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但有以下几种情况,农民工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时效期  相似文献   

2.
<正>一、如何化解劳动争议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我国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度,即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相应数量的副本。申诉书应当着重阐明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7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劳动仲裁的办案期限为2个月,当事人双方或一方不服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  相似文献   

3.
张勇 《湖南农业》2005,(12):24-24
我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1.协商协商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相互让步,协商双方的关系,消除矛盾,从而求得争议的解决。2.调解调解是由第三者居间调解,通过疏导、说服,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协商和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最方便、最常见的2种方法,但不是处理此类争议的必经程序。3.仲裁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当提交申诉书。申诉书应当载明申诉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以…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同志:  请问咱农民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有没有时效的限制?读者:林强林强同志:首先你要明确,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有一定的期限,你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实行以来, 在缓和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劳动纠纷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如今, 其所存在的缺陷在实践中日渐凸显, 尤其是“仲裁前置”的程序设置问题更为突出。笔者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并提出了“或裁或审”的构建模式, 以期能通过对该制度的重构, 使其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劳动争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续第4期第38页)五、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一般而言,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将其争议提交给第三人进行裁决,并接受裁决结果,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为了规范仲裁申请和受理程序,方便群众就地、及时、有效解决纠纷,并衔接好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7.
法律问答     
打工虽未签订合同 发生争议仍可仲裁 张某于2001年到一私营企业工作时,因不熟悉《劳动法》规定未能与业主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将近三年时因业主拖欠工资发生纠纷,张某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委裁决让业主补发拖欠的工资,裁决书送达后,张某与业主在《劳动法》规定的“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间内均未到法院起诉。裁决书生效后,业主也不自动履行裁决事项,为此张某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张某在与业主发生劳动纠纷前未订有劳动合同和发生纠纷后双方也未订立可以申请仲裁的条款,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法院能否接受执行申请?  相似文献   

8.
[咨询]我在遭遇工伤之后向公司协调赔偿,公司认为其与我不存在劳动关系,拒绝赔偿.无奈之下,我就劳动关系申请仲裁.公司基于对裁决不服提起民事诉讼,后又因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因仲裁、诉讼耗时7个月,当我申请工伤认定时,工伤认定部门以超过1年申请期限为由不予受理.请问:工伤认定部门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9.
(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06,(12):63-63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  相似文献   

11.
刘某曾受雇于苏州某建筑装饰公司。2003年2月14日,他左手拇指在施工时被电锯锯断,后经法医鉴定为六级伤残。公司付给刘某医疗费、经济补偿费共9000多元。但在谈到工伤待遇时,双方发生争议。刘某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公司闻讯又给了他2500元。刘某得到安抚后遂主动撤回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2.
仲裁已成为当今各国民商事解决纠纷所广泛采用的主要手段。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好涉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仲裁的要件和特点一般认为,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彼此之间基于合同而发生的争议,交由他们自己选定的第三人居中作出裁判,并相互约定该裁判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仲裁要件主要有三点。①各方当事人自愿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相互间的争端或争议;②当事人选择解决争端或争议的第三者是非司法机构;③第三者为解决争端或争议所做出的裁决对各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除了上述三个基本…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它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减轻法院负担,但是制度上的不完善,也给这一机制的运行带来了弊端,通过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立法现状与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立并完善仲裁时效制度;促进仲裁和诉讼程序之间的合理衔接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维权主要有以下六条途径。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2.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3.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劳动者可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16.
正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主要的时限包括:  相似文献   

18.
外出打工青年小强讲述了一个为追讨欠薪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却未被受理的经历。让小强不明白的是,老板欠的工资一直未发,但去找仲裁部门却被告知已经过期了呢?难道老板欠了民工的钱,法律不帮助吗?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原在广东一家公司打工十余年,去年春节期间(2月份),请假回家乡探亲。节后返回公司时,因春运期间车票紧张,延误了两天。公司声称为了严明纪律而强行将我辞退。后来我急于重新找工作,于去年6月份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可仲裁委认为已超过了期限,不予受理。请问,该仲裁委的决定合法吗?读者彭国亚彭国亚读者:从你的来信可知,你与原公司的争议是因该公司将你辞退而产生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案件,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及工资、保险、福利等发生的纠纷,均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问:张超于2001年到一私营企业工作时,因不熟悉劳动法规定未能与业主签订劳动合同一工作将近三年时因业主拖欠工资发生纠纷,张超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委裁决让业主补发拖欠的工资,裁决书送达后,张超与业主在劳动法规定的“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间内均未到法院起诉:裁决书生效后,业主也不自动履行裁决事项,为此张超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