与应用,分析了土壤日晒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土壤日晒在未来农业绿色防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绿色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在土传病害的防治中, 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同时保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而, 一些环境友好的防治技术受到重视。农业防治技术如抗性品种利用和嫁接、阻截传播、深翻、轮作和无土栽培; 生物防治技术如生物熏蒸、厌氧消毒、生物防治制剂等; 物理防治技术如太阳能消毒、火焰消毒、微波消毒、电消毒、射频消毒也在不断地创新;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依赖土壤熏蒸剂, 一些新型的环境友好的熏蒸剂如异硫氰酸烯丙酯、二甲基二硫、乙二腈、乙蒜素等也在不断发展。熏蒸剂新剂型、新的施药机械也在不断创新。土壤熏蒸剂在防治土传病害时, 也会对土壤中的微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 并正视不同防治技术中的不足。土传病害作为一类难以防治的病害,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高传染性要求有高质量的种苗和高效的防治和阻隔技术, 土传病害的定量检测技术, 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与发病的关系、土壤微生态对发病的影响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防控土传病害时,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防治投入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均为面临的环境和经济学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 其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为害程度重, 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化学农药作为目前主要的应急防控措施, 对抑制害虫种群扩散迁飞、减轻作物受害、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会逐渐增强, 防控难度将不断加大, 因此, 制定合理的应急防控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内的研究情况重点从卵、幼虫、成虫等方面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研究进展, 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做好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红豆草病原真菌鉴定及病害发生动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明确甘肃省红豆草的病害种类、发生动态和危害状况,采用病原物分离与培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定红豆草病害种类,于2012—2013年在通渭、渭源、榆中和碌曲4县调查各病害的发病率以确定发生动态,观察病害田间发生特点并结合调查数据评价其重要性。结果表明,4县共发生真菌性病害12种,分别为大茎点霉叶斑病(病原为大茎点霉属真菌Macrophoma sp.)、壳针孢叶斑病(病原为歪头菜壳针孢Septoria orobina)、炭疽病(病原为白蜡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黑秆病(病原为红豆草壳二孢Ascochyta onobrychis、菠菜刺盘孢C.spinaciae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混合侵染)、壳二孢叶斑病、茎点霉叶斑病、尾孢叶斑病、柱格孢白斑病、匍柄霉叶斑病、链格孢黑斑病、锈病和白粉病,其中大茎点霉属真菌、白蜡树刺盘孢和菠菜刺盘孢在红豆草上首次发现;尾孢叶斑病和壳针孢叶斑病为甘肃新记录病害;大茎点霉叶斑病为世界新病害,仅于碌曲县发现。白粉病、锈病、链格孢黑斑病发生于红豆草生长后期,其它病害则始于6月;6—9月危害加重的为黑秆病和柱格孢白斑病,发病率最高达89.7%和96.0%;危害渐轻的为茎点霉叶斑病、壳二孢叶斑病和壳针孢叶斑病,发病率最高达88.7%、57.4%和45.1%。黑秆病和茎点霉叶斑病在甘肃省目前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主要真菌病害发生概况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是导致向日葵产量减少、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真菌引起的病害尤为严重。通过广泛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针对国内外已经报道的向日葵9种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潜在风险,同时提出应参照国际标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向日葵潜在检疫性病害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江苏水稻病虫害灾变规律变化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农药减量控害难度加大、稻米品质质量要求提高等社会需求,结合农药残留风险关键控制点和农药施用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水稻病虫害"前防、中控、后保"的全程简约化防控新策略.构建了以"种苗处理和穗期病虫绿色用药"为核心、以"生态调控"为配套的水稻不同生长时期防控技术体系和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