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研究和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明确,北京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有动物11种,植物23种,列出了其主要的分布范围及其危害,讨论了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对策。对一些危害严重的种类应迅速根除或控制,在引种前或应用前应对有潜在危险的种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北京周边地区发生的入侵生物种类应该严格监管和防范。  相似文献   

2.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安全研究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技术领域, 是推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 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和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制高点。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等生物安全问题不断凸显, 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乃至社会与国家安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入侵防控领域研究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 并结合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发展态势及聚焦我国生物入侵领域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 明确我国农业生物入侵防控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进而定位我国在全球生物入侵科技创新坐标系中的位置, 做好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科学工程和战略性科学计划, 为我国中长期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任务部署提供重要决策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入侵及有害生物数据库是防控生物入侵的重要信息平台。数据库的使用旨在为从事入侵生物相关工作的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提供外来入侵物种数据查询、检测监测信息发布、科研成果交流和科普教育的综合信息服务。在汇总国内外入侵及有害生物数据库的同时,也针对性地收集了与其相关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媒介生物相关数据库、气候数据库及贸易数据库等。目前,数据库还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更新不及时及资金人员投入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数据库将向着更加健全、及时和天地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棕色矢车菊是原产欧洲的恶性杂草,近年来我国从进口粮谷中截获其种子。为了评估棕色矢车菊入侵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入侵风险,我们首先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该杂草在我国的适生区;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入侵的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量评估入侵我国的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棕色矢车菊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综合风险值为0.85,属高风险等级。建议加强进境检疫管理,尽快开展系统监测并构建早期监测预警网络。  相似文献   

5.
原产南美的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是危害木薯的重要入侵害虫,在非洲和亚洲(泰国)造成严重损失,已对我国构成入侵威胁。文章介绍了木薯绵粉蚧的鉴别特征、寄主、分布、传播方式等。适生性分析显示,我国华南地区及云南中南部、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四川东南部、重庆、湖北、安徽南部和上海等地区都适合木薯绵粉蚧生存和危害,需要加强防范该虫入侵。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概况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广西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加上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因此成为生物入侵的“重灾区”。在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广西就有12种有分布或有报道记录,这些物种已对我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物种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为了掌握我区农业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近几年我们对此进行了有关调查。1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概况根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对广西农业影响较大的外来入…  相似文献   

7.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为外来入侵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地自然资源。全市国土面积2004km^2,其中耕地6.74万hm^2,总人口100.2万。近半个世纪,由于外来生物大量侵入,本地农业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原有生物群落衰退,造成农、林、牧、渔业严重损失,对农业的安全生产,生物多样性和人畜健康构成威胁,影响了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情况,近期组织了考察团,对广东深圳、惠州、吴川、珠海和广西北海等地进行了考察,主要有4个方面认识:目前在我国红火蚁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局限;应急防治与控制初见成效;还须加强红火蚁的普查、宣传与检疫控制;应尽快开展红火蚁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传播扩散规律、监测预警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本文还对目前红火蚁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草地植物入侵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植物入侵属于生物入侵的范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破坏性影响。植物入侵的途径很多,但有意引进是最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国外一些地方由于植物入侵所造成的损失和教训。重点介绍了我国植物入侵的形势及主要有害外来植物种类、来源、入侵途径、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根据国际、国内目前应对植物入侵的作法和未来趋势,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的办法和措施。认为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是草地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外来入侵生物发生为害特征和扩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美洲斑潜蝇等31种广西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的特征,分析外来生物传入、定植(殖)、停滞、扩散4个阶段的特点,指出了生物入侵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入侵种自身强大的繁殖特性、生态适应性和竞争力,传入地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以及人类活动、自然传播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于2004年6月颁布了《外来入侵物种法》,10月环境省制定的《预防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基本政策》通过内阁决议,该法案于2005年6月1日起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外来生物管理有关策略和基本政策,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外来物种管理立法及科研方面的建议:(1)成立国家级外来物种管理委员会及外来物种专家委员会,统筹外来物种管理工作;(2)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系统评估,加强外来物种管理立法;(3)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建设;(4)进一步加强建立国家级、一站式的外来物种数据库和外来物种数据交换所,促进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2.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万福绪 《植物保护》2014,40(2):5-10
为促淤护滩,互花米草从北美引入我国,为我国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从互花米草生物学特性、对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国内已开展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花米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法规和管理机制空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日趋严重,依法高效地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存的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国际上主要国家外来入侵物种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结合当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需求,探讨了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方面的缺口,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可视化展示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重要载体。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具有混合型(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和离散性(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平台)特点。本文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以预警监测模型分析与三维可视化集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为切入点,综合运用3D GIS、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发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以潜在外来入侵物种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为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潜在和新发入侵物种预警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形成了基于GIS技术的典型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平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为我国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分级控制管理和区域性防控预案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上对外来生物入侵种的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外来种对新环境的进化与适应,本地种对生物入侵后发生的进化调整;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研究外来种的定居、潜伏、竞争和暴发;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生境的可入侵性和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风险分析标准化与定量化、检疫鉴定快速化、除害技术安全化、信息管理全球化是全世界对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与科研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据外来物种入侵的形成和扩散暴发过程,提出了超前预防和综合管理等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沙地外来入侵植物光梗蒺藜草的种子库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采用相邻样方法观测光梗蒺藜草已萌发种子和未萌发种子在不同埋深中的分布,发现在固定沙地中,光梗蒺藜草种子分布在埋深较浅处(0~3cm),集中分布在0~1cm;在半流动沙地中,光梗蒺藜草种子分布较为分散,在1~15cm埋深处均有分布,在埋深0~5cm处种子数量较多。固定和半流动沙地中光梗蒺藜草种子随着埋深增加出苗率也随之增加,可达到100%。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分布系数)法一致的验证了光梗蒺藜草苗和土壤种子库的种子种群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光梗蒺藜草自然散布距离很短,是造成其种群集聚分布格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系统是我国进行生物入侵交流的权威网络信息平台。该系统由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系统、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地理分布信息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安全性评价系统、中国主要外来入侵昆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和中国重大外来入侵昆虫远程监控系统等6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旨在为从事外来入侵物种研究、检测监测工作的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提供科研成果交流、检测监测信息发布、外来入侵物种数据查询和科普教育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Numerous examples exist of successful mammalian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AS) eradications from small islands (<10 km2), but few from more extensive areas. We review 15 large‐scale removals (mean area 2627 km2) from Northern Europe since 1900, including edible dormouse, muskrat, coypu, Himalayan porcupine, Pallas' and grey squirrels and American mink, each primarily based on daily checking of static traps. Objectives included true eradication or complete removal to a buffer zone, as distinct from other programmes that involved local control to limit damage or spread. Twelve eradication/removal programmes (80%) were successful. Cost increased with and was best predicted by area, while the cost per unit area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animals removed did not add significantly to the model. Doubling the area controlled reduced cost per unit area by 10%,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cost effectiveness had increased through time. Compared with small islands, larger‐scale programmes followed similar patterns of effort in relation to area. However, they brought challenges when defining boundaries and consequent uncertainties around costs, the definition of their objectives, confirmation of success and different considerations for managing recolonisation. Novel technologies or increased use of volunteers may reduce costs. Rapid response to new incursions is recommended as best practice rather than large‐scale control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financial and welfare costs. © 2016 Crown copyright.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